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這裡是沙漠的深處,這裡有一片令人驚歎的綠洲,這裡有一群甘當天梯托舉戰鷹翱翔的勇士。
據中新網報道,廣袤的巴丹吉林沙漠磨礪了他們敢於犧牲、克服困難的勇氣;弱水河畔的胡楊賦予他們頑強拚搏、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就是空軍某基地一區飛行試驗團機務大隊的官兵。
幾十年來,一代代機務官兵冒風沙、戰嚴寒、斗酷暑,克服重重困難,先後保障飛行5500多場次、10萬多架次,完成過第一顆原子彈、氫彈蘑菇雲取樣、航空航天器校飛、無人靶機定型試飛等1600多項科研試驗任務的機務保障工作,多次被空軍評為「優質安全機務大隊」。
近幾來,為適應部隊職能任務需求,該團飛機幾經更換,形成了新老機並存、多機種混編的局面。對一個保障多機型的機務大隊來說,機型差異帶來的維修理念、保障模式、保障程序、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因素,給保障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為解決好這些矛盾問題,該大隊不斷傳承和發揚「極端負責、精心維修」的優良作風,落實制度規定,充實完善故障預防措施,發揮機務指揮中心功能,加強網絡信息化管理,逐步實現了組織指揮與維修管理「一體化」目標。
深秋的一天,筆者隨該大隊官兵進場,用筆和鏡頭記錄了他們最平常的一次保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