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近日,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證實,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黃石、淮安等6個城市已被列為首批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城市。據財新記者瞭解,這意味著,中國住房保障體系將實行雙軌制,一軌是公租房,主要面向低收入群體;一軌是共有產權房,滿足「夾心層」的住房需求。
據財新網報道,所謂「共有產權房」,是指由政府和購房者共同擁有產權的房屋。購買時,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金,並約定相應的產權比例。在一定年限內,只能自住,不能出售、出租。期滿後,可選擇由政府回購限定的產權,或在市場出售後,按一定比例償還政府的產權所得。
3月28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金融街一次論壇上表示,今後,中國的住房供應體系將改為三個層次:對租不起房的低收入群體,提供公租房;對高收入群體,由市場供應商品房;對「夾心層」,尤其是剛結婚的年輕人,為其提供政策性商品房,即共有產權房。
秦虹指出,以北京的自住型商品房為例,這些住房由政府與住戶共同擁有產權,在出售時,政府收取30%的增值收益。這有利於阻止投機者進入,又無需政府維護,還便於政府回收資金,減輕了財政壓力。
據她介紹,在全國範圍內看,由於回款慢、維修成本高,公租房建設使政府財政不堪重負。同時,一些公租房位置偏僻,配套不夠,許多新婚夫婦不得不放棄公租房,選擇商品房,導致大量公租房空置。相比而言,共有產權房較好地克服了這些缺點。
2014年「兩會」期間,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應」。此後,住建部副部長齊驥稱,2014年將選擇部分供需矛盾突出、房價壓力大的城市,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
3月19日,在解讀《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新聞發佈會上,住建部副部長齊驥稱,對既不屬於保障對像但又買不起商品房的「夾心層」,將提供共有產權住房。
齊驥稱,共有產權房不同於經濟適用房,也不完全等同於限價房,是以小戶型為主,主要供應對象是新就業職工中的無房戶。目前,共有產權住房納入保障房體系,但未來將單獨歸類管理。
今年1月,北京「兩會」期間,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在提出,將把自住型商品房做大。除了2013年推出的2萬套,2014年將再供應5萬套。陳剛稱,自住型商品房為「共有產權」性質,主要支持中端群體的需求。
陳剛舉例稱,如果一套商品住房的價格是兩三百萬元,而購房人只有一兩百萬元。此時,這個差額可通過政府和個人共有產權的方式來彌補,個人先不用支付差額,可先買下自住,若再上市交易,就要優先由政府收購,或由政府根據享有的產權比例取得增值部分。
陳剛認為,共有產權房將是可持續的模式。政府在土地收益和稅費上做出讓步,並作為共有產權的性質放進去,支持居民消費。這些房屋,單價將比市場價低30%至50%,可大幅降低自住型改善型住房價格。「對於政府,也不用搞過度福利,背上過多債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