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河南周口2月查出近6千人吃空餉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9-1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 「治理『吃空餉』涉及範圍廣、觸動利益多、處理難度大,確實存在久治不愈的現象。」周口市政府一位官員透露,早在2005年,中編辦就在全國開展清理「吃空餉」工作。而「吃空餉」久治不絕的原因,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權力與人際關係作祟;二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編製不透明,對人事和財務狀況的監管不力。

據中安在線報道,「去年平墳,今年查人。」9月6日,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練集鎮政府一名王姓工作人員,用這8個字來描述這兩年的感受。

「去年的平墳堪稱是一場運動,今年的查人可以說是一場風暴。」這名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

他口中的「查人」,就是周口市從6月1日開始的「吃空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吃空餉」者,即佔位不上班、拿錢不幹事的人。

但他話鋒一轉說:「鄉鎮工作忙,一般工作人員連誰是正式人員誰是臨時人員都搞不清楚。如果不是上面讓查,我還真不知道『吃空餉』這麼嚴重。」

他坦言,練集鎮專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和紀委書記任副組長,各站所一把手為成員的「吃空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設立了舉報電話和舉報箱,開通了舉報郵箱。

法治週末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周口市上下都在開展這項工作。截至8月20日,全市已查出各類「吃空餉」人員5731人。按照每年每人平均工資兩萬元計算,僅此一項,公共財政開支已超過1億元。

但這項工作,並沒有在原來設計的7月31日前結束,而是被無限期延期。

當地黨報《周口日報》在8月22日發表題為《為無限期治理「吃空餉」叫好》的時評稱,「以我市為例,短短兩個月內已揪出五千餘『吃空餉』者。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要徹底根治『吃空餉』可謂任重而道遠。試想,倘若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就此告終,不僅之前的所有努力完全白費,甚至觸摸不到『吃空餉』痼疾的根基,根治『吃空餉』更是空談。」

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透露說:「『吃空餉』治理工作比原先預想得難度大。核查工作什麼時候結束目前還不好說。」

而在7年前,周口市就曾經在全市範圍內對「吃空餉」問題進行過清理。

紀委書記牽頭治理「吃空餉」

治理「吃空餉」並非僅周口市在搞。

記者在百度上輸入「吃空餉」三個字,顯示的有關信息達425萬條,時間跨度近10年,幾乎涉及各個省份。

「治理『吃空餉』涉及範圍廣、觸動利益多、處理難度大,確實存在久治不愈的現象。」周口市政府一位官員透露,早在2005年,中編辦就在全國開展清理「吃空餉」工作。2006年3月,當時的人事部也出台了《關於加強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管理防範虛報冒領工資問題的通知》。

「雖然清理工作一直在搞,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並沒有消除『吃空餉』現象。」這位官員說,與以往不同的是,周口市今年在治理「吃空餉」問題上,由紀委書記牽頭,一旦與責任追究掛起鉤來,力度就相當大。

5月28日,為切實解決機關幹部長期缺崗不上班「吃空餉」問題,《周口市公職人員「吃空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正式下發,並公開了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

5月31日上午,周口市公職人員「吃空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召開。出席會議的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楊正超表示,解決「吃空餉」問題,單位一把手要負總責;再不解決「吃空餉」問題,要追究單位一把手責任。

在這次會議上,楊正超公開表態稱,公職人員「吃空餉」是典型的權力尋租,進而帶來社會的不公、公共管理的混亂,是權力濫用的一種表現,更是權力腐敗的一種表現,引發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不滿,必須治理。

當時參加會議的一位人員對法治週末記者說,他記得楊正超當時還特別強調,要強化治理「吃空餉」的責任、紀律和機制,專項治理工作絕不能一治了之,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剷除滋生公職人員「吃空餉」問題的土壤。

在周口市出台「吃空餉」治理方案前的5月27日,《周口市縣鄉幹部「走讀」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正式下發,決定對縣鄉幹部特別是縣市區領導幹部不請假、不報告或者假借考察項目、招商引資等名義擅自外出,以及以從事公務活動為名、故意延長滯留時間而脫離工作崗位等情況進行治理。

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治理「吃空餉」和「走讀」問題的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是相同的。

