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復旦教授:中國食品不安全是錯覺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2-16]    我要評論

表1:2004∼2012年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及相關產品種類分佈

表2:食品安全事件違法性質分佈

【文匯網訊】食品安全是關係人民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我國媒體將 「三聚氰胺奶粉」、「塑化劑事件」、「血燕窩事件」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曝光於公眾視野,有人用「井噴」來形容我國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現狀,並無奈地調侃 「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力和受關注程度可見一斑。那麼我國食品安全的狀況究竟如何?

據解放日報報道,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厲曙光教授、陳莉莉等研究人員組成的課題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以數據為事實,對2004年至2012年期間,我國各類媒體對大陸 (包括香港、澳門)曝光的所有食品安全事件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及總結。

「食品不安全,天下不太平」,是錯覺也是誤解

據統計,2004年 1月 1日-2012年12月31日,9年時間裡,我國被各類媒體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共計2489起,平均每年276起。從地域上來看,華北地區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數量最多,約占總數的1/3;其次為華南地區,所佔比例為19%;華東地區排在第三,占總數的18%。數據還顯示,2005年和2011年,各類食品安全事件相對高發。

厲曙光分析,這樣的分佈情況和經濟發達程度有關。如果把北京、上海、廣東、山東以及蘇浙等國內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六大省市的食品安全事件總數相加,達到1179起,佔全國總數近一半。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發達地區的食品生產企業和餐飲服務企業相對較多,各環節可能產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亦相應較多;另一方面是當地民眾對食品安全關注度相對較高,加之各類媒體對食品安全這一民生問題相對更為敏感。

厲曙光說,平均每年276起,意味著幾乎每一天半就有食品安全事件被媒體報道,在信息發達、傳播迅捷的當今,以致消費者會有「食品越來越不安全」的感覺,再加上社會上難免「以訛傳訛」,很多消費者都會對食品安全產生恐慌、緊張、糾結的心理——不知道什麼可以吃?吃什麼安全?但是課題組對數據分析後發現,僅有413起(16.5%)食品安全事件同時涉及多個地區,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六省市或更多,平均每年45.9起,而其餘的2076起食品安全事件散發在各地,都為小概率,小範圍、小數量事件。

為了更清楚地進行個案梳理和分析,研究人員還隨機在2489起事件清單中,選擇了2011年3月30日至4月1日的20條新聞報道,就這20條新聞的性質分類;造假的有7起,屬於「添加劑」的5起,其餘為「衛生不達標、產品不合格」等。由此不難看出,這些事件都是散的、點狀的、局限的,其中大多數事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質都無法判斷或者定性,但當這些報道在一家媒體發出後,其他媒體會跟進,重複、交叉、跟蹤性地進行報道,其產生的負面「漣漪效應」不容小覷。因而,「全社會和消費者會逐漸產生『食品不安全,天下不太平』的感受,這既是一種錯覺也是一種誤解。 」厲曙光這樣認為。

食品不安全存在「三宗最」

當然,食品安全問題確確實實存在,而課題組的研究也發現了危害最嚴重的三大方面。

第一,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問題最為嚴重。厲曙光告訴記者,食品不安全因素貫穿食品供應全過程,從原料生產、產品加工,到流通銷售、餐飲消費各個環節。

「我們的研究發現,被曝光問題中64%產生於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其中相當一部分要『歸功』於食品添加劑之『過』。 13.4%涉及初級農產品的生產;10.5%與流通銷售相關;餐飲消費所佔比例約為9.2%。

這是與目前我國市場發育不充分、現代企業組織不發達、市場體系不健全、價格和競爭機制不完善、社會監管不到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相對滯後等原因有關。因此,要求全社會形成合力,同時監督、監管,執法關口前移,提高執法監管力度,加大法律懲罰強度。從現有數據分析,如果嚴格控制初級、次級食品的生產加工環節就可以減少80%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

