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溫家寶:唯有科學民主才能救中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31]
   

本文節選自《溫家寶談教育》,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聯合出版。

【文匯網訊】《溫家寶談教育》今日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本書內容涵蓋了溫家寶同志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代表性教育論述,涉及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教師教育、職業教育等各個方面,包括講話、報告、信函、談話等66篇,收錄新聞媒體報道文章17組、教育活動圖片50餘幅。

新華網受權獨家網絡首發2011年10月25日溫家寶同志在天津市南開中學看望師生時的講話全文,講話中溫家寶回顧了自己的身世,講述了童年窮困、動盪、饑荒的往事,並結合自己在南開中學的學習和成長經歷,告訴同學們:年輕人要善於獨立思考、探索真知,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努力成為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同學們,老師們:

屈指算來,我闊別南開中學已51年了,正式回母校看望師生,這還是第一次。我願借此機會同大家談談心。我於1942年農曆八月出生在天津北郊宜興埠一個書香門第。我爺爺在村子裡辦學校,曾祖父是農民。再往前,我家都是農民。我們家是從什麼地方來到天津的,至今也沒有人能說清楚。據說是從山西來投奔這裡的溫氏家族的。因為家裡窮、沒有地位,溫氏家譜始終沒有把我們家列入其中。

爺爺辦的鄉村小學,是衝破地主豪紳的阻力,第一個招收女生的學校。我記得,他常年為兩件事奔波:一件是招聘教師,一件是為學校籌款。就是這樣一所小學,很多教師都是大學畢業生,有的解放後當了教授。外婆家也在本村,外公去世很早,外婆靠開一個小藥店謀生,家裡還種著幾畝地。每年秋天收玉米時,我坐在板車上的玉米堆裡從地裡回家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我出生的年月正是日本侵略者在華北大「掃蕩」和實行「三光政策」〔1〕的時期。媽媽對我講的一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日本侵略者將全村人集合在村西南的空地上,四周架起機關鎗,用刺刀殺死無辜的平民。當時,媽媽把我緊緊摟在懷裡。這件事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

天津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為「堅壁清野」〔2〕,放火燒了宜興埠。我的家連同爺爺辦的學校、外婆家和她的小藥店,全部化為灰燼。我們家逃難到天津城裡,住在救濟院。外婆在逃難中生了病,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她是最疼愛我的人。孩提時代,她抱著我,我常常揪她的頭髮,她一點兒也不生氣。天津解放的那一晚,是一個不眠之夜。解放軍包圍了駐紮在救濟院裡的國民黨軍隊,當晚進行了激戰,手榴彈扔進了院子裡,家裡人都害怕得躲在床鋪下,我卻一點兒也沒有害怕。第二天,天津解放了。

我的童年是在戰爭和苦難中度過的,窮困、動盪、饑荒的往事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我深知,這不是我們一個家庭的苦難,也不是我出生的那個年代的苦難,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史。我逐漸認識到一個道理:中華民族災難深重極了,唯有科學、求實、民主、奮鬥,才能拯救中國。「如將不盡,與古為新」〔3〕,「周雖舊邦,其命維新」〔4〕。只有推翻封建專制和官僚買辦〔5〕的統治,人民才能得到解放;只有不斷革新,中國才能進步。

在我上小學、中學期間,家境十分貧寒。父母和我們三兄妹一直租住在一間不到9平方米的小屋子裡,每月的房租相當於一袋麵粉錢,那時父親月工資最低時只有37元。我患過一次白喉〔6〕,父親把僅有的一塊手錶賣掉,買藥給我打針。此後,他多年沒有戴過手錶。因為經常目睹普通百姓生活的艱辛,我從小就富有同情心,這尤其表現為對普通百姓特別是窮人的同情,對不公道事情的憎惡。一種樸素的平等觀念在我的心中萌生:人人生而平等,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應平等相處。

我的中學是在南開上的。從12歲到18歲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南開六年的學習生活,對我人生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也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南開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她的建立、成長和發展始終同國家的興衰和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建設時期,她都為國家輸送了大批人才,這就是南開的道路。南開中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我戴紅領巾的時候,我就從校長、老師那裡瞭解到敬愛的周總理早年在南開的革命活動和學習生活,知道馬駿〔7〕等許多革命先烈的事跡,為母校曾經培育這麼多的革命家和各類傑出人才而感到自豪。

我在這所學校裡學習,首先懂得的就是一個人必須有遠大的理想,有崇高的志向,從小就應該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祖國和人民。我努力學習知識,堅持鍛煉身體,刻苦自勵,從學習和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為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南開的校訓是「允公允能,日新月異」〔8〕。這八個字就是南開的靈魂,它提倡的是為公、進步、創新和改革。

