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錫進 【文匯網訊】《環球時報》內部有過走什麼路線和市場定位的討論,最後一致認為南方報業已經成為一面旗幟,《環球時報》不可能再走相同的路線,胡錫進認為,從市場競爭策略上,《環球時報》要區別於南方報業,成為另一個舉旗者。
據鳳凰週刊報道,中央電視台新址向東1.6公里,是《人民日報》社大院,在CBD寸土寸金之地,這座大院鬧中取靜。經過武警站崗的大門,向東北方向走,緊鄰花園是一座白色3層小樓。樓內裝修簡單,辦公用具都是廉價貨,除了一間會議室有皮椅,辦公室連沙發都是布面座椅,青灰色的地板磚有的已開裂鬆動。
這便是《環球時報》中文版的辦公地。《環球時報》從2001年搬到這棟樓後,就再沒有裝修過。與這座樓不相稱的,還有它巨大的影響力,它以每天150萬份的發行量高居中國報紙市場銷量的第三位,在世界上,它也被越來越多的國際政要談起,它鮮明犀利的語言被外界認為同時傳遞了中國官方和民間的聲音。
大陸網上有個廣泛流傳的說法,頗能代表《環球時報》在中國社會日益多元的聲音中扮演的角色:「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人民日報》;自以為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環球時報》;認為自己應該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南方週末》;認為國家已經被外國人管理的人看『烏有之鄉』。」
不同的人對《環球時報》評價截然不同,支持者的關鍵詞是:愛國主義、中國的聲音、正能量;批評者的關鍵詞是:民族主義、煽動仇恨、造謠。
最具爭議性的報紙
2013年1月15日18時,《環球時報》在網上發佈了題為《日本首次明確將對進入釣魚島中國飛機警告射擊》的新聞,稱「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在當天上午的記者會上回答中國香港媒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如果中方飛機進入釣魚島『日本領空』,且警告無果,日方將可向中方飛機發射曳光彈進行『警告射擊』。」
4小時後,鳳凰衛視駐東京記者李淼在網上質疑這條新聞的準確性:「文中的香港記者就是我,問題是我問的,但日本防衛大臣沒回答,『將發射曳光彈警告射擊』,他連『信號彈』『警告射擊』的詞都沒提,更別說『明確表示』。這是部分媒體的延伸解釋。」對《環球時報》早有不滿的大批網民立即跟進稱《環球時報》「一貫造謠成性」「唯恐天下不亂」。
《環球時報》迅速在其官方微博上以《朝日新聞誤報?香港記者稱日本防相沒說要對中國飛機「警告射擊」》為題反擊,稱其說法來自《朝日新聞》。這條辯駁讓《環球時報》的大批支持者振作起來,稱李淼「幼稚」未解讀出日本人的真實意思,而反感它的人則更加憤怒,認為它把誤報責任莫名其妙推給了《朝日新聞》——而在《朝日新聞》的原文中並未出現《環球時報》提到的內容。
儘管爭議巨大,次日出版的《環球時報》仍然發表了題為《發曳光彈將把中日推向戰爭邊緣》的社評。但在17日的評論版上,又用《日本,請別用謠言來壯膽》為題,委婉地糾正了此前的「發射曳光彈警告射擊」說。
為什麼要編造日本防衛大臣刺激中方民族情緒的表態?這種對其新聞準確性和專業性的質疑,多年來始終伴隨著《環球時報》。曾有媒體從業者稱,根據其對新聞源頭的追蹤檢索,同樣是摘錄國外報紙,文摘型的《參考消息》至多只摘錄或節選國外同行的報道,而《環球時報》則有可能將自己的文字嫁接在國外同行的報道上,完全改變其原意。
但質疑其專業性的新聞同行們不得不承認,《環球時報》國際新聞搜集和整理能力越來越強大,《環球時報》已真正做到了每日重要國際新聞無遺漏,無論是哪裡發生的國際新聞,《環球時報》幾乎總能讓駐當地的記者或特約記者在第一時間發回自己的報道,除《環球時報》外,沒有第二家報紙能做到這一點。今天,從事國際新聞報道的新聞人,很難做到不在乎《環球時報》每天的報道。
