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受大範圍雨雪天氣和節慶集中消費影響,近期中國多地菜價出現明顯上漲,市民的「菜籃子」愈發沉重。極端天氣常態化、冬季節慶密集「雙重因素」造成的菜價上漲,成為各級政府不得不面對的民生考題。
「元旦節前,30元能買到的菜,現在40元都打不住。」在中國西南城市貴陽,剛剛走出菜市場的市民李仙碧說。62歲的李仙碧家有5口人,平均一天買菜支出30元左右。
李仙碧說:「這幾天一下凍,菜價漲得凶。五花肉從24元/公斤漲到了32元/公斤,青菜從2元/公斤漲到4元/公斤,翻了一番。」
在北方蔬菜生產大省山東,濟南市場上小白菜、黃瓜、菠菜、茼蒿等蔬菜的價格每公斤都出現了兩三元不等的上漲,「一元菜」已經難覓蹤跡。
據商務部監測,2012年12月份,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批發均價環比上漲24.6%;今年1月份第一周,18種蔬菜批發均價環比上漲7.1%,漲幅較前一周擴大4.2個百分點。
監測還顯示,1月份以來,南方多地菜價漲幅較大,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貴陽、長沙、杭州、寧波和上海等地菜價漲幅居前。
「極端天氣是這波菜價上漲的重要原因。」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它一方面影響蔬菜運輸,造成部分城市市場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影響蔬菜生產,蔬菜總量供給下降。」
山東省壽光市是中國最大的蔬菜集散批發基地,菜商張光說,大範圍降雪天氣造成多地高速公路封閉,蔬菜運輸的節奏被打亂,部分城市出現短期的供求失衡,造成價格階段性上漲。同時,由於氣溫較低,蔬菜產量降低、供給下降。
與張光一樣從事蔬菜批發的紀振南說,每到農曆年底,由於送禮和走親串友的人增多,以及部分家庭有春節屯菜的習慣,蔬菜需求量會上升,帶動價格上漲。「近幾年年年如此,今年應該也不會例外。」
張衛國認為,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中國蔬菜的「供應-消費」鏈條早已突破區域自給的模式,逐漸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通有無」的格局。「一地受災,多地漲價」的現象會越來越頻繁。
「交通運輸的通暢成為維繫這一格局的重要保障條件,凝凍、旱災、洪澇等會打亂一個或多個地方的蔬菜供銷體系,造成部分品種供應減少,價格上漲。」貴州省社科院教授熊宗仁說,近年來極端天氣常態化趨勢明顯,中國的「菜籃子」也將頻頻接受極端天氣的考驗。
熊宗仁說:「當災害發生時,蔬菜價格一般都會出現波動,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但是,當價格出現暴漲,群眾面臨『吃菜難』時,就需要政府發揮調控作用,以最小的代價保障蔬菜供應秩序。」
四川大學經濟學博士鄧國營認為,密集的節慶消費也是穩定菜價的不利因素之一,冬季是中國節慶比較集中的時段,元旦、臘八、春節、元宵節都集中在這一時段,每個節慶都是蔬菜消費的高峰期。
張衛國認為,極端天氣和節慶將是中國「菜籃子」不得不長期面對的雙重考驗,「各級政府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拿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貴陽市農委總農藝師王祖澤介紹,貴陽將加強對20多萬畝在土菜的田間管理,確保節日期間30萬噸蔬菜上市。若雪凝天氣持續加劇,將啟動生豬外調補貼、運菜進場獎勵機制,並在主要農貿市場及社區啟動農產品直銷點,平抑物價。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人士8日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發改委正積極研究落實相關減免流通環節費用,降低流通環節成本等措施。一些地方已開始動用價格調節基金,降低流通環節成本,努力穩定蔬菜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