我上中學時就願意獨立思考,渴望發現問題,探索真知,追求真理。我記得,那時除了學習課本知識以外,我還廣泛閱讀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書籍。南開永葆青春,這就是南開精神。在求學期間,我和同學們總是朝氣蓬勃,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除了學習以外,我還喜歡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我不僅愛讀書,還是體育愛好者。南開永遠年輕,她的學生也都充滿活力。我們要堅持走南開的道路,崇尚南開的風格,發揚南開的精神。

上高中和大學以後,我家裡人在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中受到衝擊。爺爺在1960年因腦溢血去世,是我把他背進醫院的。現在他教過書的學校還留著他的檔案,裡面裝了一篇篇的「檢查」,小楷字寫得工工整整,字裡行間流露出對人民教育事業的忠誠。父親也在1960年因被審查所謂的「歷史問題」,不能教書,被送到郊外一個農場養豬,後來到圖書館工作。我考上大學向他告別,就是在離城很遠的養豬場。父親告假回家幫我收拾行李。他是個老實人,一輩子勤勤懇懇。今年他過世了,可謂「生的安分,走的安詳」。儘管家裡出現這樣一些情況,我仍然追求進步。

我是個善於思考的人,我總是把書本裡學到的東西同現實加以比較,立志為改造社會而獻身。因為父親喜歡自然地理,我從小就對地球科學產生了興趣。在北京地質學院〔9〕,我在地質系就讀5年。大學期間,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又考取了研究生,專攻大地構造。回憶在北京地質學院近8年的學習和生活,我曾概括為三句話:母校給了我地質學知識,母校給了我克服困難的勇氣,母校給了我接觸群眾的機會。那段時期同樣是難忘的。參加工作以後,我有14年時間是在海拔4000到5000米的極其艱苦的祁連山區和北山沙漠戈壁地區工作。這期間,我一邊工作一邊接觸基層群眾,更深深懂得了民生的疾苦和稼穡的艱難。我來自人民,我也有苦難的童年,我同情每一個窮人,願為他們的幸福獻出自己的一切。

到中央工作後,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用整整10年時間,深入農村、廠礦、科研院所調研。在農村,我白天坐在農民家的炕頭上瞭解情況,晚上開座談會。我住過鄉里,住過糧庫,經常在一個縣一待就是一個星期。我幾乎走遍了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所,同科學家交朋友、談心。我認為,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而民心向背決定政權的存亡。衡量政策好壞的標準只有一條,就是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我之所以經常講窮人的經濟學、窮人的政治學和窮人的教育學,就是想讓人們懂得,在中國乃至世界上,窮人佔多數。一個政府、一個社會應該更多地關愛窮人,窮人應該擁有平等的權利。在中國,不懂得窮人,不懂得農民和城市貧困階層,也就不會懂得窮人的經濟學,更不可能樹立窮人的教育觀。公平的核心是在生存、競爭和發展的機會上人人平等,而不是基於財富或其他特權的平等。一個政府如果忽視民眾和民生,就是忽視了根本。而公平和正義是社會的頂樑柱,失去了它們,社會這個大廈就會倒塌。「國之命,在人心」〔10〕,說的就是人心向背決定社會的發展和政權的存亡。政府是窮人最後的希望,民眾的貧窮是政府最痛心的事。只有把這些道理真正弄懂,才算真正理解「以人為本」的含義。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必須充分肯定。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城鄉差距、地區差距依然存在;一些地方還存在幹部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甚至以權謀私和貪污腐敗的現象;收入分配不合理,有的地方社會矛盾比較突出,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做好經濟發展、社會公正、民主法治和幹部廉潔這幾件大事。這都是人心所向,無論哪個方面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寧。而要做到這一切,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推進改革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我擔任總理已近9年了。這段時期,我們國家遇到許多災害和困難。從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到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11〕,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幾乎沒有中斷過。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已持續4年之久,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人民沒有畏懼,沒有退縮,總是滿懷信心、堅持不懈地努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我十分清楚,實現現代化目標,任務還十分艱巨,需要許多代人的長期艱苦奮鬥。這一歷史任務必將落在你們青年人肩上。未來是屬於青年的。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但願青年朋友們以青春之人生,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講到這裡,我又想起了南開。中國需要像南開這樣的學校,需要教育,更需要有理想、有本領、勇於獻身的青年,這是中國命脈之所在。張伯苓先生自創辦南開之日起,就善於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堅持自主辦學,重視教育改革和創新,提倡個性教育和多樣化教育,推崇「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2〕,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57年前,當我坐在這座禮堂裡第一次參加開學典禮的時候,楊堅白〔13〕校長和楊志行〔14〕校長穿著一樣的米色中山裝,並肩站在講台上,用他們特有的氣質給大家講話,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這一幕我至今難以忘懷。南開之所以湧現出一大批志士仁人和科技、文化俊才,是因為她有自己的靈魂。人是要有靈魂的,學校也要有靈魂。讓我們牢記「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共同努力把南開辦得更好,使「巍巍我南開精神」〔15〕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南開培養了我,南開是我心裡的一塊聖地。我是愛南開的,過去如此,現在依舊,而且愈發強烈。南開精神像一盞明燈,始終照亮著每一個南開人前進的道路。我願同師生們一起奮鬥,做一個無愧於南開的南開人!

