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多樣化的網絡應用發展迅猛,網民群體急劇增長,網上傳播宗教極端思想、煽動暴恐犯罪、捏造散佈謠言等違法犯罪活動也隨之抬頭,對新疆的社會安定團結大局造成不利影響。
據天山網報道,應對新形勢下網絡違法犯罪新特點,我區公安機關加大了對涉網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據統計,6月26日至8月31日,我區公安機關查處涉及傳播涉穩謠言類違法犯罪人員256人,傳播「聖戰」等宗教極端思想139人。行政拘留94人、刑事拘留16人、教育訓誡164人。
9月22日至29日,記者來到喀什、和田、吐魯番等地區,對案件嫌疑人、辦案民警及法律專家進行深入採訪,瞭解案情,分析成因,並探究案件偵辦帶來的啟示。
遏制宗教極端思想在網上傳播蔓延
9月23日,在喀什看守所羈押的犯罪嫌疑人阿某面對記者神情沮喪,幾次落淚。他已於今年5月30日被批准逮捕,很快將被送上法庭接受審判。
阿某是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人,是當地一家小學的教職工。今年5月15日、16日前後,他通過視頻編輯軟件,編輯合成了4個視頻軟件,分別上傳到其個人網站中,之後又在30個QQ群內發佈鏈接網址。這些視頻均宣揚了宗教極端思想。
阿某和妻子均是小學教職工,月收入7000餘元,有一雙兒女,居住在200平方米的自建房中,還有100平方米左右的院落。在阿某供職的學校,記者看到了一份喀什市教委對阿某的處理決定書,上面稱阿某在某小學任報賬員期間有違規行為,數額較大,有悖教師職業道德和財務人員基本素質,並作出「2010年度考核不稱職、2010年—2014年不得晉陞職稱,取消各種評優資格、2011年—2013年不得任教、輪崗為工人職務」處理決定。辦案警官介紹,阿某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和受到的處理,產生對社會不滿情緒,並在網上接觸、接受進而傳播宗教極端思想。
喀什市公安局民警買合木提·買買提介紹,阿某製作編輯合成的內容反動的視頻文件網站點擊量1500人次,QQ群傳播1.1萬餘人次。警方在發現線索後立即進行偵辦,於5月20日晚將阿某抓獲。
自治區公安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新疆涉網案件多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及無職業人員,通過網絡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受眾數以萬計,現實危害巨大。
「網上糾合、網下行動的動向明顯,從近3年已查獲的網上教、學經,組織、策劃實施暴恐破壞的案件看,呈多發態勢。」該負責人說。
針對當前形勢,我區各級公安機關加大了對網絡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及謠言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9月24日,在和田縣,記者採訪了利用網盤傳播宗教極端思想的犯罪嫌疑人阿某。和田縣農民阿某在網盤建立個人空間,上傳2GB左右的電子書,其中含有大量民族分裂內容,截至案件告破時,已瀏覽3萬餘次,轉存600餘次,下載1.4萬餘次。8月19日,當地公安機關依法以涉嫌煽動分裂國家將阿某刑事拘留,現已提請逮捕。
記者在喀什地區公安局採訪時得知,境外「三股勢力」通過網絡滲透、挑唆、煽動境內群眾的行動從未停止,網上傳播宗教極端思想言論已對當地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造成極大影響。一名接受採訪的民警認為,網絡虛擬社會需要政府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網絡運營商、宣傳、教育、文化、民宗和民政等部門應通力協作。
自治區公安廳相關部門也建議大力推進網絡實名制,加強虛擬社會現實化管理,完善網站建設和備案管理規範,並加強對網上宗教活動管理,遏制宗教極端思想傳播蔓延。
重視青少年思想教育引導
在喀什地區公安局,記者瞭解到,喀什地區城市家庭寬帶用戶極速擴大,無線網絡基本覆蓋全區,互聯網接入終端從電腦延伸至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終端,而青少年成為網絡社會的主流群體,在網上,他們接觸到宗教極端思想等內容。
今年7月11日以來,網民「S」在百度網盤空間大量上傳涉及宗教極端思想、煽動暴恐犯罪活動等內容的音視頻文件,截至案件告破,瀏覽次數已超過5100次,盤內保存238次,下載1201次。
經民警偵查,網民「S」真實身份為依某,是伽師縣的一名高中生。依某交代,在網上上傳、傳播宗教宣傳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和周邊朋友的宗教意識。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依某不滿18歲,世界觀還沒有完全成型,對宗教的理解比較模糊,受周圍環境和互聯網上各種宗教極端和暴力恐怖言論書籍、音視頻的影響,對宗教的理解出現了歪曲。因依某年滿16週歲不滿18週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規定,伽師縣公安機關對其作出行政拘留10天不執行的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
