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華潤案牽出前西安能源首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7-2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華潤董事長宋林被實名舉報後,隱藏在這宗收購案背後的另一主角金業集團董事長、前山西能源首富張新明再次浮出水面。

「張新明是山西煤老闆中的一種典型。」山西多位熟悉煤炭行業的人士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這位靠煤炭運輸起家的煤老闆人脈極廣,有山西煤炭業內人士透露,「與同煤重組不成功以後,張新明通過中間人牽線聯繫上了華潤,這位中間人在山西號稱是一位極有能量的人物」。該人士表示,最開始張新明和華潤電力談了80億元的成交價格,還草簽了一個協議。但後來實際轉讓的價格為何超過80億元,不得而知。

然而,上述說法沒有獲得華潤方面的證實。

靠煤炭運輸起家

張新明出生於山西省古交市河口鎮吾兒峁村。他下過煤窯,拉過平車,在改革開放初期就開始做買賣,為人豪爽,行事膽大。

據資料顯示,1987年,張新明就開始在太原向陽店火車專用線開戶發運國家計劃內煤炭。

1994年,張新明在山西省工商局註冊成立山西華北黃金實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黃金公司)。該公司註冊資金1800萬元,掛靠到某正規單位上。然而,由於政策原因,黃金公司與掛靠單位於1998年脫鉤。當年12月8日,張新明的新公司山西金業物貿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金業物貿)註冊成立,這為後來的金業集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金業物貿經營範圍從批發零售煤製品、焦炭,到五金交電、日用百貨等,看起來幾乎是無所不包。不過,金業物貿的註冊資金僅800萬元,而且張新明在公司裡沒有股份,股東是其弟張星亮所持有公司山西華北房地產開發公司和其兄張新躍、北京的自然人孫有義。

金業物貿在成立後的1999年和2000年發展緩慢,到了2001年1月,金業物貿60萬噸機焦爐項目獲得山西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批准,公司迎來了發展中的第一個機遇。

山西省發展計劃委員會的文件顯示,當時山西古交市將全市土法煉焦全部關閉,金業物貿與古交市簽訂了合作協議,擬在古交建設年產60萬噸大型機焦爐一座。該項目年產60萬噸冶金焦、副產2萬噸焦油和5千噸粗苯,總投資2.98億元,年銷售收入4.18億元,利稅1.58億元。

在機焦爐項目獲批2個月後的2001年3月8日,金業物貿將註冊資本從800萬元增加到8000萬元,公司名稱也變更為「山西金業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業集團),張新躍增資到5968萬元,張新明入股1482萬元成為股東,張新明接替張新躍任法人代表,再次走到台前。股權變更後,張新躍擁有金業物貿的股份就達到74.6%,張新明占股18.525%,金業房地產公司和孫有義的入股金額未變,但占股比例被縮減為6.625%和1.25%。

2001年10月29日,山西省經貿委批復同意金業集團領取 《煤炭經營資格證書》,編號為489號,獲准在古交站的十五道發煤站、鎮城底站的發煤站鐵路立戶,通過鐵路經營出省銷售原煤和精煤,煤炭外運計劃納入太原市煤運公司統一管理。30日,山西省外經貿廳轉發國家外經貿委 「外經貿貿秩函【2001】1691號」,確認金業集團獲得進出口商品經營權。

捲入銀行違規貸款案

獲得國家正式批文的金業煤焦需要大量資金,張新明開始向銀行尋求貸款。

2005年9月7日,山西省原平市人民法院的一份判決書揭示了張新明獲得貸款的路徑。該判決書稱,2001年到2003年期間,身為行長的吳元從太原商業銀行各網點給金業集團貸款7億元,並從中收取張新明10萬元港幣和10萬元人民幣的好處費。加上其他受賄,吳元被判刑17年。

據知情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張新明也因此接受過調查。公開報道顯示,2006年12月21日,太原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人事任免,決定接受其辭去省人大代表職務的請求,其2005年獲得的人大代表資格就此結束。

山西泰元審計事務所2006年出具的一份審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05年底,金業集團還有來自中行平陽支行、華夏銀行太原支行、太原市商業銀行並南支行、交通銀行等銀行的貸款尚未歸還。

而該所出具的「晉泰元審【2006】0021號」審計報告顯示,金業集團的長期債務中,包括太原市商業銀行並南支行的長期借款有4億元,短期借款有1.4795億元,應付票據4.8億元。晉商銀行公佈的年報顯示,2008年到2009年,金業集團所佔晉商銀行貸款餘額分別為7.865億元和7.8115億元,占2008年貸款比重8.61%,占2009年淨資產比重為24.9%。

