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從銀行到信託,從基金到券商,金融系統的反腐浪潮正一步步進入深水區。6月以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戴春寧、河南許昌銀行黨委書記兼董事長高志民先後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遭調查,而基金行業也不斷傳出基金經理因老鼠倉而陸續被查的消息。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甘肅省人民檢察院日前則發佈消息稱,甘肅信託深圳財富管理中心經理陳德萍、北京財富管理中心經理周剛、上海財富管理中心經理楊栓軍、蘭州財富管理中心經理吳窮等17人涉嫌貪污受賄,被立案偵查。
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繼信託公司之後,各大證券公司正在成為紀委系統新的調查目標。其中債券承銷領域或是一大調查重點,很多券商均被波及,覆蓋範圍之廣前所未有。據知情人士稱,目前整個行業已「風聲鶴唳」,做事十分小心,有些券商已經嚴禁以財務顧問費用的形式回報給中間人,甚至有券商已嚴禁協議支出費用。
多家券商遭調查
金融業務歷來被視為商業賄賂的重災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除了甘肅信託,另外一家位於北方的信託公司也遭到深度調查,但信託業並沒有像基金行業一樣被系統性地排查。
上海一位券商資管負責人認為,整個信託行業之所以沒有鋪開查,可能和今年大量地產、政府信託集中兌付有關係,監管層擔憂調查可能會引發群體性兌付難事件。
據南方一位券商人士透露,除了信託公司,目前紀委正在調查各大證券公司的商業賄賂行為,而一向不透明的債券業務領域則是重災區,很多券商均被調查,多人被問話,一時間券商行業已是人心惶惶。
「券商商業賄賂既嚴重又普遍,相對股票業務,債券業務更嚴重。」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員對此指出,債券流動性低、金額大、交易不透明,催生了不少貓膩。
在去年債市捕鼠風暴中,多家銀行、券商、基金、信託等機構的固定收益部業務骨幹被查,包括因8000萬元獎金一舉成名的「債市一姐」國信證券孫明霞、明星基金經理馬喜德等行業翹楚被查均引起不小的轟動,同時也揭開了債市灰幕的一角。
截至目前,陷入去年債市捕鼠漩渦的當事人,幾乎都沒有迎來正式的調查結果,調查原因、牽涉人員等案件細節目前均難窺究竟。據相關媒體報道,業內人士猜測孫明霞一案或與浙江省發改委官員有關。
「債券業務涉及的人員比較廣,而城投債的發行更是牽涉當地政府人員,因此也是商業賄賂的重災區,也是這次被調查的重點之一。」上述券商人士指出, 一般講,能決定城投債讓哪家券商承銷的都是當地政府部門的一二把手,券商為了拿到項目,就會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名義將錢用到該用的地方,秘書、司機、家人等成為主要渠道,粗略估計,一單項目的承銷費用中有30%就被「送」了出去。
也就是說,假設在一單城投債項目中,券商的承銷費用是2000萬元,那麼將有高達600萬元的資金被用於各種「活動」。但在上述券商人士看來,即使剩餘1400萬元,債券承銷給券商帶來的利潤也是很「可觀」的。
「基本上走賬出財務顧問費,然後給城投老總、政府部門領導就算賄賂。」上述券商資管負責人表示,如果像查老鼠倉一樣系統性地查,出事就不止一兩家了。
券商苦尋對策
業務骨幹陸續被調查、業務相繼被約束,金融機構的冬天或許還未步入嚴冬。
南方某市的一位紀委人員日前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現在紀委系統對金融機構很關注,應該會查一大批」。
中紀委官網6月15日消息顯示,中國證監會日前先後召開機構部、私募部、創新部等3個部門和中國證券業、期貨業、基金業協會等3個系統單位廉政工作座談會,15家會管單位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防控信息系統建設廉政風險座談會。
證監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會民出席上述兩個座談會,傳達了王岐山在金融監管機構負責人座談會和紀檢監察機關「三轉」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並提出貫徹意見。
座談會提出,當前證監會紀委要重點抓好兩件事,一是加強紀檢監察組織建設工作,認真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期貨監管系統紀檢監察組織建設的意見》;二是做好改革創新、監管轉型形勢下「防止利益衝突、防範廉政風險」的課題研究工作。
這被外界解讀為證監系統也在醞釀反腐行動。多位金融界人士認為,這一屆政府的反腐行動「不是一般的厲害、力度空前」,而王岐山對於金融業的瞭解程度之深,則讓金融業的反腐行動更是備受期待。
密集的調查和約束讓金融人士感到「噤若寒蟬」,一方面小心翼翼,一方面又不得不尋找變通之道。
「一下子覺得冬天來了!」雖在盛夏,但上述券商資管人士卻感歎,由於127號文的約束,上個月通道業務驟降,總公司管得很緊,不允許出費用。而之前如果費用較高就通過第三方銷售公司,他們出給誰跟證券公司無關。但127號文叫停了跟第三方銷售公司的合作,以後就得傾向於自主銷售。
作為城投債發行方,今年以來也比較「小心」。「之前接觸的政府項目動機很多,有的為政績,有的為業績,有的真的想融資。我們今年接觸的政府項目、城投債,感覺都是當地政府有融資需求驅動,而不是因為個人私利。」上述資管人士透露,當下應該先保證公事,位子比灰色收入要重要得多。
作為承銷方,處在各方監管下的證券公司更得多倍小心。在資本市場,信息非常重要,給中間人費用已成為公開的潛規則。以往,給項目中間人的報酬一般通過「財務顧問費用」的形式,加蓋券商公章,而今這一方式也從源頭被堵。
「我們公司的協議中不允許有財務顧問費的字樣,只能用別的名義給。但是有些券商已經禁止了協議支出,也就是說不能跟中間人簽訂協議,這種做法完全杜絕了證券公司與中間人的關聯,至於以何種方式給,就看業務人員自己了。」上述券商人士透露,這一招讓中間人覺得沒有安全感。
「最近的確感覺到是嚴了,但不清楚是不是因為調查商業賄賂的事情。」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