在《環球時報》的反對者看來,它並非一家真正的媒體,只是官方的「傳聲筒」。在官方,也有人撰文稱讚《環球時報》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爭取最佳宣傳效果」上有諸多經驗值得肯定。但這類表揚,《環球時報》的編輯記者很難認同,他們的職業驕傲,顯然不認為自己是宣傳機器的一部分,尤其是,他們認為自己代表了中國民間真正的聲音,質疑者只是觀點與他們正好相反、被西方反華宣傳洗腦的「精英」而已。
《環球時報》的爭議性,令其采編人員易被同行孤立,在2010年《環球時報》越來越多參與國內報道後體現得尤為明顯,碰到熱點話題,《環球時報》員工——最著名的是其總編胡錫進和前編輯王文——在發出與眾不同的聲音時,往往會遭遇集中攻擊。甚至胡錫進在從腐敗問題到北京空氣污染等熱點話題上以批評者出現時,依然難獲認同。
《環球時報》以評論方式介入國內話題,他們特有的敘事語言和邏輯往往能巧妙突破各種禁區,成為某些新聞事件的唯一報道記錄者。《環球時報》前編輯王文曾驕傲地說:「我理直氣壯地回復你們:你們在微博上的文字肯定會消失,未來的人們再來查詢歷史的時候,會忽然發覺,全中國的媒體中,只有《環球時報》用紙質記載了每段重大真實歷史。在《環球時報》裡,發現了每一個21世紀初的敏感詞!這就是我們對歷史的最好交待!」
雖然《環球時報》遭同行普遍質疑,但它的英文版,卻在專業性上令新聞同行刮目相看,甚至贏得真正敬意:「它不但在英文水準上,明顯較《china Daily》和《21 century》高一些,在內容上它也更像一份真正的英文報紙。」
曾有人這樣總結《環球時報》的封面頭條的基本套路:「美日總有新陰謀,『台獨』又搞小動作」,但這個概括至少對2008年以後的《環球時報》已變得並不準確——《環球時報》封面報道涉及的題材越來越寬廣,日益靠近其「報道多元世界,解讀複雜中國」的定位。
如果市場是唯一的裁定者,它無疑是今天中國最成功的報紙之一。在傳統媒體面臨新媒體巨大挑戰出現市場萎縮的今天,《環球時報》是極少數依然保持優良增長業績的報紙。
《財經》雜誌副總編何剛曾任職於《人民日報》國際部,他認為《環球時報》在每一個時期都「踩對了點」:在市場需要原創的時候,它及時提供原創;在民族主義受歡迎時,它販賣了民族主義;而當社會需要觀點時,它又販賣了言論。
一份艱難崛起的「破報紙」
《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認為,他的前任何崇元奠定了今天《環球時報》的基本格局。
何崇元1953年出生在湖南省臨澧鄉村,幼年經歷饑荒,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在村大隊當團支部書記,後又在公社做文書,前後5年,直到1977年進入上海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他24歲之前的生活都在鄉村度過。
何崇元的早年經歷,使他形成了對《環球時報》編輯風格的獨特要求:文章語言力求通俗,要讓工人、農民都可以看懂。這種趣味和審美取向,與當時《海外星雲》《青年參考》《世界之窗》《世界博覽》等與國際題材沾邊的媒體追求雅致的路線完全相反。
何崇元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人民日報》國際部,1993年1月,《環球時報》前身《環球文萃》由國際部成立,5個月後,何崇元任職總編,這在當時並非美差。國際部分出一間大辦公室給《環球文萃》創業,國際部幾個記者過來臨時幫忙。創業骨幹大多是《人民日報》的中青年記者,一位參與創業的記者回憶:沒有辦過報紙,每天都在摸索著走路。
這張報紙每週1期,4開8版,兩頁折疊,文萃氣息濃郁,內容幾乎全部是明星和獵奇,或國外的軼聞趣事,封面曾用過《毛阿敏為什麼不嫁新加坡富商》,而《「死嬰」長大要認媽》《夢上藍天命歸黃泉》《「土匪女王」進國會》之類重點文章也與新聞相去甚遠。最初發行量只有2萬份,能否生存尚是未知。
