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不造成損傷地插入鼠腦以控制老鼠行為的微型光電子器件。他們表示,將來可以利用這一技術去主動控制人類的一些生理過程,從而達到診斷、預防甚至治療疾病等目的。
據新華網報道,來自美國、中國、韓國三國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了相關研究工作,其論文11日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論文作者之一、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黃永剛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們開發的注射式微型光電子器件利用光刺激老鼠的神經元,讓神經元釋放多巴胺及其他神經遞質到大腦中,從而控制、干擾老鼠的行為。
黃永剛打比方說,通常情況下老鼠進入某個房間中,會沿著牆根走,不會往中間跑。但現在可以通過無線方式遙控微型電子器件發光,從而改變老鼠行為,「讓它不再沿著牆根跑,而是在室內大搖大擺地走」。
黃永剛說:「這是首次實現無損傷地在腦中植入器件去控制動物的行為,一個重要突破就是沒有造成損傷。」
此前曾有研究試圖將光源、傳感器等植入大腦,但都沒有解決腦損傷的問題,因此實驗鼠都會很快死亡。而在黃永剛等人的實驗中,老鼠存活了半年到一年時間。
據黃永剛介紹,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解決了器件工作時的發熱問題。器件發光將導致腦組織溫度升高,而大腦是非常敏感的器官,溫度升高將可能導致腦細胞死亡。以前的器件都沒有解決排熱問題,對大腦的損傷都比較大,而他們的器件可將溫度升高控制在0.1攝氏度以內。
此外,這個器件「非常柔軟、非常小、非常細」,其直徑不到頭髮絲的五分之一,這也是對老鼠大腦沒有造成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
儘管這一實驗可以通過光刺激控制、干擾老鼠的行動,但現在還不能做到操縱老鼠的每個器官,比如器件發光以後控制老鼠是左腿動還是右腿動,黃永剛說這將是未來的一個研究方向。此外,將來在醫學研究領域,通過微型器件人為控制一些人類的生理過程,或許可以幫助更好地瞭解甚至治療癡呆症、帕金森氏症、抑鬱和焦慮等神經失調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