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海戰爆發,致遠艦在海戰中激戰5小時彈盡且受重創後,管帶鄧世昌欲衝撞日艦吉野與之同歸於盡,但被日艦集中火力擊沉,同艦官兵246人殉職,鄧與愛艦同沉,全艦僅7人獲救。
據京華時報報道,為紀念甲午海戰120周年,丹東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下稱丹船重工)承建的北洋艦隊「致遠艦」1:1複製建造工作正在進行。據瞭解,這次致遠艦複製工程將耗資3700萬,所有經費由丹東當地多家企業與個人自發籌集,預計9月份完工下水。19日,記者專程趕赴丹東東港,對致遠紀念艦的施工現場進行了探訪。
探訪
民企籌資3700萬元1:1建造致遠紀念艦
7月19日上午,丹東港造船平台上,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致遠紀念艦的施工作業。主管複製艦建造工作的丹船重工生產部部長孫守林介紹,自己今年2月份接到建船通知,經過產前準備、生產設計等流程,於5月5日正式開始施工。為了趕在9月17日(「大東溝海戰」爆發日)之前完工,紀念艦製造工作已投入200多人,工期緊迫。
據介紹,正在建造的紀念艦長81.38米、寬11.58米、型深6.4米,主尺度完全依照致遠艦原型進行建造。孫守林工地上的辦公室桌面上,鋪滿了致遠艦的原型照片及設計圖紙,其中還包含近130年前,致遠艦剛剛完工下水時的照片。
「這些照片和資料有些來自英國原船廠,建造前我們還專程去劉公島甲午戰爭博物館考察了2次,看了按比例縮小製作的模型。」孫守林說,立項之初,有參與其中的專家反覆查找史料,並到致遠艦的製造商——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查找資料,最終才確定該船的設計方案。
複製艦無動力不能自航
正在建設的致遠紀念艦目前尚無法看到主船體雛形,孫守林解釋,這是因為船體施工分段進行,各段完成後才會進行合龍。
據介紹,紀念艦的建造分為主船體部分、船體上艦部分和仿古裝修,丹船重工負責船體建造,機槍、魚雷、大炮等物件的仿古裝修由北京另一家公司全權負責。
孫守林說,主船體為8個分段,現已有6個分段完工,剩下2個分段正在收尾,機艙、煤艙、蒸汽機、鍋爐間等均分佈於主船體內;上艦部分則分為7個分段,其中包括艦長室、水兵生活區、機槍架等,均在建造之中。
「紀念艦將來主要是用於參觀,艦船能下水但不具備行駛動力。」孫守林表示,原致遠艦動力為雙蒸汽機,由於複製艦是展品,將不配備動力,無法獨自航行,只能依靠外力拖拽。
難點在於古今技術差異
「由於要趕在9月17日竣工,我們一直是邊設計邊施工,120多年前的造船方式與現在的造船完全不同,復原艦船當年的外觀、材質都存在困難。」孫守林指著造船平台上的一段正在建造的主船體稱,致遠艦原艦使用鉚釘鉚接技術連接各塊船板,但現在造船使用焊接技術,「鐵板焊接之後會有焊縫,鉚釘結構的則不存在,我們就得想辦法」。
為了盡可能原樣重現艦船,孫守林的團隊在船體外側多加了一層鐵板遮住焊縫,同時打磨溜光,之後在相應位置鑲嵌假鉚釘,以達到復原的效果。
除了造船工藝上的不同,致遠艦的船型也與平日丹船重工建造的民用船隻存在很大差異。「普通船隻船型下身肥大,採用氣囊下水;致遠艦因需要增加航速,船型呈刀形,下身瘦小鋒利,採用滑道下水。」孫守林說,為了使複製艦平穩下水,施工方還專門製造鋼架,支撐在船體底部,預計複製艦完工下水後能達到1500噸左右。
經費主要來自民企籌集
建造致遠紀念艦項目的參與者宋沛然說,這次致遠艦複製工程將耗資3700萬,來源主要是當地的民營企業和個人籌資,並沒有政府和國企的參與。當地造船老工人和退休技術人員得知要復建致遠艦,都主動加入建造隊伍中,給予義務指導和勞動。除此之外,這個項目還得到很多甲午歷史愛好者、甲午史學研究者的支持。
「這筆經費中有三分之一是打算用在規劃設計、技術人員指導和購買圖紙資料上,但好多人甚至沒簽過一紙合同,紛紛義務給予支持,很多花費都免了。」宋沛然說,其他費用將用在建造材料和部分人工費用,船體由外到內都會仿真做舊,單艦內裝修面積就達900多平米。
此次致遠紀念艦設計
顧問主要是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和旅日作家薩蘇,得知要複製致遠艦後,陳悅主動提供自己多年收集的30多張致遠艦圖片資料。同時,還幫忙聯繫當年建造艦艇的英國造船廠,英國方面也免費給予支持,提供了一些造船檔案資料。