上世紀90年代初,「蘇東劇變」後民族主義開始被意識形態選擇,1990年底,學者何新在《人民日報》發表《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問題》,提出將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納入意識形態的核心。1996年,《中國人可以說不》成為當年度暢銷書,發行百萬冊,民族主義情緒在民眾中開始興起。
這些國內思潮演變起初並不為《環球時報》關切,國內都市報在這個時期開始興起,《環球文萃》也在嘗試著走都市報路線,但無論發行數量和講花邊故事的內容都無法入主流之眼,不少員工都有遭到同行奚落「破小報」的經歷,一位女員工甚至在印廠受到嘲弄,一路哭回辦公室。
何崇元不止一次回憶草創時的艱難迷茫:不知道該辦什麼樣的報紙,不知道該辦給什麼人看。他向來以苦幹和雷厲風行為行事要義,親自推著自行車沿街叫賣,一方面鼓舞士氣,一方面瞭解讀者需要。當時編輯部所有員工都要走出辦公室向報攤逐個推銷報紙,並記錄下都是什麼人買了報紙,年齡、身份、有無建議。沿街賣報作為不成文的慣例,延續十多年,所有在何崇元手下工作的《環球時報》員工都有此經歷。
1997年,《環球文萃》更名為《環球時報》,逐漸開始報道國際新聞。此時中國國內報道國際新聞的媒體為數寥寥,在市場上表現最突出的是新華社旗下1931年創刊的《參考消息》,此外還有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主辦的《世界新聞報》和《中國青年報》主辦的《青年參考》。
這幾份刊物都是以翻譯外國通訊社或報紙文章為主,《環球時報》的國際新聞主要向《人民日報》駐外記者約稿,多是無法在《人民日報》上刊出的邊角料話題。在地位和發行量上,不但《參考消息》以數百萬份的發行量讓《環球時報》望塵莫及,就是《青年參考》和《世界新聞報》數十萬份的發行量也讓《環球時報》難望項背。不過,後來者《環球時報》的優勢逐漸開始顯現出來。
《人民日報》在世界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駐了記者,而《人民日報》固定的國際版每天能消化的稿量非常有限,許多駐外記者發回的稿子直接就轉到了《環球時報》。何崇元當時付給駐外記者每千字數百元的稿酬,這在當時幾乎是「天價」,它直接俘獲了大批作者:中國駐外使館的工作人員、各地留學生、外企員工,甚至駐外記者的夫人都成為《環球時報》的寫手。
當時中國互聯網不發達,民眾瞭解國外的渠道非常有限,《環球時報》及時提供了新鮮資訊;並且語言通俗幽默,這些原創的國際報道令當時讀者耳目一新,《環球時報》的發行量逐漸增長。
何崇元定立報道新聞的出發點之一是為國內讀者提供信息、知識,在這個基礎上,《環球時報》逐漸關注時政新聞、國際重大事件,如金正日接班、台灣『大使』敗走南非,同時嘗試打破傳統話題,甚至試水「禁區」。
「當時的國際報道不寫國際上對中國的負面看法,」一位《環球時報》資深員工回憶,「寫中國的外事活動也中規中矩,比如領導人出訪或者外國政要來華,媒體只報友誼長存,但我們開始去寫更深入的東西:訪問目的是什麼,兩國有什麼利益衝突嗎?」《環球時報》在市場求生的探索中,無意完成了國際報道思路的最早變革。
1998年《環球時報》在頭版描述克林頓「帶著壓力來華」,並且第一家報道了朝鮮大饑荒,描述中國大使館外的草都被饑民拔光了。甚至開設了一個名為「言論」的專欄,《中國如何打好日本這張牌》《中國訪問越南是為什麼》,這個專欄當時由胡錫進負責。
突破傳統帶來了市場,也帶來了壓力,《環球時報》開始收到外國使館的抗議,言論版曾一度被撤銷。
從「中國本位」到「綁定中國崛起」
但無論是報道還是言論,《環球時報》都具有鮮明的「中國本位」,何崇元也直言《環球時報》奉行愛國主義。在這一特點形成的過程中,《環球時報》遇到了一個歷史時機。
1999年5月,中國駐前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環球時報》利用駐外記者的現場資源,打破週報的束縛,迅速推出特刊,一天內發行量由40多萬份增長為78萬份。當時許多抗議遊行的學生,手裡舉著的就是《環球時報》這期特刊。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在《環球時報》上找到了出口。
