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地處「教授村」的二酉中學,學生們利用午休的時間自主學習。 【文匯網訊】每年10月,湖南懷化沅陵二酉山腳下都會齊聚數百名學生,開展敬先賢、增靈智、助成長,傳承前輩刻苦求學精神的「書香節」活動。
這個只有2000餘人的村子,在過去數十年間走出了67位教授,烏宿村也被譽為「中國教授村」。
據華聲在線報道,「重視教育是我們烏宿的靈魂。」二酉中學校長鄧永文說,迄今在烏宿,仍流傳著「養兒不讀書,不如養頭豬」的俚語。
「棍棒下面出好人」
10月25日中午,烏宿村二酉中學。
空曠的操場上,沒有老師看守,卻有三十多名學生坐在凳子上,或看書、或寫作業,鴉雀無聲。
鄧永文看著這些學生,欣慰地說,這裡面有些是成績拔尖的學生,有些則是成績暫時落後的。他們利用午休的時間,自覺地在操場上把每周不懂的問題討論清楚,不把難題留到下一周。
「每期開學的那一天,有些要外出打工的父母就親自到學校把孩子交給老師,並拜託老師如果孩子不聽話就打罵,如果還不聽,他們可以放棄外面打工的機會立即趕回來教育孩子。」 鄧永文說,在這裡,尊師重教是有傳統的,每個學生家長都覺得只有讀書,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如果老師不管孩子,那是對我的孩子不重視。」一位家長和記者說起烏宿村的教育傳統時,理所當然地認為「棍棒下面出好人」。
先輩讀書故事被編成書
在烏宿村,每個學生都有一本《校本教材》,書裡除了講述鄉土民情外,還重點介紹了村裡先輩們讀書的勵志故事。
1937年,烏宿人龍盛恆在外求學後,回到家鄉辦起新學堂烏宿小學並擔任校長,致力改革學校舊制。在這個時期,因為戰亂,大批知識分子教授來烏宿避難,先後受聘於烏宿小學,一時間良師彙集。
著名的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厲以寧也曾在那時隨父母到烏宿避難就學。
據當地小學校長盧懷金介紹,2005年,在北京開會的厲以寧偶遇與會的沅陵縣委領導,回憶起當年在烏宿求學的經歷,厲教授仍然刻骨銘心,並當即表示要在烏宿捐資助學,不久他捐贈的「宗琳小學」在烏宿村亮相。
15歲的學生陳田英家中,還收藏著一篇名為《成長的印跡》的學生習作,這篇作文描寫了家住二酉山上的陳光炳老人一家培養出3位高級教育工作者的故事,這被陳田英視為精神食糧。
人物特寫
孤女養雞發奮求學
15歲的陳田英是二酉中學初二學生,她說,自己最期盼的是「讀書改變命運」。
她出生不久,父親就外出打工,從此杳無音信,之後母親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年幼的她一直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但不幸的是,陳田英尚未記事,奶奶就去世了。
去年陳田英的爺爺因病去世,留給她的僅是深山中一座破舊的木板房和一頭餵養多年的老黃牛。
二酉中學老師陳玉婷說,爺爺的去世給陳田英的內心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她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依靠。但她卻在學習上更加刻苦了,學習成績也進步很快。
沿著狹小而又泥濘的山路走了半個多小時來到陳田英家,陳舊的木板房在風雨中搖曳,屋內破舊的傢具和生活用品擺放得整整齊齊。
大門口擺放的一個木質雞籠顯得格外突兀,陳田英說,那是她用來養雞養鴨的,「我去年養了一年的雞鴨,在過年時賣掉,正好交了上個學期的學費。」
陳田英還說,她不會放棄學業。她偷偷告訴記者,爺爺去世時留下的那頭老黃牛,她以2000元的價格賣了,這筆錢可以支撐她念完初中。
她說,長大以後也想做一名教授,用自己的故事激勵下一代奮發學習。她憧憬著,考上重點高中後,用獎學金來維持自己的學業。
背景
學富五車,書通二酉
二酉山下的二酉苗族鄉烏宿村,這裡因酉水和酉溪交匯而得名,被收入《辭源》的成語「學富五車,書通二酉」出典於此。
鄧永文說,二酉山被譽為中華文化聖山,相傳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一位名叫伏勝的官員為了拯救中華文化,冒著誅滅九族的危險,偷偷將千餘卷書簡運出咸陽藏於此山的洞中。在他看來,二酉藏書所體現的古人對文化的追求和保護精神,才成就了烏宿「教授村」的美譽。
解放後,從烏宿村走出許多聞名於世的專家教授。如在世界上頗有影響的英語教授彭文明、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時的英文翻譯彭文漢教授、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厲以寧教授等,都在烏宿村學習和生活。
目前全村2000多勞動力中,高中文化的占三分之一,村裡在讀大學生有40餘名。「耕讀傳家」的古訓在一代又一代的烏宿人中傳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