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網絡圖 【文匯網訊】35利樂(Tetra Pak)成為最新一家被中國監管機構盯上的跨國公司,有關部門已宣佈對這家歐洲食品包裝集團發起反壟斷調查。
據FT中文網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之前,中國主要經濟計劃機構——國家發改委(NDRC)對60家製藥企業的定價模式展開了調查,而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也面臨一起價格調查。
一周時間內接連宣佈三項涉及外國公司的調查,令外界擔心跨國公司正成為中國當局打擊對象,這些企業對龐大的中國市場抱有厚望可能不恰當。
在監管機構宣佈發起調查後,雀巢(Nestle)等嬰兒奶粉廠商幾乎立即同意下調在華產品售價,降價幅度最高達20%。然而,律師和企業高管表示,雖然中國政府加強了反壟斷行動,但並沒有特別針對外國公司,這些調查更多體現了中國反壟斷機制的發展。
中國反壟斷律師李長青表示:「我認為政府這些行動並不是專門針對外國公司。更多的中國公司捲入其中,而且我仍然認為政府對本國公司更為嚴厲。
「但這些舉措都是好的跡象,表明政府正試圖加強反壟斷法的執行。反壟斷法誕生時間不久,之前很少得到執行。」
李長青補充道,這些調查還表明政府更加重視通脹,試圖讓物價降下來。
即便如此,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SAIC)對利樂立案一事,可能會受到企業界和律師們的格外關注。工商總局負責工商業企業的註冊和管理。
香港的一位反壟斷律師稱:「國家工商總局也行動了起來,這個機構沒處理過什麼重大反壟斷案例,而現在我們可以預想到,它會和發改委一樣,變得更加積極、自信。」
國家工商總局網站刊登了局長張茅7月5日的講話:「加大反壟斷執法辦案力度,總局已對利樂公司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予以立案,目前正組織20多個省市工商機關進行相關調查。」
利樂證實工商總局要求其提供有關在華業務的信息,但表示沒有收到正式的調查通知。該公司稱:「我們正配合調查,讓我們提供什麼信息,我們就會提供。」按營收計,中國是利樂的第一大市場。
中國反壟斷法從2008年開始實施,監管責任由商務部(負責監管兼併事務)、發改委和工商總局共同分擔。
分析人士稱,工商總局可能負責監管價格以外的企業行為,而價格則屬於發改委職能範疇。上述香港律師表示:「利樂案應當有助於我們瞭解工商總局在這一領域的監管職能。」
藥品定價問題的調查主要針對境內企業,僅涉及日本安斯泰來(Astellas)、美國默克(Merck)和英國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等少數跨國公司。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擴大醫保覆蓋範圍,深化服務,並且與其他國家政府一樣,迫切希望降低相關成本。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藥品銷售總額達710億美元。
眾達律師事務所(Jones Day)駐北京合夥人塞巴斯蒂安•埃弗拉爾(Sebastien Evrard)表示:「全球各地監管者都希望通過立案能直接影響消費者。這一點已經體現在嬰兒配方奶粉一案中,以後可能將十分普遍。」
外國生產的配方奶粉通過多級經銷商在華銷售。律師稱,調查涉及廠商、經銷商和零售商之間的關係,並將調研品牌公司禁止零售商以低於特定價格銷售產品的做法——這種行為稱為「轉售價格限定」,被中國反壟斷法和其他多個國家規定為非法行為。一罐外國配方奶粉在中國的售價可能是在歐洲同等產品的兩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