對於是否能夠真實還原致遠艦當年的樣貌?宋沛然介紹,保守地說,主體還原應該可以達到80%以上。建造時技術人員主要依據軍艦圖紙,其中舾裝件和武備都是經過歷史考證的,包括基本外形、規格、尺寸,外觀和主要裝備構件已是基本還原,「但是有一些細節我們只能去猜測,根據其他可以考證的資料盡量去還原,包括內部裝修風格、使用的材料、餐桌餐具、食物。」
觀點
複製致遠艦是建造精神豐碑
此次建造致遠紀念艦,曾經參與複製過定遠艦的甲午戰爭史研究專家陳悅再次參與其中。陳悅主要負責艦船仿古設計,包括造船設計過程中,主要牽扯到與歷史上的致遠艦有重疊部分,內部的裝修裝飾風格的界定均由他負責把關。
從要複製致遠艦那一刻起,就有人開始質疑建造有無必要,而陳悅對於這種質疑有自己一番解釋。
「失敗的戰爭還是有東西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無論是黃海海戰,還是威海保衛戰,北洋海軍在戰鬥中都迸發出一種可貴的戰鬥精神。」陳悅說,最集中代表就是致遠艦管帶鄧世昌,這個事情讓中國人記憶深刻,雖然很多人知道致遠艦,記得鄧世昌,但是致遠艦具體是什麼樣的卻沒有一種直觀感覺,複製致遠艦更像是建造一座特殊的紀念碑,這是與歷史上海軍的精神有關聯的一艘船,是一座精神豐碑,現代人可以直接登上這艘船,感受當時的情境。「1:1的還原再現場景具有強烈的歷史現場感,對於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普及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平台,讓人彷彿瞬間回到歷史的感覺。」
在陳悅看來,複製致遠艦是一件具有十足魅力的事情,作為一個研究者,能夠看到自己一直琢磨研究的軍艦能夠以1:1的形式神奇再現,很令人激動。同時,複製定遠艦花費資金較大,需要很多條件共同促成,既然有人願意複製致遠艦,而且是一個很恰當的理由,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對這條船有興趣的研究者都會主動站出來,使其更像歷史上的致遠艦。「就算他們不找我,我也會主動去找他們。」曾經參與複製過定遠艦的陳悅說。
鏈接
致遠艦的由來
1884年中法戰爭時,福建船政水師在馬尾海戰時十分鐘不到就全軍覆沒,當時對清政府刺激非常大,船政艦隊覆滅後,其擔負的台灣海峽的海防就變成真空,清政府為了填補台灣海峽的海防,決定向歐洲購買四艘先進的巡洋艦。當時爭議很大,李鴻章提倡在德國買,但駐英國的公使建議買英國的,爭議之後,清政府決定最後在德國、英國各買兩艘,同時吸收兩國的技術,又讓兩國形成競爭關係,都為清政府好好造艦。
「致遠艦是當時在英國買的,是當時著名大師設計的,排水量為2000多噸,火炮的口徑不大,主炮的口徑210毫米,當時因為配備的德國炮彈很多,李鴻章提出把致遠艦的大炮換成德國的,用英國的炮架,加德國的炮管,這是很特別的。」陳悅說。
當時,致遠艦做了一個大膽嘗試,以前軍艦都是注重前進火力,而英國設計師同時也在注重側面火力,這是適應日本縱向戰術的軍艦,「很可惜只有兩艘,改變不了結果。」陳悅說。
對話
「駐守劉公島20年,我的甲午情結」
作為北洋海軍基地和甲午戰爭古戰場,劉公島成為了銘記甲午歷史的要地。1985年,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設址於北洋海軍提督署,開始對外開放。時年37歲的威海人戚俊傑被作為博物館館長派駐到劉公島上,一待就是20年。
時值甲午戰爭120週年,北洋海軍提督署復原陳列展覽今天起全面對外開放。年過花甲的原館長戚俊傑百感交集,向京華時報記者講述了他的甲午情結。
這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甲午情結。你真正進去了以後,馬上就會想到自己的祖先在那做過什麼,是怎麼做的,想到今天我們應該怎麼做。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原館長戚俊傑
談建館之初
島上沒自來水交通不便
記者:當年是什麼契機和想法促使您來到劉公島組建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戚俊傑:1984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沿海14個城市對外開放,威海港和劉公島也名列其中,國家決定把劉公島上北洋海軍原來的建築,主要是北洋海軍提督署由軍隊管理移交給地方管理,所以當時地方上需要成立一個單位管理提督署。1985年3月我們進島接管了提督署並組建了這個單位,當時的名字叫「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1992年管理所更名為博物館。
記者:那時島上的條件有多艱難?