金業集團的年檢資料顯示,其從1999年起,除了2000年、2006年和2010年新增貸款數額為負數以外,其他年份的貸款數額均為正數。記者注意到,金業集團2003年、2005年和2009年的新增貸款都在10億元以上,其餘2001年、2002年、2004年、2007年的新增貸款都在3億元左右,2008年為6.6億元。

金業集團的負債規模,從成立起一直處於迅速擴大的狀態,從1999年的7732.78萬元達到了2009年的504763.52萬元。

在債務推動下,金業集團迅速發展壯大。2001年年檢資料還顯示,金業煤焦資產總額在年末達到5.75億元,淨資產總額達1.74億元,產值和營業額分別達到1.63億元和2.86億元,稅後利潤也達到了2392.37萬元。總資產和淨資產等指標都比上一年度高5倍左右,而產值、稅後利潤比上一年度高出10倍左右。

資料顯示,2003年金業集團總資產、淨資產、營業總額、稅後利潤等指標都翻了3~5倍,分別達到了48.93億元、29.77億元、8.04億元和1.31億元,淨資產的增長尤其搶眼。2004年、2005年和2006年都實現了快速的增長,到2008年達到頂峰,該年金業煤焦的營業額達到創紀錄的54.21億元,利潤也達到了7.2億元。

資金不足致探礦權無效

接近張新明的人士指出,本次宋林被舉報事件中成為焦點的中社和紅崖頭兩個煤礦,探礦權之所以滅失,就是因為張新明2003年取得兩個煤礦的探礦權之後,開始是不想投入進行勘探,到後來沒有錢勘探,使得探礦權一直閒置,2005年到期後延期過一次,到2007年因為政策規定不能再繼續延期,成為無效的探礦權。

「勘探煤礦時一平方公里大約要打十個井,當時老張沒有錢打井,就一直拖著,以至於後來探礦權作廢了。」這名山西煤炭界人士表示。山西省關於煤礦勘探權的規定是,勘探結果經省國土資源廳專家評估後,如果具有開採價值,就進入掛牌出讓階段,勘探人有購買權,如果勘探人不購買,政府就給予勘探人相當於2倍投資的經濟補償。

這名山西煤炭界資深人士介紹,張新明最初取得中社和紅崖頭兩個煤礦探礦權時,打一個井的投資大約160萬元,張沒有打,到2005年後成本上升,打一個井需要200萬到300萬元,成本就太高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按照該說法,中社煤礦的面積為19.67平方公里,紅崖頭井田的勘探面積達5.31平方公里,要全部勘探下來,在2003年需要花費4億元左右,而2005年後花費就高達7.5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金業集團總資產在2003年達到48億元以後,就一直以每兩年10億元的規模增長,到2009年總資產增長到96億元,但其每年的淨利潤增長卻十分緩慢,從1998年公司成立到2010年止,其13年的淨利潤一共只有17.45億元。熟悉金業集團財務的人士介紹,金業集團的盈利不足以支撐其開展大的投資。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聯繫張新明,多數時間顯示已關機,有一次打通之後,一聽說是記者就掛斷了電話。記者曾到張新明位於北京酒仙橋的歐美亞太投資公司,其公司人員打電話匯報以後,告知記者要用其他方式再找,通過該處尋找不到。

金業借殼上市未果

從財報上看,2005年到2008年,是金業集團效益最好的幾年,尤其是2007年和2008年,金業集團淨利潤達到了3.919億元和7.27億元,代表了金業集團效益的新高度。其提交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年檢報告也顯示,其2005年到2008年的總資產也達到64億、62億、72億、76億元。但知情人士表示,此時的張新明仍然經常鬧錢荒。

長期受資金困擾的張新明開始謀求上市。媒體報道顯示,2007年開始,金業集團先後欲通過*ST威達、*ST泰格、大通燃氣借殼上市,但都以失敗告終。舉報顯示,2008年金業集團在評估準備上市時,評估賬面總資產達63億元,可有合法來源和票據的資產只有十幾億元。一位接近張新明的人士說,當時為了解決票據的合法性問題,張新明準備找人頂包,欲與人簽訂假的借貸協議,將沒有合法票據的40多億元變成借款,但遭到了不少人的拒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了上述三家公司從2007年到2008年的上市公告,先是*ST威達2007年9月19日發佈的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與金業集團討論有關重大事項;8天後,*ST威達公告稱,因尚不具備實施定向增發、資產重組等重大事項的條件,與金業集團有關資產置換、定向增發等重大事宜將終止。

隨後是*ST泰格。金業集團最早出現在*ST泰格公告裡的日期是2007年12月21日,公告稱,金業集團與*ST泰格的第一大股東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在頭一天簽署了 《重組意向書》,擬由金業集團以公司資產認購*ST泰格股票的方式進行重組。2008年2月19日,該公司再次發佈公告,公佈重組方案。

