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歐洲不會加入所謂的「對華包圍圈」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6-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為期兩天的七國集團(G7)峰會6月4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開幕。法國媒體報道稱,七國集團領導人當天在會議上表示,他們對東海和南海的緊張局勢「深表關切」,稱「反對在該地區使用任何武力」。不過,報道同時指出,這份聲明並未提到任何國家的名字。

據網易刊載文章說,早前報道:美國和日本繼在香格里拉會議上一唱一和之後,計劃進一步對華發難。日本和美國計劃於今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聯合動議批評中國在東海、南海的活動,並寫入聯合宣言。

日本媒體稱,據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美主導下的對華施壓將成為一項重要議題。這顯示,以美國為首的G7將對中國形成一個包圍網。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在例行記者發佈會上指出,在東海有關問題上,改變現狀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中方維護在東海、南海主權、海洋權益和國家安全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奉勸日方不要在國際場合搬弄是非,混淆視聽。

日美在G7峰會上的小算盤是否會得逞?對此,記者專訪了位於此次峰會的舉辦地布魯塞爾的著名智庫「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部門負責人喬納森·霍爾斯拉格。他告訴記者,日美制衡中國並不符合歐洲的利益,在這一點上,日美很難在G7得到認可。

英國著名智庫倫敦外交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克裡斯托弗·奧格登博士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表示,歐洲不會加入這一所謂的「對華包圍圈」,未來的七國集團還有望加入中國力量。

奧巴馬和安倍都想在G7峰會談中國問題,歐洲盟國卻不願得罪中國,只談烏克蘭問題。圖為七國集團峰會首腦記者會。

發難·回擊秩序破壞者是擔心中國發展的國家

記者:您如何看待日美將在G7峰會上發起「對華包圍圈」的說法?

喬納森·霍爾斯拉格:日本和美國意圖在G7峰會上聯合動議批評中國的海洋活動,是毫無道理的。在東海的領土爭端上,可以說日本和美國毫無根據可言。它們的論點在道義上沒有優勢可言。這些爭議實質上是一場權力與地位的爭端。中國在領土問題上的主張沒有像美國和日本所言那樣造成了地區的不穩定。真正擾亂亞洲秩序、造成亞洲不穩定的是對中國發展憂心忡忡的部分國家。

克裡斯托弗·奧格登:在對華態度上,美國長期以來一直維持著雙重政策,那就是「接觸」和「牽制」。而至今為止似乎美國還不知如何最好地處理中國的快速發展,導致雙方的關係搖擺不定。

而這種搖擺不定從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往往是圍堵政策。而最近在中國更加明顯地表達其在區域內領土爭端問題上的立場後,美國的圍堵政策也變得更加明顯。

日美現在的對華態度具有對抗性,而這將產生不良後果,不利於地區穩定。

記者:您提到,在對華態度上,美國長期維持著雙重政策,能否請您舉例說明?

克裡斯托弗·奧格登:在冷戰早期的幾十年裡,美國希望牽制中國,在日本、韓國和菲律賓都部署了軍事力量。

此外,美國還努力構建多邊制度(例如東南亞條約組織)來牽制中國,而這些組織故意不讓中國加入。

隨著1972年尼克松訪華,雙方關係出現緩和,美國的政策部分轉向「接觸」。這讓中國主要通過雙方相互依存的貿易更多地參與到了當時的自由經濟秩序中,從而防止了衝突的產生。

記者:美國對華的「搖擺不定」,在上世紀60年代和現在有何不同?