第二,畜禽肉、魚蝦、蛋類和零食類食品,安全問題最高發。統計數據顯示,在2004年-2012年媒體報道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畜、禽肉、魚蝦及蛋類所佔比例最高,達到22.1%;其次為零食類(蜜餞、膨化食品等),約為15.7%;穀類薯類雜豆和奶及奶製品、豆及豆製品分別為 13.1%、10.7%;9.2%與蔬菜水果有關;飲料和調味品各佔6%-7%,保健食品所佔比例僅為2.4%(見圖表1)。在厲曙光看來,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並非人們想像中那麼可怕,按大類分;畜、禽肉、魚、蝦及蛋類為22.1%,如果很粗略地按小類分,這四大類食品的不安全情況分別不到5%,「這從反面可以說明,我國95%的畜、禽肉、魚、蝦及蛋類都是安全的,而其他各類食品的安全情況則更好。 」厲曙光分析說,「我國飼養業和食品加工業中添加抗生素、色素、激素等現象時有發生,致使其常殘留於禽、獸、水產品等食品中,所以,從媒體的報道頻率來看,這些產品的安全問題最為高發。 」

第三,違反食品添加劑管理規定等問題最突出。2489起媒體報道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近1/3為違反食品添加劑管理規定;農藥/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有害化學物超標所佔比例約為15.8%;微生物超標及非食品原料生產/添加非食品用化學物分別為11.5%左右;摻雜摻假則占10%;約4.7%的食品因過期而被曝光(見圖表2)。厲曙光特別強調了對農藥/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有害化學物超標問題的認知,他說,消費者往往關注風險的 「有或者無」,尚缺乏「劑量決定毒性」的科學認識。農藥/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等有害化學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常表現為慢性毒性,評價該類食物所致健康風險,一般是建立在食品中有害物質監測的基礎上結合食物消費量對其可能所致風險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厲曙光指出,食品安全不可能是「零」風險,但是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做到「零容忍」,因此如何提高消費者科學素質,認識將食品安全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是合理且科學的非常重要。

溝通交流有缺位,專家要講百姓聽得懂的話

面對當前的食品安全現狀,我們應該怎麼做?做什麼?厲曙光認為,最重要、最主要、最需要、最有效的工作是:開展和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

從專業角度來理解,風險交流就是在風險分析全過程中,風險評估專業人員、風險管理行政人員、消費者、企業、學術界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就某項風險、風險所涉及的因素和風險認知相互交換信息和意見的過程,其內容包括風險管理決策的依據和風險評估結果的解釋。對公眾而言,就是要讓專家用公眾能聽懂的通俗語言,將比較複雜的科學專業知識講清楚與消費者溝通,讓老百姓心服口服。

「風險交流是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仍存在『交流缺位』的狀態。 」厲曙光說,良好的風險交流工作可以避免大多數食品安全問題的失真和誇大,建議開展以下工作——

首先,應大力加強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普和宣傳工作。讓公眾瞭解諸如含致癌物質的食品不等同於致癌食品(烤鴨的焦黑皮裡含有致癌物質,如多環芳烴等,但烤鴨不是致癌食品);不合格食品不等同於有毒食品(上海的「染色饅頭」並不是毒饅頭)等基本概念,提高全社會的科學認知和素養,糾正和消除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誤區和盲區。

其次,要開展廣泛、深入、可持續的科普教育和培訓,對媒體工作者、政府官員和監督人員、食品生產經營者,以及其行業協會等進行泛專業的培訓和教育。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基本營養知識和食品安全知識,防止發生在相關專業上的「以偏概全、以小見大、以點代面」等現象,避免產生低級的和原則性的錯誤。

第三,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發佈制度。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件,當地、當時、當事者應該在第一時間對社會做出負責任的回復,有與該專業密切相關的專家出來為消費者答疑解惑,向公眾提供清晰、全面、專業而又通俗的相關信息,在第一時間平息和緩解社會的緊張、不滿和恐慌。

      責任編輯:玖章
農業部:轉基因食品無須人體試驗      [2013-10-18]
專家:中國食品安全標準符合國際標準      [2013-07-21]
中國食品安全全球排名第42位      [2013-07-11]
陝西嚴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設千萬資金鼓勵舉報      [2013-06-18]
汪洋勸馬云:用淘寶提醒食品安全      [2013-06-17]
網曝南昌大學食堂饅頭內驚現蜈蚣      [2013-05-21]
食品安全案:勿過分依賴檢驗報告      [2013-05-05]
兩高相關負責人:食品安全犯罪手段更趨隱蔽      [2013-05-04]
兩高:明星代言問題食品不擔責      [2013-05-04]
豫一商販大肆購病死豬肉加工銷售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