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招遠血案疑犯:會殺死惡魔母親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6-0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2014年5月28日21時許,為宣揚邪教、發展成員,疑犯在招遠市羅峰路麥當勞快餐廳內向周圍就餐人員索要電話號碼,遭被害人吳某某拒絕後,遂實施毆打,致被害人死亡。疑犯張帆、張立冬、呂迎春、張航、張巧聯等均為「全能神」邪教組織成員。記者連日來分別採訪了疑犯張立冬和張帆等。在招遠故意殺人案涉案人中,有曾經的商人,也有大學生。加入邪教之後,他們的身份都徹底轉變,不工作,除正常的生活需求外,與外界基本不聯繫,每天都在家裡學習邪教書籍,寫「靈修」筆記,互相灌輸邪教思想。

據新京報6日報道,在這個家庭式的邪教團體中,張立冬的長女張帆最早接觸「全能神」並蠱惑家裡人加入。張帆認為,現在真正的信徒只有自己跟父親、弟弟、妹妹、呂迎春、張巧聯,自己的母親則是「惡靈之王」,見面之後就會殺了她。

父親 打死人時有點埋怨女兒

從網友拍攝的視頻和警方公佈的麥當勞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6名邪教組織成員在圍毆被害人時極其殘暴。

在這個邪教小團體中,張立冬年齡最大,是其中3名邪教成員的父親。6月1日,記者在看守所見到了張立冬。

張立冬說,7年前受大女兒張帆的影響,開始信奉「全能神」。自加入邪教後,他不再工作,用的都是以前的積蓄。張立冬認為,自己的幸運是「神」的恩賜。案發當晚他開的保時捷卡宴是去年買的,花了100多萬元。

記者:為什麼要打她?

張立冬:因為她是「惡魔」,是「邪靈」。

記者:為什麼這麼說?

張立冬:因為「長子」說了,她就是「惡魔」,就是「邪靈」。(「長子」是張帆)

記者:考慮過被害人家屬的感受嗎?

張立冬:沒想過。

記者:打死被害人,有後悔過嗎?

張立冬:剛開始有點埋怨張帆。我現在相信她(被害人)是邪靈是惡魔,是應該下地獄的,我不後悔做過的一切。

女兒 真正信徒只有我們6人

張帆是張立冬的長女,生於1984年。在這個家庭式的邪教團體中,她最早接觸「全能神」並蠱惑家裡人加入。走向深淵的張帆,上過大學,還曾短暫去過國外。她和另一名疑犯呂迎春的地位最高,其他人都是跟隨者。

張帆交代,因為一本邪教書籍,她開始信奉「全能神」。她現在認為以前認識的其他「全能神」信徒是「邪靈」,只有自己跟父親、弟弟、妹妹、呂迎春、張巧聯是真正的「全能神」信徒。

張帆說,自己的母親是「惡靈之王」,見面之後就會殺了她。「我跟呂迎春聊天的時候,我們都認識到我媽媽是『惡靈之王』。」

呂迎春是在2008年通過網絡認識了張帆,由於兩人對「全能神」的認識一致,逐漸熟悉起來。2009年,張帆和家人先後來到招遠,後來呂迎春與他們住到了一起。

此案中的一名女性疑犯張航是張立冬的小女兒,1996年出生,只上過初中。

此案中的另一名疑犯張巧聯1990年出生,案發前幾天剛來到招遠。

■ 揭秘

曾交「奉獻款」十幾萬

張帆交代,以前參加教會時,曾上交過十幾萬元的「奉獻款」,被別人帶走了。

在疑犯的住所裡掛了一塊小白板,上面有「殘殺、虐殺」的字樣。就在案發前的頭一天晚上,張帆還殘忍殺死了自家的一條寵物狗,而她的解釋是,當晚呂迎春感覺不舒服,可能是「邪靈」「襲擊」了她,後來她們確定「襲擊者」是所養的寵物狗,所以就把它打死了。

6月2日,記者在看守所見到張帆時,她表示現在如果見到母親,會朝她冷笑,「但等我離開這個身體,上天之後,我還是會殺了她」。

張立冬告訴記者,他曾有兩次對「神」有過短暫懷疑,第一次是剛來招遠的時候,第二次就是這次被抓起來以後,但很快,他又堅定了信心。「相信『神』會毀滅那些抵擋他、悖逆他的人。」

「不害怕法律,對做過的事不後悔。」不管是張立冬,還是張帆,這兩位疑犯對法律的淡漠讓人震驚。在深陷邪教泥潭之後,他們都逐漸與親戚朋友疏遠。

受訪專家認為,山東招遠「5·28」案件,再次揭露了「全能神」邪教反人類、反科學、反社會的特質,以及其精神控制、泯滅人性的醜惡嘴臉。

      責任編輯:連檣
招遠官方:祭奠現場鬧事者非邪教徒      [2014-06-04]
山東招遠血案5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      [2014-06-03]
招遠血案嫌犯家中寫著「殘殺、虐殺」      [2014-06-02]
山東招遠血案5嫌犯被批捕      [2014-06-02]
招遠血案嫌犯出鏡:我們相信神      [2014-06-01]
女兒掉沸水鍋燙傷 母割皮救女      [2014-05-21]
6母親申請公開內地校園性侵案總數      [2014-05-19]
母親節 明星念親恩樹榜樣      [2014-05-11]
鄒韜奮:我的母親      [2014-05-11]
豐子愷:我的母親      [201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