「剛開始,大家還僅僅當成一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但很快發現這次要動真格的了。」周口市川匯區委有關負責人說,周口市前些年曾對「吃空餉」和幹部「走讀」問題進行治理過,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次有紀委書記楊正超牽頭治理,如果有官員應付了事,很可能被處理。

一直以「認真」、「鐵面」著稱的楊正超,是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唯一連續兩屆的先進工作者標兵。2008年10月,他調任周口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後,至今年5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397件,處分6589人,其中縣處級幹部137人、鄉科級幹部901人。

「治理『吃空餉』與個案反腐不一樣,肯定不好處理,也是『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周口市一位官員認為。

最有效的辦法是公開透明

「周口是人口大市,財政收入少,人際關係複雜,在『吃空餉』問題上,如果不統一思想則很難推進。」一位交流到周口市任職的官員說,「吃空餉」者多半與大大小小的領導有關係,難度可想而知。

周口市現有人口1120.6萬人,轄8縣1市1區、205個鄉鎮(辦事處),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大市、財政窮市。在8月22日召開的周口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市財政局局長張子敬報告說,2012年全市公共財政收入完成60.1億元。

「能吃上財政這碗飯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能『吃空餉』者大都有來頭。治理起來關鍵要把政策拿準,處理到位。」周口市川匯區一位受訪者說。

按照周口市的治理方案,本次專項治理工作是面向周口市各級各部門的公職人員,治理對像包括不符合政策規定,以借調、病休、停薪留職等名義不在崗仍領取工資和津貼補貼的公職人員,經組織選派或非經組織選派外出學習期滿未回原單位工作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人員,長期曠工或請假、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不在崗仍領取工資和津貼補貼的人員等多類虛報人員編制、冒領財政撥款的公職人員。

為了鼓勵「自我糾錯」,周口市專門規定,對自查出的「吃空餉」人員,主動承認錯誤並退還違規領取的工資和福利補助及能積極主動如實上報糾正「吃空餉」人員的單位,可不追究該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責任,由所在單位負責清退已領取的工資和補貼,上繳同級財政,並到相關部門辦理核減工資和編製手續。

在追責上,周口市強調,對瞞報、漏報各類「吃空餉」人員,對專項治理工作中徇私舞弊、以權謀私、弄虛作假、打擊報復、隱瞞事實真相的行為,一經查實,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這些規定都在當地媒體上被廣泛宣傳。」受訪的周口市官員均向記者表示。

周口市公開的數據顯示,在自查自糾階段,全市共自查上報「吃空餉」人員3902人,其中縣、市、區有3768人,市直單位有134人;在集中檢查階段,全市已初步核查出各類「吃空餉」人員1829人,其中縣、市、區1434人,市直單位395人。

「按照市裡的規定,自查上報的人員可不被追責,但核查出的1829人應該被追責。可是,如何追責、追什麼責任,市裡目前還沒說。毫無疑問,一旦啟動追責程序,將在全市官場上引起震動。」一位關注「吃空餉」的官員指著當地媒體公開的這組數字說。

「『吃空餉』治理的重點應放在有背景、有關係的官員身上。」在周口市下轄的淮陽縣,一些教師認為,學校雖然存在「吃空餉」現象,與黨政機關「吃空餉」者所造成的影響相比,不過是冰山一角。

淮陽縣女教師王傳欣1998年從學校離職後,以每月幾百元的薪酬,找人頂崗,自己重新在當地一家電業部門上班。

作為「吃空餉」的典型,她在淮陽縣的集中核查行動中被查處。她不僅退還了8萬多元的「空餉」,還被給予留黨察看處分,並且「連累」到淮陽縣教育、人事部門的13名相關負責人。

周口市紀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教育和衛生系統「吃空餉」問題一直比較嚴重,9月1日開學後,本次專項治理工作的重點將轉向教育系統。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在周口市2006年的「吃空餉」治理工作中,教育系統也被認為是治理重點。農村中小學在職教師主要脫崗現象為:有人外出打工或在家經商,教學工作找人頂替;有人外出進修學習,本人和學校不按照程序審批,學校僱人頂替;有人以病假、產假為名脫崗;有人沒有教學能力和任教資格,由別人替代上課;還有個別教師將自己的教師身份、工資指標賣給其他人。

