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媒體:斯諾登沒學過政治入錯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7-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記者會上的斯諾登

【文匯網訊】中國新聞周刊網發表題為《政治不同於男女性愛:越隱秘越齷齪》的專欄文章,作者系山東大學政治學教授馮克利。

全文如下:

斯諾登自從逃離美國後,命運一波三折。近日拉美三國——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表態願意庇護他。該事件猶如大片,繼續吸引世人眼球。

這個曾為美國情報部門工作多年的小伙子,把美國政府代號為「稜鏡」的網絡監控計劃捅到了《衛報》和《華盛頓郵報》上。他自稱曝光「稜鏡」是出於自己的良知,而美國政府則辯解說,「稜鏡」是經國會同意的項目,我依法治國又有何不妥?所以必欲以叛國罪將他繩之以法。

斯諾登似乎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在談到為何要揭密「稜鏡」時說,自己「深愛著這個世界」,「我的良知不容美國政府侵犯全球民眾的隱私」。因此把聯邦政府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公諸於世,讓他感到「非常滿足」。

不過,斯諾登揭出的所謂「秘密」,說起來是人盡皆知的。我估計他沒學過什麼政治學,不然的話,他多少會知道在政治的某些角落裡,有關善惡的判斷是有另一套講法的。他想必是在不錯的道德環境中長大,為「稜鏡」幹活時才會覺得自己是在助紂為虐,才有了揭密的義舉。

然而,政治不管你如何定義,有一條是不能少的:它必須包含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且它的清明是與這秘密的含量成反比的,所謂男女性事隱秘時很美好,公示於人則很齷齪;政治則與此相反,越隱秘越齷齪,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美國政治中當然也免不了有些齷齪的角落,讓政治透明的光線照不到那裡。它要維護公共安全,敵人又常在暗處,所以也只好以毒攻毒,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而且技術手段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這可能是斯諾事先沒有仔細想過的事。「稜鏡」提出的理由是「反恐」需要。大炮一張口,道德便只好沉默。這就是道德學家談論國際政治往往不太靠譜的原因。而且按一般說法,反恐戰爭是無國界的,所以人人都可能成為政府潛在的敵人。

政客們絕對不會承認這種事很齷齪。我記得多年前有個共和黨的國會發言人紐特·金裡奇,他喜歡把政治對手稱為美國文明的敵人,他則自命為身披珵亮鎧甲的騎士,肩負著拯救西方文明於危難之中的神聖使命。按這樣的邏輯,頂多算是以毒攻毒,不得已而為之的損招,可以披上悲壯而崇高的外衣。

這便是「國家的神話」的來源。國家為維護一個共同體的生存,在很多情況下是必須超越常人道德的。它要求你把「稜鏡」這一類事情理解成一門技術,它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就像任何技術一樣,無論它多麼精良,都與人們日常遵守的道德無關。

斯諾登大概從來不相信這一套東西。很多人在他那個位子上,可能會以為自己是在為捍衛美國的文明做貢獻,或者只把它當成自己的飯碗。而斯諾登出於他的良知,認準了一條舉世適用的常識:政府在作惡方面,可能比它要對付的恐怖分子更可怕。

常言道,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我覺得斯諾登怕是入錯行了。他這樣愛惜良心的人,本應危邦不入,別去那種齷齪的地方混飯吃。蒙田說過,政府中有些官職,雖然必要,卻是既卑鄙又邪惡的,這種官職能讓罪惡得其所哉,對於維護國家來說,可作為「有益健康的毒藥」。斯諾登肯定沒讀過蒙田,反而更可能信了金裡奇之流。

他當年要去伊拉克打仗,大概與他加入稜鏡時有著一樣崇高的良知動機。然而他不知道——用19世紀法國人蒲魯東的說法——玩政治的人,有時只能在糞便中洗手。當年他打算去伊拉克時,大概想不到那裡會有阿布格萊布監獄,就像他想不到「稜鏡」是一面骯髒的魔鏡一樣。在那種能把毒藥當成良藥的地方,他的前僱主說他違反了「職業道德」,可為何道德也像製造皮鞋一樣需要分工和專業化,這對斯諾登來說是個大問題。

蒙田還說過,對於需要「為國家犧牲自己的榮譽和良知」的工作,一般心理軟弱的人最好不要染指,「還是去擔任那些輕鬆的職務為好」。「稜鏡」肯定不屬於能讓良知放鬆的職務,結果入錯了行的斯諾登忍不住把它搬到了陽光下面。這樣的舉動不止讓華盛頓尷尬,擱在哪裡政府都不會放過。所以斯諾登近些天的命運,也變得像他揭密的「稜鏡」一樣撲朔迷離。政客們不但善於為自己編造神話,還能將一個人的生活變為傳奇。

我們尋常百姓當然可以說「稜鏡」無恥,說斯諾登值得同情。至於某些國家的政府也跟著玩這種指責與同情的把戲,我們不聽也罷,還是洗洗歇了吧。

「深喉」斯諾登
      責任編輯:ShelleyPang
政治局最快月底定調三中全會      [2013-07-15]
企業家教父柳傳志:不願再談政治      [2013-07-15]
芬蘭公司被指為北京做政治公關      [2013-07-15]
美媒勸斯諾登:活在美國監獄更好      [2013-07-15]
記者曝斯諾登掌握美所有間諜計劃      [2013-07-15]
俄移民局:斯諾登未提交避難申請      [2013-07-15]
衛報記者稱斯諾登掌握殺傷力資料      [2013-07-14]
稜鏡門:美是否會給世界一個交代      [2013-07-14]
奧巴馬與普京通電話談斯諾登      [2013-07-14]
斯諾登3周以來首次在俄公開露面      [201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