【文匯網訊】據中國網報道,中國的改革發展正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在取得世界公認的發展成就的同時,一系列風險挑戰也愈發嚴峻。因此國內外對於中共十八大的召開充滿了諸多的期望和猜想。2012年11月8日上午,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開幕式上做的政治報告,儘管只是要點式的,但是堅持了傳統,也提出了諸多新概念、新表述、新提法,對於這些期望和猜想,給予了有力的回應,向全國和世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這個世界上規模最大、領導人口最多的執政黨對於中國未來發展的清晰構想、迎接挑戰的堅定決心以及完成使命的紮實舉措。
唱響變革創新的主旋律。國內外之所以關注十八大,是因為關心乃至憂慮中國的未來。十八大報告通篇以改革者、發展者的聲音唱響了變革創新的主旋律。報告的十二個部分,雖然內容不同,但是變革創新作為主線將其聯繫在一起,為我們展現了過去10年,過去5年以及未來8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中國人民從事的各項事業,取得的各種成就,以及進行的各類探索創新。而在推動改革發展事業上,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人民是天然的主體。「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要求中國共產黨「一定要勇於實踐、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把握時代發展要求,順應人民共同願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永葆國家發展動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建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發展時間表上的重要時間節點和目標。這是理解中國是否有改革時間表、路線圖的基礎。過去10年的改革發展,執政黨進一步明確了這個目標所包含的內容。因此,在十八大報告對於這個發展目標給予了更為全面的闡述:「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要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持改革發展,「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儘管中國不斷發展,但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因此,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四個自覺」,即: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
樹立自信心與堅定理想。中國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走到了新的歷史起點。在經濟高速增長,物質不斷豐富的同時,如何看待取得的成就,成為執政黨說服自己以及社會的重要課題。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因此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作為執政黨,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黨員、幹部要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
構建新理念。觀念認識的多元化是執政黨面臨的嚴峻挑戰。如何在多元的社會中構建新的共識,搭建觀念溝通的平台就需要不斷提出新的理念,來整合、引領各種不同的觀念。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多個新的理念。比如在談到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時,提出要樹立「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在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時候,提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談到社會建設的時候,要樹立「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理念。在談到國際關係的時候,提出要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等等。
豐富國家發展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已經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憲法的國家發展目標。在十八大報告中,我們又看到了執政黨代表廣大人民提出的多個新目標。比如在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時候,提出了「美麗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談到文化建設的時候,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在談到經濟建設的時候,提出了「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這些新的發展目標,既反映了廣大人民對於國家發展的新期待,更體現了執政黨的胸懷理想、與時俱進。
制度建設導向的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一直是社會各界非常關注的話題。十八大報告將「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寫入了小標題。在論述的過程中,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構件來加以展開,並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制度改革和建設措施。報告中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積極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富有新意的的改革措施或提法有: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提高基層人大代表特別是一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代表比例,降低黨政領導幹部代表比例。加強同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深入進行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積極開展基層民主協商。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建立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等。
高揚團結的旗幟。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要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國外敵對力量尚存、國內社會關係複雜、黨內腐敗問題嚴峻、改革發展任務愈發艱巨的條件,強調團結更為必要。因此,十八大報告結尾部分從國家發展和世界和平的高度,呼籲「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全黨同志要用堅強的黨性保證團結,用共同的事業促進團結,自覺維護全黨的團結統一,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促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大團結。」
(楊雪冬,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