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反艦彈道導彈作戰流程 【文匯網訊】據外媒分析,近年來,解放軍積極發展反艦彈道導彈,希望藉此擁有對抗美軍航母的「撒手鑭」。日前,台灣退役海軍中將蘭寧利投書香港《亞太防務》雜誌,對解放軍反艦彈道導彈的使用模式及戰略影響力進行了評估。本報節選部分內容刊出,供讀者參考。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艦彈道導彈(ASBM)的概念源於中國發展彈道導彈的經驗,即依靠陸基彈道導彈從隱蔽機動的平台上發射,擊中距離中國沿海幾百英里的目標。在可預見的未來,解放軍的實力不足以在境外遠域同美國對抗,因此,構建與美軍相抗衡的軍力絕非明智之舉。解放軍遂選擇朝「非對稱能力」方向發展,尋求所謂 「撒手鑭」武器與戰術,其中,反艦彈道導彈被視為「讓那些技術有限的發展中國家,能夠以不對稱手段克服傳統作戰平台劣勢」。
來自美國政府的消息稱,北京正在尋求一種射程1500公里以上,由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改進而來的反艦彈道導彈。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的非機密評估顯示,「解放軍正配備攜帶機動式再入彈頭(MARV)、裝有雷達與紅外尋的器的彈道導彈,並尋求其準確攻擊海上船舶的可行性。」ONI認為,如果可行,這種具有極高再入大氣層速度(10~12馬赫)和激烈運動功能的彈道導彈,無論美國部署何種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都將難以抵禦。
美國國防部稱,如果有「尖端指揮控制系統」支持,也就是來自中國日益擴大的地面和太空偵察監視系統提供精確實時的目標數據,解放軍反艦彈道導彈就可能置西太平洋的美軍航母打擊群於危險之中。如果中國採用安裝子母彈戰鬥部的反艦彈道導彈,可能無需擊沉航母就能使之無法執行艦載機施放作業而失去戰鬥力,這種作為將使中國在不升高衝突烈度的有利條件下,達到「隔離美軍航母打擊群於支持台灣的有效距離之外」的目的。
由此觀之,中國擁有反艦彈道導彈能力,將可能在西太平洋造成顛覆遊戲規則的後果。
中國國防大學研究人員撰寫的2006年版《戰役學》提到,運用反艦彈道導彈實施火力突擊或導彈火力騷擾攻擊敵人依賴的海基機動重要目標,可能被用來「執行海上封鎖」和「捕捉局部戰役海上優勢」。由於航母不可能實施加固,因此,若航母堅持在反艦彈道導彈射程內作戰,可能比在西太平洋固定的空軍基地更加脆弱。換言之,如能迫使航母在反艦彈道導彈範圍外運動,其搭載的戰機將被迫在更遠的距離外起飛,作戰效益將大幅降低。
反艦彈道導彈能阻止美軍航母介入西太平洋衝突,故其目標在本質上是政治性的。美國必定要籌劃有效的應對措施,抵消這種導彈在政治與作戰效果上產生的重大影響,否則中國一旦成功部署反艦彈道導彈,將會降低台灣甚至日本對美國「保護傘」的信心。
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擔憂,在五角大樓決定削減海軍DDG1000驅逐艦建造計劃上發揮了重大影響。2008年7月31日,美國海軍在國會聽證會主動提出,將原來7艘DDG1000驅逐艦的建造計劃削減,只保留目前開工的兩艘,轉為採購更多的DDG51「宙斯盾」驅逐艦,以應對新出現的導彈威脅。中國新型反艦彈道導彈被認為足以攻破DDG1000的防護網,故美軍必須將反導能力不足的該艦停止建造,繼續建造具有強大反導能力的「宙斯盾」艦。
不過在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一直注意避免重蹈蘇聯的覆轍。蘇聯因對軍事工業投入過多的資源,最後導致國家解體。為阻撓美國航母介入台海衝突,是耗費龐大資源建造包括航母在內的「反介入」部隊?還是改弦易轍採用「非對稱」武器——反艦彈道導彈?前者屬於正規的、傳統的海軍發展模式,是中國海軍乃至民眾所廣泛支持的;後者則屬於理智的務實派。兩者孰勝孰敗,尚難瞭解內情。甚至,中國海軍內部或許也未形成統一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