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李克強治國:佈局3大新經濟支撐帶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2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香港商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任半年有餘,新一屆中央政府的區域政策漸趨明朗。本著「穩增長、調結構、擴內需」思路,李克強將區域發展重點從過去的簡單劃分,進行了細化和延長。東部沿海細化為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個增長極,將原來的西部開放和中部崛起,細化為中西部沿長江區域、西南中南腹地和西北地區三塊,並將其視為現階段「三大新的經濟支撐帶」。

雖然各個區域特點不一,政策存在差異化,但通過其多次講話,可見各地區域經濟政策的共同指向———開放與改革。以改革開放促發展,推進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一市場體系建設,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是本屆政府著力的方向。

細化區域政策 力推「三支撐帶」

9月3日,李克強在南寧拋出了其「治國方略」:目前在提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東部沿海發展層次和質量的同時,特別要做好內陸開發開放這篇大文章。「這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迴旋餘地。」他說,從現階段各方面條件看,著力打造東北老工業基地、中西部沿長江區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經濟支撐帶是必然選擇。同時,促進西北地區增強實力,在向西開放中形成新優勢。

此番講話,不僅標誌著中國區域政策日益細化,也意味著東北老工業基地、中西部沿長江區域、西南中南腹地將成為本屆政府的區域發展重點。仔細梳理李克強之前在東部及中西部部分省份考察時的講話,以及國家發改委有關官員披露的情況,不難拼接處出本屆政府區域經濟政策的輪廓。中國的國家區域政策在改革開放後迭經變遷:2000年前,東部沿海地區為國家生產力優先佈局地區,也是改革開放的第一線;2000年之後,以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為標誌,日益重視區域協調發展,且區域政策逐步細化,形成了「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開發」的全方位區域發展政策體系。

李克強的上述表態,則進一步將東部沿海細化為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個增長極,而「三大新的經濟支撐帶」可被認為是「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勃興」地域振興政策的延長和細分。

功能區加速推進

創新機制倒逼改革

東部開放

進一步擴大開放是東部經濟政策的核心之一。今年3月底,李克強在上海調研,鼓勵支持上海積極探索,在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建立自貿區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並利用倒逼機制推動轉型升級。

鑒於目前中國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進出口處於低點,傳統外貿增長方式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高層冀望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探索創造新的要素轉移和資源配置模式,促進外貿及投資便利化進程,進而為新時期中國外貿「突圍」破題,利用一個創新的方式來提振貿易領域的競爭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在7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將建立上海自貿區稱為「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更加積極主動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王德培對此表示,自貿區將成為體現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治國新思維的「試驗田」,為加速擴大改革開放提供第一手的經驗。他並稱,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是主基調,自貿區集深層次改革與突破於一身,勢必成為主基調中的主基調。

除上海自貿區外,在李克強的定位中,環渤海也是中國最有潛力的新增長極。其作用獨特、區位優越、基礎雄厚,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李克強說,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統籌研究環渤海經濟帶規劃,中央、地方、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把環渤海地區打造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李克強在環渤海省份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稱,希望環渤海地區大力推動改革創新,著力調整優化結構,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快區域合作步伐,構建區域合作發展的協調機制,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一市場體系建設、社會保障制度對接為重點,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取得更大進展。

國家發改委的公開資料顯示,下一步會加大對東部地區的制度供給。發改委未來將「重點加快浦東新區、濱海新區、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福建平潭、舟山群島新區等功能區建設,加快重點領域改革和先行先試,為改革全局提供經驗,並通過制度創新為轉型發展提供新動力」。

而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翁以登亦曾建議,特區政府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加強聯合珠三角地區,提升區域優勢,打造成為未來的「中國硅谷」。

總理親自掛帥

力促資源城市轉型優化

東北振興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至今已歷十年,已逐漸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增長區域。

7月8日,國務院作出決定,對「振興東北」領導小組和「西部開發」組成人員作出調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擔任小組組長,組內成員也大多由各部委領導組成。

延續配置凸顯重視

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12月「振興東北」小組成立,首任小組組長為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十七大之後,2008年12月,國務院對該小組的組成人員進行調整,組長保持一正一副的配置,組長仍為溫家寶,副組長更換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並成為唯一副組長。此次李克強接任組長,表明東北振興仍是未來發展重點。

「這關係到區域的協調平衡發展,總理擔任小組組長,說明對這個工作非常重視。」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認為,從此次人事調整方面看,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仍是目前區域發展中很重要的工作,也是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重要的領域。

7月17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印發2012年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進展情況和2013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對整個東北老工業基地2013年工作作出部署。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表示,接下來的十年,振興老工業基地將由前期以東北地區為主向鞏固深化東北、統籌推進全國老工業基地振興轉變,其重點也更多地落在老工業城市調整改造環節上。

在《通知》中,發改委稱,東北老工業基地今後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大力支持資源型城市及獨立工礦區可持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後發改委除在機場、鐵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東北地區發展進行支持外,還將推進東北地區火電行業優化升級和結構調整,研究解決東北風電並網及消納問題,研究支持分散式能源建設,推動大連液化天然氣工程項目實現竣工投產。

