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近期全球突然出現各種樂觀跡象,至少從市場走勢看是這樣。
一些股票指數已升至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股票基金取得2007年以來最強勁的資金流入。歐洲銀行類股股價回升至接近帳面價值。公司債市場方面,風險溢價已大幅收窄,同時發行量非常巨大。歐元區困難國家主權債券收益率大幅降低。瑞士法郎目前顯著低於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設定的匯率上限,明確顯示出投資者的風險承受意願提高。通常被視為市場恐慌情緒衡量指標的Vix指數回落至2007年年初的水平。只有能力實在不濟或者運氣極度糟糕的投資者才可能在最近幾周中賠錢。
不過,市場走高並不能保證實體經濟也會好轉。推升市場情緒的主要因素有兩個,第一個是一直以來讓投資者感到擔心的一些問題消退,例如歐元區解體的風險似乎消失,美國避免了陷入財政懸崖,中國似乎已躲過了硬著陸。
第二個因素是全球一些主要央行態度發生變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已為結束其超寬鬆貨幣政策設定了一個失業率條件。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正面臨安倍晉三(Shinzo Abe)領導的新一屆政府要求其增加貨幣供應量的壓力。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候任行長Mark Carney已暗示可能支持將貨幣政策關注重點由通貨膨脹轉為增長。市場由此猜測這些國家目前已經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還會進一步放鬆。
決策者們顯然是希望寬鬆貨幣政策能推升資產價格,從而推動經濟出現較廣泛的復甦。但這一願望能否實現仍難以確定。
實施定量寬鬆的一個主要理由是認為資產價格的上漲將最終提升信心,點燃所謂的原始衝動。各央行還押注定量寬鬆將促使投資者湧向高風險資產,降低新業務投資的期望回報率。央行還認為資產價格的上升可以大力推動財富效應,鼓勵家庭增加消費。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幾乎沒有跡象顯示市場的走高伴隨著業績預期的顯著上調。另外也沒有證據顯示企業投資支出回升;最新調查顯示企業管理人仍保持謹慎。從債券市場新獲得的低成本資金大多被用於替換高成本的現有融資工具或進行股票回購。發展中國家消費支出也依然不振。
需要強調的是,越來越多的決策者開始質疑僅僅依靠超寬鬆貨幣政策能否推動復甦。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經濟學家一直警告稱,貨幣政策只能為政府、金融機構和家庭修補資產負債表爭取一些時間。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Dallas Fed)的William White指出,不僅超寬鬆貨幣政策目前未產生顯著效果,而且極低的利率可能最終令問題進一步惡化。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Ian McCafferty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他在上周表示,企業和家庭可能繼續限制支出,因為未來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這一點顯而易見,畢竟許多西方國家政府和家庭負債水平仍然高企,同時在如何削減債務方面沒有拿出明確的辦法。
實際上,當前的狀況似乎日益證明,超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定量寬鬆舉措只會降低採取行動的緊迫性。例如,日本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已經維持了二十年,期間日本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從20%升至230%,而政府一直不願採取可能改善經濟增長的結構性改革。再比如,英國政府對超低借貸成本所作出的反應就是廢除債務目標。另外,央行官員們還擔心商業銀行可能利用極低的利率,通過維持一些名存實亡的企業避免確認不良債務。這加大了財務健康企業的增長難度,同時阻礙了資源有效分配。
與此同時,定量寬鬆舉措所帶來的意料之外的後果正越來越明確的顯現。極低的利率推升了退休基金的債務估值,導致赤字擴大。這迫使企業和家庭通過減少消費來增加儲備。定量寬鬆甚至可能引發資金出現不合理配置,因為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為獲得收益會購買價格失去合理性的高風險資產。人為設定低利率推高房價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可能最終難以抵消住房成本上升導致的國內需求受抑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另外,正像英國所展現的那樣,即使是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本幣貶值影響也可能好壞不一,例如通貨膨脹的上升降低了生活水平。
寬鬆貨幣政策主導了發達經濟體應對危機的策略。能夠明確的一點似乎是,2013年將成為檢驗這種應對方式是否靈驗的決定性的一年。如果這些國家經濟增長開始加快,央行官員們將可以額手稱慶,認為自己的努力幫助經濟度過了危機,沒有讓大蕭條重演。但如果在近期資產價格上漲後經濟增長維持疲軟,目前的市場樂觀情緒可能很快消失。到那時決策者們將怎樣應對呢?
正確的舉動也許是什麼都別做,而是最終承認,如果央行的行動阻礙了以往不當投資被清除或使政客們無法實施必要的結構性調整,那麼所帶來的損害要大於益處。不過,不作為也可能引發經濟蕭條,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風險是央行官員們不願意去承受的,尤其是在發達國家通貨膨脹壓力似乎較低之際。因此即使是對定量寬鬆持質疑態度的央行也難以抵擋來自政客和主流經濟學家們要求其發行更多貨幣的壓力。
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即使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是經濟停滯的時間延長數年,債務負擔不斷加重,年輕人就業機會減少,甚至通貨膨脹上升和全球貨幣市場動盪,央行也無法放棄實施定量寬鬆。不過,短期內仍然適合持有金融資產、尤其是股票,因為市場暫時只關注定量寬鬆對資產價格的推升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