但7年前的治理過後,周口市「吃空餉」現象依然存在。

「與群眾舉報『吃空餉』者的熱情相比,市裡並沒有公佈黨政機關裡面『吃空餉』的反面典型。實際上,清理黨政機關『吃空餉』者阻力更大,而學校相對單純。」據周口市一位官員透露,由此引發的猜測不斷。

「公開透明是減少猜疑、回應質疑最有效的辦法,如果把『吃空餉』者的名單及查處情況公之於眾,有無瞞報、漏報自然就能經得起檢驗了。」這位官員建議。

監管制度被指流於形式

「『吃空餉』現象出現反彈,與監管制度流於形式有關。」河南省人社廳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06年,河南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人事廳、省編辦、省監察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7個單位也對「吃空餉」問題進行過專項清理。

當年的公開報道顯示,從2005年8月到2006年2月,全省共清理出各類「吃空餉」人員20773人,涉及資金1.53億元,已收繳2227.76萬元;對清理中發現的1548起違規違紀案件分別立案處理,已結案1195件,729人受到相應處理。

當時的相關領導也表示,「吃空餉」原因無非在於兩個方面,一是權力與人際關係作祟,二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編製不透明,對人事和財務狀況的監管不力。

「這與當時的遺留問題有關。」這名工作人員認為,在深化機構人事改革中,我國曾允許官員停薪留職,並保留一定年限的工資待遇,之後再與原單位脫鉤。從這開始,就出現了「吃空餉」現象。近年來,受人員編制影響,一些上級黨政機關往往從下級長年借調工作人員,工資福利仍然由原單位發放,這也為「吃空餉」留有餘地。

「相關制度雖然需要完善,但更需要嚴格落實現有的制度。」這名工作人員表示,2007年3月27日,中編辦、監察部就頒布實施《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強調要嚴肅查處違反機構編制紀律的行為。另外,紀委、監察、財政等部門都對治理「吃空餉」有明確規定,但沒有落實到位。

7年之後,問題捲土重來,僅周口市在兩個多月裡就查處「吃空餉」人員5731人。

8月21日下午,在周口市「吃空餉」階段總結座談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仍有多個縣、市、區或單位自查自糾流於形式,沒有真問責,單位虛報、漏報、瞞報現象比較突出,部分單位人員在自查中弄虛作假,用虛假病例、請假條等應付,還有個別單位管理混亂、存在盲區和死角等問題。

「制度再完善、再合理,如果不能很好地執行,到最後只能淪為一紙空談。強有力的監管是保證制度一致性的關鍵,相關部門可通過定期清查的方式加強監管,讓治理『吃空餉』活動常態化,也可通過提高政府公共財政預算和支出的透明度、各單位人員編制的公開度,引導全社會參與到監督中來。」河南法律界人士宋宇認為。

「堅持依法公開治理信息,依法依規依紀處理責任人,才能從權力源頭上杜絕『吃空餉』現象的產生。」律師張宗慧認為,除黨紀政紀約束外,在刑事責任上,「吃空餉」者達到一定數額涉嫌詐騙犯罪,「發空餉」者則涉嫌瀆職犯罪。

河南省監察廳副廳長周富強近日率員到周口調研「吃空餉」專項治理工作時說,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把信息分門別類,在主流媒體上公開公示,讓單位一把手表態,接受群眾監督,並通過抓典型,嚴肅處理,公開曝光,真正起到震懾作用。

「治理『吃空餉』到底能取得什麼樣的成效?哪些官員會被問責?『吃空餉』現象會不會再次捲土重來?」記者在採訪中,多次聽到這樣的聲音。

      責任編輯:李可為
河北寧晉298人「吃空餉」      [2013-08-28]
曝河南周口逾5000人「吃空餉」      [2013-08-23]
河南兩月揪出5266人「吃空餉」      [2013-08-12]
江蘇9名教師被舉報吃空餉遭查處      [2013-08-11]
河南一所長因讓兒子吃空餉被免職      [2013-06-05]
豫官兒子15歲有編製 吃空餉6年      [2013-05-29]
國務院數人吃空餉 希拉里無奈      [2013-01-25]
湖北官二代吃空餉 父親被停職      [2013-01-22]
武漢清查辭退吃空餉教師百餘人      [2013-01-21]
張曙光屢提成績 被指懺悔不深刻      [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