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人民時評:以硬作風打好改革之鐵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1-2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良好作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改革需要有效的組織力,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讓改革者自身硬起來,作風建設是關鍵。

「中國自己拿起了手術刀。」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國外媒體如此評價,道出改革決心之大,也說明改革進程之難。

據人民日報報道,1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佈了《各省區市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表》。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已有16699人因樓堂館所違規、公款大吃大喝等問題被處理。剜除腐肉、純潔肌體,作風的改進,無疑讓我們更有底氣、更為硬氣。

時至今日,面對深化改革的艱巨任務,我們更能體會,為何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要從「八項規定」開始,狠抓執政黨的作風建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一代共產黨人,肩負著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我們要打的,是全面深化改革這塊「鐵」,需要的是「啃硬骨頭」的決心、「涉險灘」的勇氣,沒有過得硬的作風,沒有扛得住的信念,如何能義無反顧、攻堅克難?如何會破除私心、成全公義?

深化改革,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更加艱難。翻開三中全會的《決定》,從進一步簡政放權到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從改進預算管理體制到公開權力運行流程,推進改革的「敏感程度、複雜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於30多年前」。面對這塊難打的鐵,需要更過硬的領導者,才能打得動、打得好;而「自身硬」起來,作風建設是關鍵。

全會設定的改革目標是2020年,時間緊,任務重。這樣的情況下,尤其需要勇毅和擔當。如果走不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沉痾,用文件落實文件、搞些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改革舉措如何落地?如果改不掉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痼疾,安於現狀怕吃苦、鋪張浪費亂揮霍,又怎能挑起改革的重擔?

勢大力沉的改革舉措,涉及的是利益艱難的調整,針對的是久治難愈的問題。減少行政審批事務,多少單位部門會覺「權去樓空」?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會觸動多少地方的「發展衝動」?規範並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又會讓多少人有被「動了奶酪」之感?改革的舉措越是嚴細深實,涉及的利益問題就越是具體,「鉅細靡遺、涓流匯海」的改革,正是對共產黨人作風的考驗。

良好作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推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關鍵在幹部作風。從這個角度就更能理解,為什麼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到此階段,要強調「高標準嚴要求抓好整改落實、建章立制工作」,要「真改實改快改,決不能觀望拖延、虛晃一槍」。改進作風,本質上就是規範權力的運行。改掉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思維定式和不良習氣,是提高行政效能、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再進一層,作風關乎理想信仰,關乎對「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回答。這絕不是唱高調,淡忘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自身硬」從何談起!

無論多麼偉大的改革構想,都需要在億萬人民的支持下才能完成。「改革的根本力量在於群眾,辦法來自基層。」不要忘了綠皮車上枕著編織袋做城市夢的農民工,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不要忘了8.0級強震後「我們都是汶川人」的口號凝聚起的志願之力,民族精神是未來發展的不竭之源。改革需要有效的組織力,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沒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開拓精神、沒有「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的奉獻精神,貪圖享樂與安逸、囿於權力和利益,怎能將億萬人民團結在改革的旗幟下?

「行船趁順風,打鐵趁火紅。」改革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抉擇,過硬的作風則是改革者的立身之本。當前,作風建設初見成效,改革風帆正待遠颺。當此之時,正該以好作風凝聚正能量,打好改革這塊「鐵」、走好發展這步棋。

良政改變中國 ——三中全會深度解讀
      責任編輯:賀頓
奧巴馬派人來華考察中國改革方略      [2013-11-20]
張高麗在黨報撰文述經濟體制改革      [2013-11-20]
深圳市委書記:改革終是給人鬆綁      [2013-11-20]
三中全會定調多領域改革路線圖      [2013-11-19]
外媒:習近平帶領中國啟動改革硬仗      [2013-11-19]
深化改革 領導幹部是關鍵      [2013-11-19]
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召開 建言改革      [2013-11-18]
新華社刊發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決定》誕生記      [2013-11-18]
中國多省擬建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2013-11-18]
內地城市房價普漲 市場急盼改革      [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