9月23日,記者見到了在父親艾某陪同下來到伽師縣公安局的依某。依某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後悔,「我認識到自己做錯了,謝謝警察叔叔給我寬大的處理,我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一個好大學。」依某說,他想像哥哥那樣考到北京的大學,在美麗的首都度過大學時光。「哥哥說北京特別好。」
父親艾某是社區工作人員,他對自己疏於對兒子的教育表示自責。「他這個年齡對宗教產生興趣,作為家長,我應該引導他對宗教有正確認識。」艾某說,自己的家庭一直有著良好的民族團結的傳統,他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走上歪路,今後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遠離網絡上的非法內容。
新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徐淳認為,依某在網上的違法行為,並不能因為未成年而免責,而公安機關的處罰,亦體現了對未成年人教育挽救為主的精神。「應該加大對未成年人形成正確『三觀』的引導培育力度。」
同天下午,記者來到伽師縣第二中學,這所學校是民漢合校,初中部有近千名學生,其中700多名學生為少數民族。15歲的初三學生古麗比熱·艾斯卡爾家裡開通了寬帶,她的手機也可以上網。「我們好奇一切,網上有新鮮的東西。父母嚴格控制上網時間,老師也告訴我們怎樣區分網絡上的對和錯。」
該校常務副校長楊旭輝說,學校定期給孩子上法制課,除了未成年人保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道路交通安全等相關內容,也對學生在正確認識宗教、正確使用網絡等方面進行引導。「但我們仍擔心5+2=0。」他坦率表示,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巨大,5天學校教育的成果很可能被週末家庭及社會生活和網絡環境中出現的誤導抵消。
「網絡空間內容良莠不齊,我們應該建設好的網站,然後告訴孩子們這是好的。」新疆大學法學院講師艾爾肯·沙木沙克呼籲建立少數民族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民語網站,倡導依法、文明上網。
加大普法與民語網站建設力度
6月27日16時,鄯善縣網民艾某對「6·26」暴力恐怖案件進行造謠,誇大事實。隨後,鄯善縣公安機關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以散佈謠言擾亂公共秩序給予艾某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
2010年6月,艾某曾因盜竊他人財物被鄯善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7個月。9月27日,記者在鄯善縣採訪了艾某。他說:「當時我在網上發佈的內容都是聽別人說的,傷亡人數都是我自己編的。我現在知道了,編造發佈虛假信息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在和田縣阿某利用網盤傳播宗教極端思想案中,阿某也稱自己並不知道自己上傳的電子書有非法內容,也不知這樣做構成犯罪。
「作為社會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根據年齡、閱歷、生活經驗等社會公認的認知標準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對一件事有正常認知,而不是他本人自稱。」徐淳說,世界各國的法律都是自頒布起就對公民生效,懂不懂法、知不知法不能成為不受追究的理由。
艾爾肯·沙木沙克也表示,不懂法不可免責,而加大普法力度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法律制裁已經發生的違法犯罪,同時也對尚未發生的違法犯罪形成威懾。」
法律專家們均認為,在打擊網絡犯罪和遏制網上非法宗教活動,利用技術、法律、行政多種手段加強對互聯網監管的同時,也應加大網絡建設力度,讓合法、主流、健康的內容佔據網絡空間,最大限度擠壓非法、有害內容的存在空間。
記者在各地採訪時,各地辦案民警在具體辦案實踐中也得出這樣的觀點。
和田縣公安局民警吉力力·加拉力丁說,在辦案中發現,嫌疑人文化程度、辨別是非和認識能力較差,很容易在網絡中受到宗教極端思想的影響和侵蝕,思想發生變化,從而參與非法傳播,走向犯罪。
喀什市公安局民警買合木提·買買提告訴記者,維吾爾語網站數量雖多,也多為綜合類的,但內容單調、雷同,很難滿足廣大網民的精神、娛樂層面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宗教極端思想傳播的空間。
「應該建設導向正確、內容豐富精彩、更新及時的民語網站,建設好網絡空間的主流陣地,不給宗教極端思想和謠言傳播可乘之機。」艾爾肯·沙木沙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