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萬慶良落馬的消息來得突然。新京報就此發表社論稱,查處違法違紀官員本該快刀斬亂麻,一擊而中,本來就不該有什麼「徵兆」。凡事講究「徵兆」、「前奏」,乃是一種習慣性思維,其前提往往建立在官場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上。以下為新京報社論原文:
6月27日下午3時55分,中紀委網站披露,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這一消息來得突然。據當地媒體報道,26日,萬慶良還在主持召開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會議,並強調「自我批評要『怕不辣』」、相互批評要『不怕辣』。」
萬慶良此番被查,看似毫無徵兆,「神速」得令人驚訝。前一天要求「猛辣」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言猶在耳,轉天自己倒先落馬了。這樣帶有戲劇性的鼓點和節奏,難怪網民發問:萬慶良被查,下一個是誰?
不要問下一個是誰,只要看一看前邊的是誰,又是以怎樣的姿勢落馬的,即可明瞭中央強力反腐的決心,以及對於民意的積極回應。原中國科協黨組書記申維辰被查前幾天還在出席活動、進行調研;而原江西省副省長姚木根被查當日,當地黨報還刊發他的署名文章。
查處違法違紀官員本該快刀斬亂麻,一擊而中,不該有什麼「徵兆」。凡事講究「徵兆」、「前奏」,乃是一種習慣性的固化思維,其前提往往建立在官場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上、建立在正義與邪惡的博弈比拚上。而一旦拋棄了這樣的習慣思維,重新回歸是非對錯、伸手捉手的正常邏輯,反腐也就會變得簡單明快。
對於被查的官員而言,這樣的結果可能「突然」,別看萬慶良年初還在大唱高調,「反腐請從監督我開始」,真的「開始」了,仍不免來得「突然」;而對於廣大民眾,則這樣不留餘地,無疑有著任何口號、宣示難以企及的指向意義和現實價值,反腐不是請客吃飯,就該多些真刀真槍的突然襲擊。
當然,若說完全沒有任何徵兆,也並非事實。據媒體披露,從2013年開始,有關萬慶良涉及貪腐被調查的傳言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有消息稱,2013年初,揭陽貪腐窩案事發,時任揭陽市委書記的萬慶良牽涉其中;2013年下半年,中央第八巡視組進駐廣東後,原廣州市副市長、增城市委書記曹鑒燎被立案調查,萬慶良也被傳涉案。
隨著調查的深入,這些傳言固然有待進一步查實。不過,這也驗證了萬慶良的違法違紀,並非突發,而確有一個醞釀、發酵的過程。
其實,貪腐官員的被查,往往有著足夠的案底,以及或隱或顯的「徵兆」。自己此前做了什麼,並不是只有坊間傳言一個渠道,自己知道,紀委也終究會知道。天理昭昭,罪惡不可能永遠潛伏,法律不可能一直沉默。
萬慶良的被查,這對於其他官員無疑是個警醒,面對中央強力反腐,對於貪腐行為、貪腐官員「一查到底」,「零容忍」的堅決態度,不要有什麼僥倖心理,清清白白為官,這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