2個月後,《環球時報》刊文大加鞭笞李登輝和「兩國論」,發行量再次猛增。到2001年,憑借對中美撞機事件和「9·11」的報道,《環球時報》發行量據稱已接近200萬份。
《環球時報》在「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可以說時運頗佳,但背後也有其成功的必然條件。「兩撞」和「兩國論」,是幫助《環球時報》上升的轉折,何崇元說,這「兩撞」是撞給全世界的,不只給《環球時報》。
何崇元的「中國本位」,使《環球時報》在諸多競爭對手中成為特徵最鮮明的一個。而台灣的陳水扁、日本的小泉純一郎、美國攻打阿富汗、伊拉克,為《環球時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熱點。
2005年下半年,執掌《環球時報》12年的創業元老何崇元獲提升,副總編胡錫進接任。當時胡面臨的重大困難就是改日報。這是何已在漸進實施的既定方針,當時《環球時報》一周3期,發行量每期120萬份左右,預計改日報後將降到每期80萬份,在送別何崇元的宴會上,環球時報一位高層說,要是突破不了80萬,我們一起去跳黃河。
胡如履薄冰。2005年上半年,房地產等行業不景氣,中國的報業市場由熱轉冷,傳統媒體開始受到新興媒體明顯的巨大壓力。一位《環球時報》的員工回憶,胡錫進認為都市報今後技術上的創新空間將會越來越小,比拚的是如何吸引讀者的眼球。
2006年《環球時報》連續刊文批評時任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接著又批陳水扁公投,然後以北京舉辦奧運會為契機,「把中國人的情緒表現出來」。這一時期《環球時報》的文章標題和內容都出現了較以往更為明顯的民族主義傾向。
其間,《環球時報》內部有過走什麼路線和市場定位的討論,最後一致認為南方報業已經成為一面旗幟,《環球時報》不可能再走相同的路線,胡錫進認為,從市場競爭策略上,《環球時報》要區別於南方報業,成為另一個舉旗者。
「《環球時報》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找路線,怎麼好賣怎麼來」,《環球時報》一位編輯這樣認為,《環球時報》改日報後,並未像當初擔心的那樣出現大幅下滑,發行量達到150萬份,「我們不斷地改變去適應市場,然後成功了。」
這種定位選擇,也讓外界認為《環球時報》的讀者主要是收入偏低的「憤青」和學生,類似「前列康」或「骨質增生專用藥膏」的醫療廣告長期盤踞報頭廣告位置—— 儘管這份報紙早已被送進機艙。這種「環球特色」一直延續至今,直到今天,一些外國媒體仍然稱它為「中共黨報《人民日報》麾下暢銷小報(tabloid)」。
改為日報後,《環球時報》幾乎消滅了《世界新聞報》《國際先驅導報》《青年參考》等每週一期的國際類報紙的生存空間。國際報道類市場上,實際只剩下《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競爭。《參考消息》雖在銷量上依然保持領先,但優勢亦已被《環球時報》動搖。在影響力上,文摘型的《參考消息》根本無法與原創型的《環球時報》比肩。
2010年後,《環球時報》轉移到對國內問題的關注,「中國該走什麼樣的道路,環球本身成了爭論者之一。」《環球時報》一名編委認為,從前《環球時報》對國際話題的報道是站在中國視角,以維護中國利益為出發點,「討論國內問題時,仍按照站在國家利益的立場不變,看起來就是幫政府說話。」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胡錫進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的國體與之(西方)不同。黨和政府的權威、公信力是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如果媒體在中國對執政機器作出像西方社會對某一屆政府那樣的攻擊,那麼在中國被削弱的將是整個國家的根基。」
