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記者 肖剛 朱世強 蘭州報道)蘭州市政府13日公佈,蘭州市自來水抽樣檢測數據顯示,四城區自來水中苯的含量都在國家規定飲用水範圍之內,不超過10微克。然而在這起事件中,「沉默的18小時」卻一度遭致民眾質疑和指責。
回應「沉默的18小時」
儘管此次事件的根源在於中石油管道洩漏,然而蘭州市自來水的唯一供給方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在通報時間和信息發佈方面,引來一片質疑。按照官方公佈的10日17時至11日凌晨2時,檢測發現其出廠水苯含量高達118微克/升至200微克/升,到11日12時,新華社正式向全社會公佈這一消息,過去18個小時,很難相信這是對市民健康負責任的做法。
按照官方說法,從威立雅水務集團第二水廠出水口到市區最東邊的城關區東崗鎮自來水運行需要8.5個小時,這意味著,苯超標的自來水此時已經進入了蘭州市的千家萬戶。
該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田華強向本報記者表示,面對全市200餘萬人口用水安全這樣的公共事件時,科學和慎重是企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在沒有確認和履行必要程序的情況下,企業發佈是不恰當的。
田華強說,對重大的公共利益,由政府出面及時協調各方面力量發佈信息能夠提高公信力,也能使市民及時得到可靠準確的信息。如果由企業來發佈會大大降低信息的準確度,況且企業無權發佈,這是底線。企業的職責就是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時間發現問題、確定問題、及時上報。
「我們也考慮滯後發佈會對民眾造成影響,但處理這個事情需要一定流程,在這個流程中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田華強說。
受污自流溝使用60年 曾做防滲處理
有網友指出,由世界最發達的水務公司經營的這家水廠,其檢測、生產設備還是上世紀50年代產品,一直沒有得到改造升級,常年超負荷服役。而使用的辦公樓依然是30年前的那座,辦公室裡看到的是陳舊的辦公桌和上世紀的沙發。
該企業內部人員告訴記者,「在設備更新上,該公司幾乎很少投入資金,員工的待遇也只有兩千多元錢,對公司每年豐厚利潤的去向產生懷疑。」
田華強對此表示,企業的生產設備有一個不斷發展更新的過程,不可否認,確實還在使用20世紀50年代設備,但還有20世紀90年代的以及最新的2000年前後的設備。目前,企業有國際先進的美國、英國的檢測、生產設備。
田華強說,現在的除污設備是上世紀50年代的生產構築物,但都非常堅固,當年是由前蘇聯幫助蘭煉、蘭化、電廠和水廠統一規劃、一起建造。至現在60年間,構築物亦經過多次改造,其中對3號和此次受污染的4號自流溝此前已請國內最好的軍工企業進行了內部的防滲漏處理。
「不管怎麼說,再好的設備也不可避免的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實事求是地說,不能因為事故就定性構築物一塌糊塗。」田華強說。
原因查明:水污染與兩次歷史事故遺留有關
當日,蘭州市還舉行了一場「自來水苯超標事件調查工作進展情況」的新聞發佈會。確定污染原因系中石油一條管道發生原油洩漏,污染了供水企業的自流溝所致。而根據環保專家現場初步分析判斷,周邊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溝內水體苯超標的直接原因。
通報稱,根據目前的調查情況初步判斷,自流溝周邊地下含油污水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原蘭化公司一渣油罐曾於1987年發生物理爆破事故,造成90立方渣油瀉出,其中有34噸渣油滲入地下;二是原蘭化公司一管道曾於2002年發生開裂著火,洩露的渣油及救火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滲入地下。
將對責任人調查取證
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副組長鄭志強表示,蘭州市將對造成局部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取證。
此外,還將對從開挖探坑中提取的含油廢水組份進行化驗,進一步從技術層面核實地下含油污水與自流溝內苯超標水體的關聯性,並對4號、3號自流溝內的具體洩漏點位進行實地勘查核實。
化工管線「圍攻」自流溝
記者13日抵達出事的該水廠4號自流溝時,現場正在開挖、更換油污滲漏的管道。自流溝四周佈局著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的多個化工廠,還未走近自流溝就能看到化工廠縱橫交錯的地上管道,廠中架起的多個煙囪散發著嗆人的異味。
自流溝坐落在一片廢棄的農田,佈滿雜草和生活垃圾,其中能明顯看到漂浮油漬的污水。附近村民告訴記者,由於污染嚴重,農田里已經不能種植莊稼。「在發生苯超標的前兩天,這裡的水味道就不對,喝起來很苦很澀,難以下嚥。」
村民介紹,這裡的地面上常常都有油污滲出,地下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