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官媒:少數人在轉基因上別有用心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22]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光明日報》10月21日第13版發表了署名黃大昉的評論文章:《科學理性:學術爭論的底線》,以下為文章的詳細內容。

古往今來,一切科學技術的發展道路都不平坦,除了無盡的求索、艱辛的實踐、理性的學術爭論和廣泛的科學傳播之外,也不乏對科學理念的堅守和對反科學思潮的批判。

現代反科學思潮溯源

上世紀中葉開始的新技術革命對於人類文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對科學技術的謬用、誤用以及經濟無節制的發展,也對社會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

西方科技與經濟發展較早,對科學與社會關係問題的關注尤為強烈,由此促進了科學哲學領域的開拓和交叉學科——科學技術社會學(STS)的興起。之後,歐美國家曾有一批學者認為,現代社會中的許多問題,如戰爭動亂、精神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都是科學惹的禍;科學已淪為「與政治共謀的權利、依靠金錢運轉的遊戲、聽命於財團的工具和破壞自然的元兇」。其中,最為極端的反科學觀點發源於歐洲的愛丁堡學派,稱作科學知識社會學(SSK,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Knowledge)。他們全盤否定科學研究內在的客觀性和合理性,認為是各種社會因素,尤其是社會利益決定了科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把利益看作科學家從事研究活動的自然動因和各方爭論的內在理由(即所謂「社會建構論」和「利益驅動論」);他們渲染科學發展的「恐怖」,聲稱現代科學是西方帝國主義統治東方陰謀的延續(即所謂「陰謀論」),主張清除「後殖民主義」;他們鼓吹以「生態主義」抵制所謂科學的「工具主義」,主張人類應回歸自然狀態;他們反對核能利用、反對轉基因、甚至反對一切工業文明。

針對這類反科學思潮,許多自然科學家,包括後來不少科學哲學學者都予以有力反擊,從而在上世紀90年代觸發了一場反對科學和捍衛科學的「科學大戰」。捍衛科學的學者認為,科學知識的基本特點不容詆毀,即客觀性、普遍性和構造性。客觀性,就是可檢驗性,可重複性;普遍性,就是非地方性,無國界性;構造性,指的是科學知識具有邏輯性、精確性。他們認為科學技術是中性的,本身無所謂好與壞,關鍵在於是否正確加以利用。他們支持研究科學與社會的相互作用,但強調在摒棄技術萬能的「唯科學主義」、克服科學發展過程中某些弊端的同時,決不能否定科學發展的必要性,如果任憑反科學思潮自由氾濫,則將給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帶來災難性後果。

環顧世界,重視和推進科學發展,仍是當今許多國家思想觀念的主流與政策制定的依據。然而,「科學大戰」的硝煙並未散盡,出人意料的是西方反科學思潮十餘年後竟在東方死灰復燃,近年我國社會上圍繞轉基因技術問題出現的某種亂象便是其中一個典型事例。

反科學思潮與轉基因之爭

轉基因作物問世已近30年,實現規模化生產應用也已長達17年。由於實施了規範的管理和科學的評價,全球轉基因作物種類、種植面積仍在迅速擴大;每年億萬公頃土地種植轉基因作物,數億噸轉基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流通,數十億人群食用轉基因食品,迄今並未發生確有科學證據的食用安全和環境安全事件。實踐證明:轉基因安全風險完全可以預防和控制;經過科學評估、依法審批的轉基因作物與非轉基因作物一樣安全;轉基因生物育種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改善生態環境等效益已充分顯現,其廣泛應用已是科學發展的必然。

但是,對此科學文明的重大成果,近年卻在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急需創新驅動的中國備受非議和攻擊。應當指出,目前從事生物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士因對相關知識和技術比較熟悉或瞭解,絕大多數都支持轉基因技術發展。其他學科,如環境科學、社會科學界一些專家對轉基因安全風險存有疑慮,但其中很多人也聲明並非反對技術進步,只是希望加強評價和監管。即便有少數專家不贊同轉基因技術,也屬於正常現象,只要是積極的、理性的學術爭論,也會有利於生物技術的進步和完善。

然而,值得重視的是,時至今日,國內仍有少數人罔顧事實,不斷炒作那些早已被國外權威學術機構否定、毫無科學依據的所謂「轉基因安全事件」,以誤導社會輿論和攪亂公眾思想;曾作為西方反科學思潮根基的「技術恐怖論」「陰謀論」「利益驅動論」等至今仍四處翻版,謬種流傳。特別需要高度警惕的是:社會上極少數人對生物科學一無所知,卻以反對轉基因為借口,肆意製造和散佈妖魔化轉基因的各種離奇荒誕的謠言,竭力煽動公眾的不滿情緒。

因此,少數人目前在轉基因問題上別有用心,從本質上講已非不同學術觀點之爭,而是一種反科學思潮的真實反映;發生在我國經濟和社會轉型時期的這股反科學思潮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必須批判反科學思潮

今日世界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夜,圍繞高新技術的競爭愈發激烈。我國黨和政府號召進一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現代化強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弘揚科學精神與科學文化,加快科技創新,仍應作為科技界和全社會的重要任務。

在生物技術領域,一些發達國家已將轉基因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而且一直倚仗其技術和經濟優勢在全球擴展市場和謀取霸權。與其說這是「陰謀」,不如稱之為「陽謀」。面對嚴峻挑戰,我們要做的不是放棄或抵制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而只能加強研發,加快推進,搶佔科技制高點,爭取發展主動權。反之,我國積多年努力形成的研發優勢將會得而復失,結果必然痛失發展機遇而延誤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進程。

我國現代科學的發展歷史較短,不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經歷過科學的啟蒙和科學革命的洗禮。在轉基因問題上的某種反科學思潮所以能在當今中國得逞一時,重要原因之一也在於科學普及與宣傳工作未及時跟上,公眾對現代科技缺乏瞭解。因此,加強科學傳播,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對反科學思潮的免疫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代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與社會關係的研究,離不開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為了推動包括轉基因在內的各類高新技術的發展,生物學家、環保學家、科學哲學學家、經濟社會學家應該積極交流,深入探討如何結合我國國情實現科學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使科學技術永不脫離健康發展的軌道。 (作者系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京辰
轉基因大米正做獼猴餵養實驗      [2013-10-21]
農科院:獲批轉基因作物風險可控      [2013-10-20]
農業部:轉基因食品致癌純屬造謠      [2013-10-20]
院士:中糧食產需大無拒轉基因資本      [2013-10-20]
61院士上書請求轉基因水稻產業化      [2013-10-20]
農業部:轉基因食品無須人體試驗      [2013-10-18]
專家:吃轉基因食品致絕育屬造謠      [2013-10-18]
院士稱中國無拒絕轉基因資本      [2013-10-05]
南都:轉基因爭論 政府當有所作為      [2013-09-25]
美大學就中國兒童轉基因試驗道歉      [201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