胡錫進對報道的要求是「綁定中國崛起」,編輯部內部認為《環球時報》就像現在中國的國際形象一樣受到爭議。但是沒有關係,他們成功了,《環球時報》的確在平媒當中實現了逆勢增長。
《環球時報》為什麼成功
何崇元時代,《環球時報》確立了「講故事」的報道方式,「把新聞用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講出來,讓讀者看國際新聞的時候就像看身邊發生的事一樣」。嚴格執行「通俗」這一標準,文章用短句,連人名、地名也要短,盡量不用專有名詞,甚至標題也用市井口語。它的平民視角和遠離知識分子氣質的文字雖然常為同行嗤笑,但卻因通俗易懂獲得了最大的讀者群。
《環球時報》獨創了通欄大標題,即一個主題貫穿頭版,用超大號的黑體字,標題字數在7到9個字。下面附以彩色字體的小肩題,然後是大幅彩色新聞圖片,引題則用紅、藍、綠等顏色來印刷,頭版頭條只放一篇長文,而同一時期的《參考消息》頭版最少三篇小消息。這個版式令《環球時報》在報攤上容易引起注意。
業務流程上,《環球時報》亦有獨到之處。它建立了一套盯新聞制度,把世界上所有國家按區域劃分,每個編輯記者各負責一個區,每天報告該地區的重大新聞,除此之外,還列出了一個國內和國外主要媒體的清單,每天有人負責盯住這些媒體,所有員工都要參與,輪流值班,遇到重大新聞隨時報,即使整日風平浪靜,也必須在下班前報出一個有效選題。這使得《環球時報》幾乎不會漏掉任何重要新聞,並能隨時作出反應。
「9.11」 事件被《環球時報》內部視作快速反應能力的經典案例。當時編輯部員工分為A、B組輪流休假,A組到張家界度假,B組留守。在駐美記者打回電話後的兩個小時內,留守的編輯部成員全部趕到了辦公室,連夜做出特刊,第二天早上見報,此時A組員工也飛回北京,接替B組繼續做追蹤和深度報道。
《環球時報》擁有強大的發行網,它在全國有46個分印點,9個發行站,每次報紙頭版一確認,會立即告知發行站,確保早上8點報攤上可以買到報紙。《環球時報》在發行上幾乎實現了100%的回款,長年保持賬戶大量的現金流。
《環球時報》員工平均年齡只有30出頭,員工教育背景各異,大都以國際關係、外交、新聞、外語專業為主。這些年輕人不僅承擔高強度的工作,也要遵守嚴格的規章和紀律。《環球時報》不定期開設考試,內容多有關時事政治、新聞寫作等,編輯部參加考試,成績計入考核。聘用專家作為評報員,對每一期報紙挑錯並點評,被挑出錯誤的編輯將被罰款。
《環球時報》另有一不成文規矩——凡是與人說話,都要站起來說。一次有人到編輯部訪友,一進門,所有人全部起立,來客吃驚的立在當地不知如何是好。《人民日報》有高層到《環球時報》視察,眼見全體起立的場景,對何崇元管理之能印象深刻。
它有極為嚴苛的上班紀律。每個員工遲到次數都會留下記錄,早上9點上班,全年遲到超過10次降為試用期,所有員工必須24小時開通手機,和編輯部失去聯絡會面臨重罰,甚至開除。
雖然要求苛刻,工作壓力極大,《環球時報》還是不乏吸引力,2000年前後,中層或者骨幹員工達到15萬至20萬元,在當時處於媒體的高薪階層,這種激勵制度確實網羅到了大批人才,後來很多人出走後成為行業精英。
今天看,中國找不到第二家報紙外觀像《環球時報》一樣俗艷土氣:封面左上方是紅底白字的報頭,它與右側豎排藍底白字或綠底白字的二條新聞標題區,構成最不和諧的顏色搭配,而紅色報頭右邊土黃色底子的小方塊,永遠是藥品廣告。在中國各地都市報紛紛學習西方媒體版式設計的今天,只有《環球時報》依然堅持上世紀中國報紙凌亂的審美風格。
雖然《環球時報》的風格為同行詬病,但它卻逼得《參考消息》不得不學習《環球時報》:版式上,增大頭條新聞標題在版面上的寬度,在右側放置黑底白字的二條新聞標題,標題的語言風格上,由過去的端莊平穩向火爆直白靠攏。
《環球時報》「土」得自有其道理——何崇元有個理論:一張報紙放在報攤上,路人從看標題到決定買的時間只有0.8秒,要在這個時間裡影響讀者,通欄標題要特別簡練,要求字數是7-9個字,8個字正合適。