克裡斯托弗·奧格登:這種「搖擺不定」政策的不同在於,上世紀60年代中國對美國更多地是「意識形態」的威脅,而現在對美國而言,中國被看成是經濟或者是地緣政治的威脅。

G7·態度包圍中國沒好處不會上鉤成工具

記者:日本一直希望抱美國大腿,和歐洲攀親,與美國一起刁難中國。在這一點上,您認為日美將會在G7峰會上獲得多少「朋友」的認可?  喬納森·霍爾斯拉格:對於G7中的歐洲國家而言,加入這樣的所謂「對華包圍圈」是毫無益處的,況且在歐洲的「後院」,還有更多的緊迫的戰略挑戰等著歐洲國家去處理。

克裡斯托弗·奧格登:我認為不僅僅在歐洲各國,在全球範圍內也不會出現一個明確宣稱要「圍堵中國」的政策。

歐洲各國更應深深感受到這一點,因為它們全部都因為中國發展而獲得了經濟上的利益。而從這一點來看,美國和日本同樣如此。因為中國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債,還是日本最大的進出口市場。

記者:G7未來是否有可能成為美日攻擊中國的工具?

喬納森·霍爾斯拉格:我認為這一點是沒有可能的。G7不會認同日美對中國的強硬言論,可能會要求各方克制,拒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單邊變化。

未來·展望「口水戰」將延續各方小心不越底線

記者:在剛剛結束的「香格里拉對話」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美國防長哈格爾一唱一和,點名或不點名地指責中國,進行無端的公開挑釁。那麼您認為日美的這種強硬論調是否還將在未來持續呢?

喬納森·霍爾斯拉格:是的,目前看來日美還將維持這樣的強硬態度。因為對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說,已無後路可退。而對於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說,其將籌碼放在了成為亞洲的領導者上,這關乎美國的信譽,但對華強硬對美國的長期外交政策不會有利。

克裡斯托弗·奧格登:我認為這種強硬的態度更多地是體現在言語上。未來日美和中國之間很有可能將存在著「口水戰」。

但是各方都將非常小心,不會越過底線,保護各自的核心利益不受破壞。而領導者們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勢轉變成為威脅,因此從這點來看,合作比衝突要至關重要得多。

關注經濟競爭力G7將加入中國力量

記者:我們知道,G7中的國家同時也是二十國集團(G20)的成員,那麼G7的對華態度與G20的對華態度會有所差異嗎?

克裡斯托弗·奧格登:差異就在於G7從某種程度上能夠影響G20,反之則不能,即使它們都具有非常高的相互依存度。但是隨著新的經濟體的發展並開始組建它們的集體,七國集團必須加入新的力量,以便反映所有的規模大的經濟體,而不僅僅是囊括西方國家。

喬納森·霍爾斯拉格:G7實際上已經是一個過時的機構。G20是一個更為實際可行的機構。可以說,G20給了中國很多的外交控制力,這是一個重要的優勢。

記者:那麼您認為未來G7和中國將是怎樣一種關係?

喬納森·霍爾斯拉格:所有的G7國家更加注意的應該是中國不斷加強的經濟競爭力,而不是擔憂中國在東亞地區的「軍事威脅」。中國是G7之外的最大經濟體,G7應該與中國一起發展和加強全球經濟。

克裡斯托弗·奧格登:日本目前已經是G7成員之一,而對於中國來說還有成長的空間。

一旦中國成為充分發達的國家,而不是發展中國家,那麼中國也有望加入這一集團。假以時日,G7將不斷擴大,加入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屆時將會有比G7更好的一個集團組織出現。因此,G7和中國的關係應該是融入和合作,而非分歧。

      責任編輯:賀頓
皇馬4-1馬競十奪歐洲俱樂部冠軍      [2014-05-25]
中俄天然氣價未談定俄報價高過對歐      [2014-05-20]
梁振英:香港是歐洲與內地最佳橋樑      [2014-05-16]
習近平歐洲行再提新絲綢之路      [2014-04-02]
習近平結束歐洲四國之行回國      [2014-04-02]
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全文      [2014-04-02]
習近平圓滿結束歐洲四國之行回國      [2014-04-01]
專家解讀:習近平宣示中國發展理念 獲歐洲社會理解      [2014-04-01]
習近平在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2014-04-01]
習近平:改革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