此外,《通知》還表示,將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對資源型城市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就在7月初,財政部下撥了2013年中央對地方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的資金,其中東北三省所獲得的支持最多,占總數的31%,成為資源枯竭城市的重點扶持對象。

落子長江中游

「以線帶面」全流域發展

中部勃興

中部沿長江區域,李克強一直非常重視。十八大後的首次外出調研,其便選擇了位於長江中游的江西九江和湖北恩施。他說,「很多發達國家都是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再沿內河而上。中部地區、長江流域是縮小區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就像下圍棋,既要搶金角銀邊,又要在中間謀勢佈局。」他強調,打好「中」字牌對改革中的中國至關重要,意義非凡。

李克強稱,打好「中」字牌,可更好地發揮長江帶來的巨大交通便利,讓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經濟走上一個新台階,甚至躋身國內經濟第一梯隊,並將對中部廣大腹地產生更大的輻射作用,進一步縮小東西部之間的巨大差距。這張「中」字牌所涉範圍不僅是湖北、湖南和江西,還包括了安徽、江蘇和四川,共同構成了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中下游廣大腹地。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表示,從過去30年國家經濟發展來說,儘管東部沿海地區發展迅速,但對中部腹地的輻射作用畢竟有限。現在打出這張「中」字牌,讓長江流域與京廣高鐵的縱向輻射以及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角的巨大推力交互作用,可以更快地擴大內需市場、做大做強中部地區,具有戰略意義。他並認為,中部地區未來會成為製造業的主要聚集區。「區位交通的便利、內部市場的強大,還有幅員條件都能成為支撐中部的條件。」

如何才能打好這張「中」字牌?李克強提出,要建立長江中游中部城市集群,發揮整個沿江城市的優勢。同時,允許中部地區先行先試。他表示,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中部地區的扶持力度。同時,中部地區也應該從自身出發,主動擴大開放,要用開放來帶動改革。

最大迴旋餘地

差別對待向西開放

西部開發

過去5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速一路飆升,與東部地區的放緩形成鮮明對比。日前西北大學發佈的報告顯示,2012年西部地區同比增長12.8%,比東部地區快3.18個百分點,佔全國GDP比重19.75%,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3.44%。儘管目前勢頭有所放緩,但西部省份仍在發掘「增長紅利」。

重點基建向西傾斜

8月19日,李克強在甘肅調研時強調,「中國發展最大的迴旋餘地在中西部,西部大開發在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優先位置。」他表示,要實行差別化的經濟政策,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要更多地向西部傾斜,要在繼續實行現有優惠政策基礎上研究制定新的措施。

陝西省社科院區域發展諮詢中心主任張寶通認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十二五」規劃都明確把西部大開發放在全國區域發展的優先位置,對西部大開發要給予特殊政策支持。李克強的講話與此一脈相承。

對於李克強提出的要實行差別化的經濟政策,四川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小剛表示,差別化政策是李歷來的觀點,「區域政策應該差別化,產業政策應該具有一致性。基礎設施建設向西部傾斜,促進產業向西部走。但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過剩的產業,東西部地區都不能搞。」

專家指出,在李克強的講話中,「向西開放」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政策指向。西部的區位優勢,在過去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而是次他特別強調,要發揮區位優勢,擴大向西開放,拓展交流合作發展空間。

細分西北西南區域

另值得關注的是,李此次將傳統「西部」概念裂解為西北和西南腹地兩個區域。事實上,這兩個區域過去雖同為西部,但差異無疑有雲泥之別。西北地區幅員遼闊,資源稟賦好,但基礎設施條件薄弱,水資源稀缺,總體經濟較落後。以廣西和川渝為代表的西南腹地,人口稠密,或沿江、或靠海,近年來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具備強大的後發優勢和發展潛力。

西部調研結束後,8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2012年西部大開發工作進展情況和2013年工作安排》。專家分析指,此時出台《工作安排》,進一步明確了未來開發的方向,體現了國家急需在均衡發展的前提下,向西部「傾斜發展」的思路。財政支持方面,西部大開發新十年規劃曾經明確,國家財政每年將向西部投入4000億元,促進東部產業有序轉移。

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特別策劃
      責任編輯:晨彥
李克強治國:佈局3大新經濟支撐帶      [2013-10-21]
2013中國國際通航大會簽約229億      [2013-10-21]
王健林1小時收入可在京買套房      [2013-10-19]
官方談房價上漲主因:都覺得要漲      [2013-10-19]
內地養老改革 確定延長繳保年限      [2013-10-19]
浙江富豪失蹤 疑涉中石油貪腐案      [2013-10-19]
王石不斷警示風險 萬科不停拿地      [2013-10-18]
華民企購摩根大通前纽约总部大厦      [2013-10-18]
清華教授:中國房價將下降 防崩潰      [2013-10-18]
養蟑螂成部分中國人致富新路      [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