戚俊傑:當時的劉公島上有三多三少,男人多女人少、燈泡多開關少、蒼蠅蚊子多乾淨地方少,而且島上沒有自來水,交通不便,提督署房屋塌漏嚴重、破爛不堪。最困難時,我們連買開水的錢都沒有,過去在威海買一壺開水1分錢,但在劉公島上最貴要3分錢。
當時有人勸我出來,但是一旦進入那個環境就不會想輕易放棄。這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甲午情結。
記者:你們是如何擺脫困境的?
戚俊傑:劉公島之所以要開放就是因為有北洋水師,人們之所以要上劉公島就是看提督衙門,所以我們就利用這個開放收費,我是1985年3月21日進島,4月6日我們就開始賣票,每個遊客收1毛錢,當時有領導反對我的做法,但我堅持這種創業的理念,有了這1毛錢,我們5壺開水的錢就有了,1毛1毛地攢,我可以買玻璃把破窗戶換了。
1985年5月1日勞動節當天統計共有1000多人進島參觀,這讓我看到了這片事業的希望,也就是這一天確立了以文物吸引旅遊增加收入,然後把收入運用到文物當中去,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場地,使得文物和旅遊形成良性循環,寓教於游,進行愛國主義和國恥教育,實踐證明這個做法是成功的。
談文物徵集
主要由將士後裔提供
記者:多年來,您在徵集尋找文物上,有著怎樣的經歷?
戚俊傑:博物館初建館之時找不到一樣像樣的文物,而現在博物館內已有數千件藏品,打撈出水的濟遠艦雙主炮也是「鎮館之寶」。徵集文物主要是通過學者和將士後裔,這些年我們北上南下、國內國外,多次反覆,尋訪將士後裔已有200多位。
其實很多將士後裔一開始並不願意跟我們說祖先的事情,他們內心有很沉重的壓力。因為甲午戰敗有很多人把責任推給他們的祖先,這實際上是不公正的,所以我們只能是跟他們講、說,多次反覆聯絡,有的是通信好幾年,再見面好多次,才能獲得信任。
談名將後裔
丁汝昌的後人生活艱難
記者:丁汝昌的後人現在生活怎麼樣?
戚俊傑:丁小龍和丁曉明是丁汝昌的第五代孫,解放以前他們的父親丁榮澍是國民黨縣參議員,解放後父母都做過教師,後父親不幸被迫害致死;母親帶著大小幾個孩子,最小的還不到1歲,後來他們的母親也自殺了。這幾年他們的生活能相對好一些,現在他們受作者邀請,在提督署和博物館陳列館幫他人賣書。
記者:甲午戰爭有何啟示?
戚俊傑:當時的北洋海軍小成即滿、停滯發展,光有定遠和鎮遠這種世界級的軍艦不行,必須是完整的艦隊,必須是要有一個配套的設施。海軍是個花錢的軍種,投入少肯定不行,海軍的重要作用在於它的機動能力,平時不練到了需要時怎麼能達到目標呢?
人物
守墓人於開臣:
這個地方不應該被忘記
65歲的於開臣是土生土長的大鹿島人,從村上的養殖公司退休後,他自願來到島上設立的鄧世昌墓和甲午海戰無名將士墓的附近守墓,這一守已是5年。
7月的大鹿島遊客開始絡繹不絕,每天都有數十撥遊客來到墓前瞻仰英雄先靈,每年此時,於開臣就住在墓地石梯腳下自營的小賣鋪裡。由於不少遊人趁著早上看日出時會順便瞻仰陵墓,他早上三四點鐘便要來到墓地清掃,傍晚一直等待遊人離開再將墓地清理乾淨。
「我覺得這個地方不應該被忘記,年輕一代不記得這些事,很多人就是湊熱鬧,有時看到不尊重英雄的導遊或遊客,我會特別生氣。」儘管已年過6旬,於開臣說話時依舊中氣十足,情緒激動時會手舞足蹈。他說,老輩們傳下來的海戰故事他聽了幾十年,現在看到太過業餘的導遊講解不到位,他常會主動去給來墓地瞻仰的遊客當一把免費導遊。
「按照島上祖輩傳下來的說法,1894年9月17日中午開始,不下20只船在大鹿島的西邊海域打得不可開交。」站在甲午海戰的無名將士墓前,於開臣向記者講述,戰後正是漲潮的時候,大鹿島的漁民將四周漂浮的百餘具北洋將士的屍體打撈上岸,掩埋在島上,「其中有一些就埋在現在這個位置」。2005年10月,丹東市政府已將甲午海戰無名將士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