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何花 東莞報道) 2014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加博會」)18日在東莞開幕,加博會旨在幫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拓內銷市場。記者走訪參展企業瞭解到,大部分加貿企業認可內銷是企業轉型的必然出路,但目前資金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營銷渠道不暢等問題仍困擾加貿企業。企業也嘗試了通過產品多元化、市場細分、進駐微商城等方式化解困境。
營銷成本年增10%
本屆加博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210家企業參展。記者走訪參展企業時發現,大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因外銷利潤微薄,都在嘗試做內銷;不少加貿企業通過自主創立和收購擁有了自己的品牌,但企業內銷艱難的境況仍未改變。安邁特提箱(東莞)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鄧海城告訴記者,公司十年前開始推廣自主品牌——雅士,並開始進入內銷市場「目前在全國已有十幾家經銷商,也進駐了百貨專櫃等銷售渠道,在同類高端箱包產品中已經佔有30%的市場份額。」但是鄧海城坦言內銷一直都不容易做,人民幣對內升值造成消費者對高端產品的消費力下降;目前公司正開拓二線城市市場,每年參展費、廣告費、營銷人力成本都有至少10%的增長。
企業做內銷,不僅推廣、渠道、售後服務等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且公關所必須的人情費對企業來說也是不小的開支。鄧海城透露,「公司在一個新城市佈局,40萬的推廣費用背後就有近10萬的人情費。」此外,由於內銷流程比外銷複雜,回款時間也更長,往往還有拖欠貨款的情況,對企業流動資金也帶來了壓力。
相比於雅士這樣在市場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新創不久的品牌則更困難。山西長治市高科電子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段麗斌稱,由於品牌缺乏知名度,產品三年來無法打開南方市場,去年以來他和營銷團隊頻繁參加廣交會、加博會等展會就是為了在南方「混臉熟」。
微商城成搶灘新陣地
「推廣和營銷是建立在品牌的基礎上,國內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營銷團隊對當地市場的長期研究和精準把握。」段麗斌表示,企業一般做法是在保持外銷接單量的同時,通過嘗試多元化經營和電商等方式,逐漸調整內外銷比例。
微商城等內銷新平台是今年加貿企業搶灘的新「戰場」。本屆加博會上也開通了電商平台——加博匯,「這次報名微商城的加貿企業特別積極,多年來他們迫切需要內銷渠道。」加博匯總經理古勇華透露,加博匯的微商城平台5月開通以來僅一個月就進駐了1萬多家微電商。順大美耐器皿製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莫敏儀稱,5月以來公司投入了10萬元用於在微信、APP等移動互聯網上推送產品,「這也是今年我們的推廣重點,如果錯過了搶佔市場的初期,以後再會更難。」
除了開拓微商城等新渠道之外,有企業從研發產品本身嘗試改變。東莞三九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凱表示,公司研發的喜力克斯高爾夫球包憑借其伸縮功能成為了打響內銷市場的第一炮,隨後公司投入大筆資金研發推桿練習器等高爾夫周邊產品,欲進一步鞏固內地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