當時的重組方案是:*ST泰格向金業集團發行不超過7.28億股的股票,以每股不低於8.65元的價錢購買金業集團不超過63億元的資產,實現重組上市。據2007年年報,當時*ST泰格擁有總股數為1.71億股,新股發行後,總股數將達到近9億股,將原來的老股份壓縮至19%左右。

公告顯示,已列入重組範圍的資產共有9項,除了原相、中社、紅崖頭三個煤礦等核心資產外,還有金業集團古交有限公司(一焦廠)、焦化有限公司(二焦廠)、煤矸石電廠、古交三新汽運有限公司、躍峰洗煤有限公司和鐵路專用線。截止2007年11月30日,這些資產淨值為32.95億元。金業集團為了實現上市,還準備實行8億元債轉股,完成後淨資產賬面價值共24億元。雙方還確定,在2008年4月中下旬完成審計和評估。

但2008年9月10日,*ST泰格發佈公告稱,該公司8月29日給金業集團發出專函,詢問是否存在應予披露而未披露的對該次重組有重大事項的事項,9月5日收到金業集團關於解除重組框架協議暫停重組的回函,該公司二次去函未得到回應後,決定停止該重組。

借殼*ST泰格未成功以後,金業集團將借殼的目標瞄準了大通燃氣。2008年12月5日大通燃氣公告停牌重組,12月12日公告稱第一大股東天津大通投資集團與金業集團簽訂《合作意向書》,準備重組,但到12月31日又宣佈終止重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讓金業集團深受打擊。財報顯示,金業集團2008年12月份虧損了0.249億元。2009年,銷售收入也從上一年的54億元跌到不到17.74億元,全年利潤同比下降了67%,只有0.71億元。上市失敗後的金業集團在2008年11月出資500萬,占股4.54%,參與組建山西聯合煤焦股份有限公司,與其他煤炭企業「抱團取暖」。

百億收購案的神秘中間人

"煤老闆』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稱謂。」山西省發改委信息中心主任李霆告訴記者,煤老闆的誕生要追溯到1979年,當時國家剛剛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急需用煤,於是就發動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煤老闆應運而生。

然而,在2003年~2004年期間,山西小煤礦礦難頻發,一些地方開始整頓小煤礦。2008年,煤炭資源整合,進一步整合煤炭開採企業。

和君創業咨詢集團首席合夥人李肅告訴本報記者,在煤炭資源整合中,大批和政府沒有關係的浙商手中持有的煤礦,被亂評估或者根本就不做評估就直接賣給被整合主體企業,而屬於地方政府所有的、或者有政府股份的、或者當地官員有股份的企業,在整合過程中就可以賣高價。

公開報道顯示,2009年華潤電力開始受邀進入山西,先是與邢利斌合作建立了山西華潤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收購了10580公頃的煤礦採礦權,並於當年支付了65.50億元的定金,隨後在2010年2月收購金業集團的資產,且收購價格高達百億元以上。不過兩起收購案的區別在於,前者有明確的信息公佈,而收購金業集團卻一直沒有詳細的信息披露。

李肅認為,金業集團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企業。有山西煤炭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與同煤重組不成功以後,張新明通過中間人牽線聯繫上了華潤,這位中間人在山西號稱是一位極有能量的人物」。該人士表示,最開始張新明和華潤談了80億元的價格,還草簽了一個協議。但後來的實際轉讓價格為何超過80億元,不得而知。然而,上述說法沒有獲得華潤方面的證實。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7月20日撰文指出,華潤併購金業集團的事件,癥結的核心在公開。他認為,根據現有已經披露的文件,可以確認中信信託持有的31%的股份是替華潤電力代持,加上華潤電力通過山西華潤聯盛持有的股份,其持股量已經超過了55%,根據香港的法律,是必須公開的。

      責任編輯:賀頓
華潤董事長舉報者:曾接威脅電話      [2013-07-22]
國資委:正在對華潤集團進行審計      [2013-07-19]
被傳跑路 華潤董事長:在港辦公      [2013-07-19]
胡耀邦子女涉不實傳聞分获澄清      [2013-07-18]
中紀委:收到舉報華潤董事長材料      [2013-07-18]
華潤電力小股東維權:力挺舉報者      [2013-07-18]
高層被舉報 華潤:歡迎向上級反映      [2013-07-18]
華潤回應董事長遭舉報:諸多揣測 惡意誹謗      [2013-07-17]
記者舉報董事長 華潤股價應聲跌      [2013-07-17]
山東納稅信用AAA級企業名單公佈 華潤入榜      [201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