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全國兩會後,中國新一屆領導層紛紛赴基層考察調研。探民情,察民意,聚民智,不足一月時間,領導人腳步已涉東中西部10餘省份。據中新網報道,分析稱,此番調研系新領導層摸底國情國力,為推動「中國夢」變為現實凝心聚力。
足跡涉東中西10餘省份 摸底國情國力
出席博鰲論壇年會有關活動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月8日至10日在海南瓊海、三亞等地考察調研。此前3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到江蘇、上海考察。這是習近平和李克強就任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後首次到地方調研。
今年全國「兩會」閉幕至今,不足一月時間內,多名中國新一屆領導人趕赴地方考察調研。
除習近平和李克強之外,3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先後來到貴州遵義、畢節、貴陽等地考察。3月28日下午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天津調研。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到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調研。此後4月6日至9日,張高麗又赴山西、新疆調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3月29日至31日在廣東珠海、江門等地調研。另外劉延東、汪洋、馬凱等三位副總理也分別在雲南、貴州、甘肅、河南考察調研。
截止目前,新一屆領導層足跡已涉及中國10餘省份。縱覽其考察調研「路線圖」,既有海南、廣東、江蘇、上海等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省份,又有河南、山西等中原腹地,更有雲南、貴州、甘肅、新疆等西部地區。
「這是中國新一屆領導層針對相同問題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層面的表現做全面瞭解,摸底國情國力。」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教授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調研主題涵蓋多領域 著眼經濟謀求共富
經濟轉型升級、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脫貧致富、農村義務教育、鐵路改革……盤點新領導層此番調研不難發現,主題豐富、重點突出成總體特徵。
「問題抓得還是比較準」,戴焰軍認為,此番調研抓住了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些根本性問題,旨在為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做必要準備。
記者梳理發現,經濟議題為新領導層此番考察調研的重中之重。在全國最大經濟特區海南,習近平實地調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情況;在對經濟份量大的江蘇、上海兩地調研基礎上,李克強召開兩場座談會,強調「要以勇氣和智慧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在北京、山西、新疆三地調研時,張高麗均重點分析經濟走勢,共商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大計。
戴焰軍認為,此番調研一方面集中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等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另一方面則著眼於同百姓生活休戚相關的民生問題。
作為經濟欠發達的貴州,短短20餘天,迎來兩位領導人考察。其中,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是俞正聲在該省調研重點,劉延東則關注農村義務教育和新農合等問題。
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謀求共富,成為新領導層此番調研的題中之義。這不僅體現在考察「路線圖」的分佈上,更體現在考察過程中。
「中西部地位重要、潛力巨大,國家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山西、新疆等中西部地區發展。」張高麗指出,要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科學佈局、分類指導。汪洋在甘肅調研時強調共同富裕,並與基層幹部群眾共商脫貧致富之計。
務實親民作風獲肯定 為「中國夢」凝心聚力
「從此番考察可以看出,新一屆領導層注重調查研究、注重瞭解實際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非常明顯。」戴焰軍認為,親民和務實作風是此番調研的鮮明特徵。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其所言,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期間深入漁港等一線,登上漁船,與漁民詳細交談。「去南海捕魚安不安全,出去了幾天?船上多少人?」「大家住得怎樣、吃得怎樣,吃什麼米?」其間,習近平噓寒問暖,主動與每位漁民握手。
沒有架子,家常話,聲音隨和,笑瞇瞇……民眾對習近平親民作風印象深刻。不過令民眾最意外和感動的是,習近平參觀完漁船後,主動邀請船上20多名漁民一起合影留念。
無獨有偶,幾日前,李克強在上海調研期間與民眾留影時,主動提出將中間位置留給女職工,成為一段佳話。
此次調研期間,李克強深入社區、農場等基層一線,低調出行,中午自助簡餐,被粉絲團團圍住,用英語與外籍員工交流,詳細詢問職工收入情況,親民務實作風一以貫之,網友稱「看到了大國總理的平民情懷」。
探民情,察民意,深入一線問需於民的同時,新領導層還不忘聚集民智。在此番調研中,除隨機詢問基層民眾瞭解情況之外,他們大都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方面聲音,共商相關事宜。
履職近一月,專家指出,中央領導層在此番調查中,摸底國情國力,為破解重大問題蓄力的同時,親民務實作風再獲肯定。外界有理由相信,通過這番「接地氣」的考察,將為「中國夢」凝心聚力,推動其早日變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