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轉型時代的中國,人心思改革,上上下下到處都湧動著改革的衝動和變革的期待。高層對這種民意期待顯然心知肚明,在探求改革方略上更是只爭朝夕,這從領導人的時間表和行程表中就可以看出來。在短時間內密集地推進系列改革,馬不停蹄地深入調研後,2012年最後一天,領導人們並沒有停下來,而是選擇了學習中央政治局就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進行了第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強調以更大勇氣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特別時間節點,選擇就改革問題進行集體學習,並強調「勇氣」,強調「深化」,強調「重要領域改革」,不僅讓公眾對2013年充滿期待,更對中國改革和國家未來充滿了期待。高層有魄力,改革才有動力;改革者有勇氣,國家才有朝氣。
改革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改革者以政治勇氣突破種種阻力解放生產力、解放人性、解放市場的歷史。毫無疑問,我們是前一代改革者「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都有勇氣一往無前的受益者。改革要前行,改革正在過大關,需要我們這一代人付出更大的改革勇氣,因為容易改的都改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都是再也繞不過的老大難問題,都糾結著很多深層次的矛盾,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並解決。
首先,需要改革者有「向自己開刀」的勇氣。說到改革,改別人是很簡單,最難的是改自己,涉及改革者自身利益時,改革者能否讓渡不正當的既得利益?敢不敢 「向自己開刀」?會不會負責任地出於一顆公心?具體來說,就是掌握著改革決策權的人有沒有一種自我革命的勇氣。實事求是地說,老百姓對此是有很大意見的,抱怨我們的改革常常「到官為止」:涉及百姓利益的,說改就改了,雷厲風行毫不留情,企業改制說下崗就下崗,社會福利說市場化就市場化;可一涉及官員利益,無論是規範公車,還是財產公開,還有革其他特權的命,往往是一改就停。改革者只改別人,而把自己當例外,這樣的改革豈會有公信力?
這一次高層在「向自己開刀」上作了很好的示範,八項規定首先規範高層,出行交通不管制,帶頭不講官話套話,不住豪華酒店,帶頭公開家庭信息。從自己改起,限制自身的權力,這就是勇氣。如果說以前的改革,需要突破觀念禁區的勇氣,那如今的改革需要的就是突破利益障礙的勇氣。思想解放運動之後,姓資姓社的心理障礙沒有了,最需要的是突破既得利益的障礙:享受著公車福利之類特權的人,有沒有勇氣讓渡不正當利益?有著腐敗機會的人,會不會將自己置於陽光之下接受監督?
其次,需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真正的改革者讓人尊重之處,不僅在於其治道變革的智慧,更在於其敢於擔當的勇氣。當年小崗村那些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的最美剪影,就是那張按滿手印的紙沒有他們承擔風險的勇氣,改革史也許將重寫。從小崗村到深圳,從長三角到珠三角,我們的改革就是這些令人肅然起敬的「第一個吃螃蟹」者推動的,他們不計個人的得失,他們頂著種種誤解,他們冒著被撤職被唾棄的風險,甚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改革才能夠在重重困難中柳暗花明高歌猛進。
摸著石頭過河,不會沒有風險。可如今一些領導幹部,缺乏對風險的擔當,瞻前顧後不敢改革,怕出了問題後丟烏紗帽,怕任期內弄不出政績升不了官,信奉做消極無為的太平官,堅守「不出問題」就是最大的政績。當這種「厭惡風險」的風氣瀰漫,官員不是爭先恐後地比改革,而是比「不改革」,就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庸官驅逐好官的逆淘汰。
此外,需要有公開透明的勇氣,就是敢於接受民眾的監督。說到底,勇氣更是一種自信,如果自信經得起公眾的監督,自信身上很乾淨,家庭財產能見得了陽光,就不會拒絕公開。還需要有讓老百姓說話的勇氣,尊重不同聲音的勇氣,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有理無處講,有話無處說」才可怕。更需要民主決策的勇氣,不要擔心這會導致混亂,將決策權交給民眾,還權於民,既能避免失誤,更能減少阻力。
改革者有勇氣,國家才有朝氣,人民也才有福氣,國家需要有勇氣有智慧的改革者引領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