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財新網近日刊發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中信證券國際董事長德地立人的文章,原標題《習近平印象記》,文章稱,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中國要為世界和平發展做貢獻、中國絕不稱霸,這就是我對他講話的概括。
上個月底,我的秘書接到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的一個電話,要我參加12月5日一整天在北京召開的外國專家座談會,談一談對中共十八大的感想,並向中國政府提些建議。今年年初,我曾應外專局的要求,寫過有關解決中小企業惜貸問題的建議,我想,可能是這原因使他們又想起了我。
當天我也沒做什麼準備,主要想講講改革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國內呼籲改革的學者、官員講過的內容,其實沒有多大新意,我只希望通過外國人之口,將改革往前推一推而已。上午在外專局大樓開了兩小時會,有20位來自16個國家的外國專家參會,日本人只有我一個。遺憾的是,大家講話都需要逐一翻譯,只有十三四位發言之後時間就到了,我沒有輪上。
結束時,主持人外專局局長張建國說:「今天下午大家到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將會見你們並與大家一起座談,聽大家的建議!」
因為早上拿到日程表時看到有下午去人民大會堂的安排,我已想到是國家領導人出席座談,但萬沒有想到出席的是習總書記。
興奮之際,我想到我的發言,為什麼不利用這一機會「申訴」我現在最想說的呢?於是我早早結束午飯,利用午休時間回到房間,躺在床上閉眼思索。
我想說的內容大體是這樣的:我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多年,一直關注股市動向。股票市場主要反映短期經濟和長期經濟的結構變化。短期不說,中國的長期經濟結構最大的挑戰,莫過於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和城鎮化進程,而在這兩方面,日本都有豐富的經驗和教訓。日本現在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多年,城鎮化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基本結束,相關的政策,如就業、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政策、教育、年金、醫保等社會福祉方面的經歷,都可供中國借鑒。但現在的日中關係令人心痛。政治方面不說,在其他活動上,日中兩國的交流非但不能停止,更應該加強。擴大民間全方位的交流是兩國人民共同的願望。
在這節骨眼上講這些話也許太天真,但這就是我現在最想表達的。
大約下午三點半,20位外國專家坐大巴來到了人民大會堂。大家先在新疆廳等候,半小時後,又按順序走到對面的福建廳,習總書記以及其他中國國家領導人在那裡等待著我們的到來。
在眾多中外記者的注視下,我們這些出席人員一一和習總書記握手,外專局張局長在一旁介紹參會人士。輪到我時,我邊握手邊說:「我在中信證券為常振明和王東明做事。」我猜習總書記應該認識他們。
「哦,中信證券的總部是在北京嗎?」
「法律上的總部是在深圳,但主要的高管都在北京。」
他點點頭,面帶笑容,說聲「好」,聲音渾厚。
一一握手後,大家排成兩排照相,習總書記向攝影記者說:「請大家岔開,每一個人都能照到啊。」照完相,他請大家坐下準備開始座談。習總書記坐在背靠武夷山大幅畫板的正中央的座位,馬凱、趙樂際、戴秉國、栗戰書等領導人坐在兩邊。
習總書記開始講話:「不久前召開十八大,這是我作為總書記第一次會見外賓。今天開會的地方是福建廳。我在福建工作了17年,先在兩個地級市工作,最後當了省長。」他指了指進門的屏風和他身後的巨幅畫面,說:「那是鼓浪嶼,福建最漂亮的海濱,後邊是福建最漂亮的山——武夷山,我去過好多次,今天和大家在此聚會彷彿回到了福建。好,時間寶貴,聽你們的建議和意見。」
我開始緊張起來,因為事先通知只有四位可以發言,我能否在此舉手呢?正在猶豫之際,坐在離領導人座位最近位置的西班牙專家開始發了言,他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外方校長,面前有話筒。我環視了一下四周,發現外國專家席上共有四處擺了話筒,除正在發言的西班牙專家,面前擺著話筒的外國專家們眼睛都盯著自己的稿子在目讀,等待他們的發言。我恍然大悟,原來發言者早已確定。
能感到習總書記在認真聽取發言者的講話。西班牙、德國、美國、保加利亞四位發言者都用英文講話,還有翻譯。習總書記在發言者講話時往往看著發言人,有時對講話人說到關鍵語時點頭表示理解,在翻譯翻到重要觀點時還要拿筆認真做記錄。
