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如果中國央行像上市公司一樣發佈財務報告,利潤一欄會是多少呢?日前,錢敏偉和於璟鈺撰文把央行的盈利算了算。他們粗略計算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民銀行去年的利潤很可觀,有1800億人民幣左右。
據北京青年報15日報道,這篇文章指出,央行最主要的收益是通過所持有資產的收入扣減其負債的利息成本後的差額,這類似於商業銀行的息差收入。央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和行政運營成本與龐大的息差收入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文章在計算利潤時,只計算息差這塊。
由於央行從不公佈收益數據,只公佈《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而且其各項資產的具體結構也保持神秘,文章坦言,是以資產負債表年初與年末的平均值來作為持有均值,並通過一些公開信息以及學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作大致估算。
央行去年總收入大約為8272億元人民幣
從資產端看,外匯儲備已經成為我國央行持有的主要資產。從2003年到2013年,央行的總資產從人民幣6.20萬億增長到31.73萬億,其中,外匯從2.98萬億大幅增長到26.43萬億,外匯已經佔到總資產的5/6。2013年平均持有外匯資產是23萬億。
文章假設央行的資產配置與全球外匯儲備幣種的結構(美元65%、歐元26%)相似;長期外債假設以持有到期方式核算,根據美國、德國等國的數據,假設年收益率為3%。
其他海外權益類資產,文章認為可參照中投同期數字以及歐美主要股市去年的表現,總體收益率應該高於3%,考慮占比不高,文章保守地用3%來計算收益率,這樣粗略估算外匯資產去年的收入約為6927億。此外,央行對外再貸款、再貼現業務和持有的國債估算約產生利息收入1345億元。上述幾項合計估算2013年央行的總收入大約為人民幣8272億元。
去年央行總成本為3580億元左右
從負債端看,貨幣發行和存款準備金構成了央行主要的負債。文章分析指出,從2003年到2013年,貨幣發行從2.12 萬億增長到6.93萬億,基本沒有成本的;存款準備金去年的平均值是19.3萬億,法定準備金利率是1.62%,超額準備金利率是0.72%;政府存款去年的平均值是2.47萬億,央行支付活期存款利息;央票等有息負債從2008年最高的4.5萬億降為目前的7700億,央行已逐漸用更低成本的保證金來替代央票用來回收對沖因外匯儲備增多而被迫釋放的貨幣量。以此估算2013年負債端須支付的總成本為3580億左右。
人民幣貶值和金價下跌讓央行盈利受損
將上述利息收入和支出相減,大致測算出我國央行在2013年的淨息差約4692億元。不過,文章同時指出,央行持有的外匯資產從人民幣計價報表的角度看,匯率波動對央行的匯兌損益影響很大,去年美元相對於人民幣貶值1.89%、歐元相對於人民幣升值0.68%,用2013年平均的美元和歐元資產測算,大致去年匯兌損失2630億。
此外,央行持有的黃金資產以成本計價,2013年黃金價格下跌30%,使得賬面上670億人民幣的黃金資產要遭受200億的浮動虧損。
扣掉匯兌損失和黃金跌價損失後,就可算出央行去年的利潤有1800億人民幣左右,仍是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央行不以盈利為目的
文章強調指出,全球各國的中央銀行都是官方機構,以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為其基本職能,都不會以營利為目的,但不追求盈利並不代表沒有盈利。央行在實際運作中同樣也會優先採用低成本的方式和工具來實施貨幣政策。
「盈利不是央行的目的,是央行執行貨幣政策,履行職能的副產品,但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天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央行的利潤主要是息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賺商業銀行的錢。如果央行的利潤多了,商業銀行的利潤可能就少了。但央行不可能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就想著要掙商業銀行的錢。央行在決策時不會把盈利的因素考慮進去。
由於中國央行很少對外披露相關的詳細數據,錢敏偉和於璟鈺在這篇文章的計算中,使用了不少假設和推斷。因此,他們的結論也受到一些質疑。對此,財經專欄作家肖磊認為,在現有數據條件下,只能假設,但這樣的研究和討論多了,應該會推動央行增加透明度。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央行都會對外宣佈盈利情況。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2012年光盈利上繳財政部就達884億美金,2013年的利潤也高達814億美元。德國央行2013年利潤升至46億歐元,2012年為6.64億歐元。2013年利潤增長了七倍,並將其風險準備金水平保持在平穩狀態。日本央行2013財年總營業收益為1.28萬億日元,淨利潤為7245億日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