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實習記者 張聰 北京報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6日在北京首次公佈了11類消費者關注度較高的食品安全「體檢」結果。食品監管一司巡視員畢玉安指出,從11類產品抽檢結果上看,瓶桶裝飲用水的微生物指標超標現象比較突出,不合格率達到11.9%。同時食品監管二司司長張靖表示,今年食藥監局針對過期食品問題,將進一步加強對過期食品的監控,嚴肅處理擅自修改保質期等行為。
畢玉安表示,瓶桶裝飲用水,特別是大桶水,由於生產企業的環境衛生、工廠衛生條件不達標,直接導致大桶水中的細菌菌落總數達不到要求。「從各地方處置的情況看,規模小的企業產生問題比較多,大桶水的保質期比較短,因此大桶水的存放條件和存放時間也會影響大桶水的質量。」他繼續補充道。
面對這些問題,畢玉安表示,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向各地部署了加強大桶水質量安全監管的通知,將進一步加大對大桶水的國家監督抽檢,通過一系列持續嚴格的監管來保證大桶水的質量安全。
針對社會上普遍關注的銷售過期食品問題,張靖指出食藥監局一直在監管過程中將這一問題作為重點來防範,並且近期已下發通知,要求各監察部門進一步加強對超過保質期食品的監管,監督食品經營者及時自清自查。
而對於擅自修改保質期等違法行為,張靖表示食藥監局將繼續加強對食品經營者的檢查,嚴厲打擊擅自處置過期食品和修改保質期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對於情節嚴重的,要採取吊銷許可證,列入黑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