每個發言者發言結束後,他都有簡短的回應:「你講得很好,我們考慮一下如何採納」;「你提的兩點我印象深刻,要以身作則和認識大學與現實社會之間的差距問題很重要」。
這時,我注意到他的著衣打扮。他穿著比較寬鬆的深藍灰西裝,帶著剛好與奧巴馬喜歡的顏色一樣的淺藍色領帶,得體合身。
四位發言人講完後,習總書記作了總結發言。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四位專家的建議和意見,說他也想談一談對十八大的感受。
他首先強調,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目標不是幾位領導人拍腦袋瓜決定的,而是聽取了黨內外眾多人士的意見形成的,而眼前的任務是如何圍繞這個目標,解決現有的問題。這裡頭有個關係要處理好:我們要有好的環境,世界和平的環境,中國要為此做出貢獻。我們的事業根本上是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但需要得到各國人民的支持。
他舉例說明中國革命時期、建設初期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得到外國友人的支持,說明外國友人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吃過苦頭,閉門建設不行,要堅定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
習總書記還告誡國人在成績面前不能驕傲,「滿招損,謙受益」,「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我們借鑒海外的經驗,一如既往地歡迎海外朋友參加中國建設,到中國發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他還講,當今世界經濟合作和平發展是主題,但並不安寧。實際上,世界經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全球任何國家不能單打獨鬥解決問題。追求本國利益時要尊重別人的利益,追求本國發展時要尊重別人的發展。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的道路,對他國不是威脅,是機會。中國不僅是合作共贏的建議者,更是合作共贏的踐行者。
習總書記堅定地說,中國絕不稱霸。
他最後說,「以上是我的感受和體會,實際上也把我們的外交政策明確和宣示一下。」
散會之前,習總書記再一次表示感謝大家的建議和意見,同時說,「我願意以不同的形式再和大家見面交流。我們不忘外國友人給中國的貢獻和感情。」
會議結束了,他與其他領導人先走到門口送我們離開。當我和他握手告別時,我幾乎沒加思索地講了一句「很感動」,後來想這也是我的真心話。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漸強大,在全球範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摩擦,中國有必要表明態度。
「你中文不錯呵。」習總書記說。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父母在北京工作,那時我在北京住過。」
「哦,不錯。」馬凱在旁邊說,「中信的,是吧?」
我點了點頭。
這樣我們離開了福建廳。我看了看手錶,已過五點一刻,開會時間大約一小時二十分鐘。中方只有習總書記講話。他講地道的北京話,穩重、渾厚。還有他的手,厚實又溫暖。
我雖有點遺憾未能發言,但同時也感覺不講可能是對的,講了可能給他添亂。
離開人大會堂已是黃昏,從北面大台階慢慢下來,我看到了天安門燈火輝煌,與40年前沒有變樣。坐上大巴,看著北京冬天寒冷的街道,我腦子裡卻還想著剛才的會見。
雖是外籍人士,在「文革」期間我曾與北京大院的孩子們「鬼混」過,我清楚地知道高級幹部家庭裡十來歲的孩子,一夜間變成「反革命」子弟是什麼滋味,也能想像這種經歷給一個人的思想烙印會有多深。後來在基層工作多年、現已經成為中國一把手的他,到底想向我們外籍人士傳達什麼信息?
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中國要為世界和平發展做貢獻、中國絕不稱霸,這就是我對他講話的概括。雖然普普通通的三句話,但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今天,這是世界各國最為關心的大事,也是國人必須明確的對外合作的行為準則。
他溫和、淡定,不失革命後代的骨氣。此人將領導今後十年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