注 釋

〔1〕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事機關曾命令其軍隊,在對中國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時,「不問男女老幼,應全部殺死;所有房屋,應一律燒燬;所有糧秣及物資,其不能帶走的,亦一律燒燬」。這種殺光、燒光、搶光的暴行,被稱為「三光政策」。其目的是消滅抗戰軍民的生存條件,使抗日武裝失去民眾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援。

〔2〕語出《三國誌·魏書·荀 傳》。原文為:「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困耳。」原指堅守營壘或據點,並將周圍地區的糧食、牲口等重要物資轉移或收藏起來,使入侵之敵不能掠奪和利用。國民黨在解放戰爭時期對共產黨使用這一戰術,妄圖使共產黨即使解放了部分地區,也無法獲得物資,從而無以立足。

〔3〕見唐代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4〕見《詩經·大雅·文王》。

〔5〕買辦,亦稱「康白度」(葡萄牙語comprador的音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自清末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買辦階層與官僚、資本家結合在一起,形成「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對內勾結封建勢力,壓迫、剝削勞動人民,對外成為帝國主義剝削和掠奪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幫手。

〔6〕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於兒童,多見於秋冬季節。該病特徵是咽、喉或鼻部有灰白色假膜,伴有發熱、咽痛、吞嚥困難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心肌炎等併發症。

〔7〕馬駿(1895—1928),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活動家。吉林寧安(今屬黑龍江)人。「五四」運動時任天津學聯副會長兼執行部長,和周恩來發起組織覺悟社。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去東北開展革命活動。1925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回國,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長。後被奉系軍閥殺害。

〔8〕1934年,在南開學校創辦三十週年校慶紀念會上,張伯苓先生正式宣佈「公」和「能」為南開校訓。張伯苓先生講,南開精神即「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對此他詳細闡述道:「允公,是大公,而不是什麼小公,小公只不過是本位主義而已,算不得什麼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遠矚、正己教人,發揚集體主義的愛國思想,消滅自私的本位主義。」「允能者,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設現代化國家,要有現代化的科學才能。而南開學校的教育目的,就在於培養具有現代化才能的學生,不僅要求具備現代化的理論才能,並且要具有實際工作的能力。」「所謂的日新月異,不但每個人要接受新事物,而且還要能成為新事物的創始者;不但能趕上新時代,而且還要能走在時代的前列。」

〔9〕北京地質學院,即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該校1952年創建於北京,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科)合併成立。1975年遷至武漢,改名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在北京和武漢兩地辦學。

〔10〕語出南宋楊萬里《壬辰輪對第一札子》。原文為:「臣聞國之命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氣,國之命在民心。」

〔11〕指2010年8月8日在我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的一場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8月7日23時左右,舟曲縣發生強降雨。8月8日1時左右,局部強降雨導致泥石流迅猛暴發。不久,泥石流衝進舟曲縣城,截斷河流形成堰塞湖,縣城由北向南5000米長、500米寬的區域被夷為平地,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12〕見陳寅恪《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

〔13〕楊堅白(1909—1996),中國教育家。天津人。南開中學歷史上第二位校長、新中國成立後南開中學第一任校長。曾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長、天津師範學院副院長、民進中央常委等。第五至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14〕楊志行(1920—2012),中國教育家。河北豐潤人。南開中學原校長、終身名譽校長。自1955年起,三度擔任南開中學校長,共26年。曾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長、國家教委視導員等。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教育辦事處認定為中國普通教育專家。

〔15〕見1918年正式創製的南開校歌。歌詞為:「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汲汲 ,月異日新,發煌我前途無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純。以鑄以陶,文質彬彬。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

      責任編輯:Joshua
溫家寶:不懂農村就不懂國情      [2013-11-05]
溫家寶憶童年:父親曾賣手錶治病      [2013-11-02]
溫家寶談SARS時期:夜難寐 常流淚      [2013-11-01]
溫家寶出書幕後:避薄案而延遲      [2013-11-01]
溫家寶等三位卸任常委春節前出書      [2013-11-01]
憶溫家寶在中南海:著便裝穿布鞋      [2013-11-01]
溫家寶卸任後首出書 囑書價勿貴      [2013-11-01]
溫家寶給汶川地震小女孩的信曝光      [2013-10-31]
溫家寶宴辛格 退休後首公開活動      [2013-10-24]
溫家寶:習仲勳從不多談曾蒙冤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