他們能報道的我們也能
胡錫進繼任總編後,《環球時報》在原有傳統上開始調整。講故事的報道方式逐漸式微,轉向對新聞本身和時效的追求。由於多年來積累了經濟實力,《環球時報》遇到重大新聞時,不再依賴約稿,而是派出記者到一線探查。在國際報道的基礎上,《環球時報》也逐漸加強了國內新聞報道,但影響國內輿論,則是從社評開始。
《環球時報》早年的評論版開設於1998年,主要評論中國外交,經常提出和外交部不一樣的看法,雖備受壓力關閉,但這個欄目給汪道涵留下深刻印象,胡錫進據稱曾因此獲邀到汪道涵家做客,汪道涵鼓勵他繼續堅持。
回看當年的《環球時報》,並無「越格」之處,始終站在「為中國說話」的立場。《環球時報》影響力逐年擴大後,中國外交部主動登門,要求在《環球時報》上發稿,署名為「周寧」,取周邊安寧之意。
在《環球時報》刊文的不止外交部一家,許多政府機構都曾以特約撰稿人的名義刊文,中宣部也多次表彰《環球時報》配合了外交政策的需要。
2011年「9.11」10週年,奧巴馬投書《環球時報》,「強調美國面對恐怖組織和挑戰,需要夥伴關係。」《環球時報》的一位編輯粗略估算,已經刊載過十幾個國家元首的文章。這在國內任何一家媒體都未曾有過。甚至有一本學術雜誌就此刊文研究《環球時報》如何編譯領導人投稿。
《環球時報》的社評對敏感話題的突破確實超越了所有同業。薄熙來事件初期,《環球時報》曾連發13篇社論,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也連發5篇,其後相關部門把《環球時報》發表的社評作為對外口徑的標準,這令外界猜測《環球時報》被賦予某種特權,或是與政府互為表裡。
雖然有人批評「胡錫進這是在投機」,但那些希望看到他在薄熙來問題自抽耳光的人顯然失望了,檢索胡錫進和《環球時報》的言論,找不到一條曾對薄熙來或重慶有過肯定的文字,胡錫進和他團隊的判斷力令人驚歎。
最讓外界吃驚的是《環球時報》英文版。2009年4月英文版創立,兩個月後他們刊發了六·四事件20週年的回顧。文章刊發前,胡錫進下令嚴格保密。該文刊出後也受到查問,但《環球時報》沒有因此受到懲罰,胡錫進稱這並非僥倖,而是「符合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所有的改革都是從違規開始的,你的這種違規得推動國家進步,民間違規不斷地去做,隔一段時間政府對民間的這種做法給予認可,中國就是這樣的一個進程」。
英文版有《環球時報》本身拓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符合政府戰略需求:「中國需要和世界更好地溝通,這是國家利益。」《環球時報》籌備英文版只用了4個多月,許多員工剛招募第二天就立即開始工作。
英文版的員工共有100多人,其中有20多名外國人,這些外籍員工的主要工作是把關稿件文字,使它讀起來更地道。他們也參與選題討論,並貢獻不少「敏感領域」選題,「北京同性戀集會被警方干預」「武漢抗議考公務員要婦檢」之類選題都獲得了通過。
現在的英文版由一位35歲的主編管理,他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和西方的媒體站在一個水平線上,「他們能報道的事情我們也能報道。」
環球網的建立則是完全由胡錫進主導。《環球時報》一直持有大量現金盈利,有充裕資金投入網絡建設。胡錫進「開始只想做一個不大不小的網站。」2007年上線後引起多方關注,胡錫進立即追加資金,並把環球網搬到更大的辦公樓。
2011年底,人民網籌備上市,胡錫進以環球網60%的股權置換人民網14.5%的股權,《環球時報》成為人民網第二大股東。按照人民網目前市值計算,《環球時報》所持股權價值20億以上。2012年《環球時報》中文版繼續貢獻數千萬元利潤,這是在報紙行業的「冬天」,之前利潤動輒數以億計的都市報行業已經出現大面積虧損。
《環球時報》在爭議中已經成為大陸最成功的報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