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問題出現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中國鐵建上週遭遇「天降橫禍」,這家公司年報中出現的超8億元「業務招待費」一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實際上,中國鐵建也許是被指摘的一群公司中費用控制相對較好的幾家之一。據新京報報道,在2012年的年報中,17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務招待費」,共計133億元。其中,招待費排名前十的均為國企,這十家上市公司去年用於吃喝應酬的費用共計29.07億元。其中,上海建工和葛洲壩的招待費超過年利潤的11%。在「招待費」這個名目背後,中國商業社會中拉關係的作用在數據中得以凸顯。
維繫關係要靠請客吃飯
年報顯示,中國鐵建2012年的管理費用中,有一項「業務招待費」為8.37億元,為全部A股上市公司之冠。
一位曾與基層鐵道建設系統打過交道的人士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在他看來,在鐵道建設領域,吃喝接待是很平常的行為。
「鐵道施工很難干。」他說,由於能從修公路中得到實惠,地方政府對公路施工方的支持力度普遍很大,相比之下,除了那些有火車站的城市,其他鐵道沿線的城市似乎並不願在鐵道施工中耗費太多精力。
在這種情況下,鐵道建設單位與基層政府維繫關係的「武器」就是「請客吃飯」。「鐵路修到哪裡,就得請到哪裡。」該人士說,只有這樣,修鐵路與沿線村民發生糾紛時,縣裡和鎮上的政府人員以及村委會領導等才會更積極地來協調矛盾。另外,「接待不好下來視察的鐵道部門,就有可能以後拿不到招標;得罪了監理方,工程質量就有可能被否定。」該人士說。
中鐵建下屬子公司的行政人員對記者表示,中鐵建目前有在職職工20多萬人、外部務工200萬人,「按這個規模,8億元一平均,就不是很大了。」
招待費用於「吃吃喝喝」
中國鐵建成為A股「業務招待費」最多的公司,也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內。按營業收入計算,中國鐵建在A股排名第五。但由於「業務招待費」並不是必須披露的子項目,營業規模大於中鐵建的四家公司,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建築和工商銀行均未披露這一數據。
「業務招待費」是什麼?一名會計師對本報表示,業務招待費在會計科目中指的是企業為生產、經營合理需要而發生支付的應酬費用。哪些算作招待費並無準確界定,操作上,企業經營產生的宴請、工作餐開支、贈送紀念品開支、參觀開支以及由此帶來的交通費等都算作招待費。但企業的會議費、差旅費等是單列的。
此外會計師也指出,由於招待費只能按60%的發生額扣除後納稅,而其他費用是全額扣除,這意味著從納稅有利的角度,企業很少會把其他費用計入「業務招待費」,只可能少計,不可能多計。
因此外界把這一費用歸結為「吃吃喝喝」,迎來送往,也是較為恰當的說法。
國企招待費名列前茅
新京報查詢公開數據發現,去年上市公司中招待費位列前10名的均為國有企業。包括中國鐵建、上海建工、葛洲壩在內的10家企業,去年的招待費總計達到29.07億元。
中國鐵建8.37億元的招待費,相對於其4800多億的營業收入而言,只有0.17%,但相對於其84.79億元的利潤而言,占比高達9.87%。
中國鐵建的招待費占利潤比例,還不是最高的。占比最高的分別是上海建工和葛洲壩,這兩家公司去年的招待費分別為1.78億元和1.73億元,佔其當年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1.12%和11.06%。也就是說,在賺100元的同時,曾花掉11元用於「業務招待」。
中國鐵建在回應其「招待費」問題時表示,爭取2013年的招待費下降10%。
這一表態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從企業費用管理來說,並非不可完成。一位大型央企員工說,在該公司,包括招待費在內,各類費用都是年初確定好額度的,這些額度多數根據上一年的實際發生金額來確定,也有一些情況下會和部門業績掛鉤起來。比如A部門去年的招待費實際支出了10萬,今年可能在額度上縮減到8萬,「超支了就要自己想辦法。」他說。
鏈接
國企費用控制不如民企
招待費用普遍存在,但在不同的上市公司之間,對於招待費用的控制和使用效率,又呈現出明顯的不同。
以中國鐵建所在的建築行業,中國鐵建是大型央企建築施工企業中招待費占比最低的。
以中國交建為例,2012年中國交建的營收規模為2962億元,幾乎與2011年(2953億元)持平,但2012年其業務招待費用從前一年的6.45億元上升到了7.79億元,上升了21%。
但民營企業建築中則有相反的例子。龍元建設是民營建築企業的龍頭,其對招待費用的控制讓央企相形見絀。龍元建設2012年營收139.93億元,業務招待費不足1700萬元,占比只有0.12%,較2011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
A股招待費絕對數額最多的30家公司中,民營企業只有4家。
一名投資公司的人士說,民營公司是企業家自己的公司,會更注重費用的控制,因為這「一筆賬」很容易算清。
他說的「一筆賬」事關利潤與市值。
「假如費用省1萬,利潤就增1萬,如果A股給你這個企業40倍的市盈率,也就相當於你花一萬元請客吃掉了40萬市值。」該人士說,這在調研一些江浙民營企業時容易見到,企業在接待基金、券商分析師時,往往提供簡便的工作餐,甚至還有吃方便麵的。
類似的「故事」也多半有證券、基金等機構人士的「推波助瀾」。不少擬上市企業IPO過程中,投行會建議公司實際控制人個人承擔部分宣傳、公關費用,避免費用增長影響利潤表現。
招待費用的高低,在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A股上市公司在產業鏈中所處的不同地位。
如山煤國際披露的招待費用在全部披露招待費的A股公司中排第21名,但與該公司的營業收入比較,其占比只有0.07%,遠低於建築行業的平均水平。
而以醫藥行業為例,雖然大部分醫藥企業未披露「招待費」一項,但從僅有的幾家數據看,醫藥企業的招待費占比與建築行業接近。營收規模居前的雲南白藥,2012年招待費用3727萬元,與營業收入之比為0.27%;華潤三九這一數據比例也高達0.29%;同仁堂的招待費比例較低,去年其招待費為1329萬元,與營業收入之比為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