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8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會議審議了《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央企收入分配秩序將迎來大調整。
國企改革正駛入快車道。
據《每日經濟新聞》8月19日報道,8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會議審議了《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建議根據會議討論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後按程序報批實施。
習近平指出,要逐步規範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效,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
記者注意到,在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期間的業務支出方面,習近平強調,「按照職務設置消費定額並量化到個人的做法必須堅決根除」。
據瞭解,此前,國資委曾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一次央企工資外收入的摸底調查,其初衷即在於拔除不合規等收入產生的痼疾。
曾摸底央企工資外收入
中央層面開始著力「敲打」央企的錢袋子。
在當天的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除了國家規定的履職待遇和符合財務制度規定標準的業務支出外,國有企業負責人沒有其他的「職務消費」,按照職務設置消費定額並量化到個人的做法必須堅決根除。
習近平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對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存在薪酬結構不盡合理、薪酬監管體制不夠健全等問題。
接下來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適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進程,逐步規範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效,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
事實上,在習近平此次表態之前,央企薪酬制度的改革,就時有動作。
記者此前瞭解到,國資委[微博]已在全國鋪開過一次國資委系統監管企業職工薪酬調查工作。當時的調查,內容首次新增了國有有關部門對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監督檢查的部分事項,主要包括企業人工成本主要信息、企業職工薪酬信息、工資外收入情況、國家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所需信息等內容。
一名央企內部人士曾對記者透露,從薪酬收入的狀況來看,如果某央企涉足房地產業、旅遊業等,按照國資委的要求,雖然逐步表面上清退了員工持有的股份,但在年終的時候,還是會通過福利發放,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財務渠道反饋回來。
促使國資向主業集中
有分析認為,決策層一再發力國企薪酬制度改革,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截斷不合理收入的來源,促使國資進一步向主業集中。
「深入調整收入分配秩序,有助於真實反映行業效益、企業效益與職工薪酬之間的關係」。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且能夠釐清長期以來存在於央企中的不規範持股等由第三產業衍生的額外收入,促使國資向主業集中。
郭凡禮建議,國資委可以將重點放在調查每個區域國企薪酬與當地平均薪酬之間的差距,不同區域的國企薪酬差距,以及企業內部高管同普通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探索各個行業、企業的經濟效益、人工成本的承受能力和勞動力市場價位,並根據調查結果,對不合理的薪酬制度進行矯正。
「能夠全面衡量國企職工的薪酬福利,真實反映行業效益、企業效益與職工薪酬之間的關係,為將來實現全面薪酬管理制度做好鋪墊。」郭凡禮表示。
上述央企內部人士直言,深入推進國企薪酬制度分配改革,有利於未來掌控長期以來存在於央企中的不規範持股等由第三產業衍生的收入,釐清分散龐亂的多經產業和第三產業,促使國資向主業集中。
長期以來,國資偏離主業的情況普遍存在。當天,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也指出,今年上半年以來,央企發展存在著發展不夠平衡、發展方式比較粗放、治理機制不夠健全、管理不夠精細、經營效率不夠高、歷史包袱比較重等方面的問題。
「存貨和應收賬款佔到了企業流動資產的近一半,利息支出接近利潤總額的三分之一,企業『失血』嚴重;部分企業投資規模過大,偏離主業或產業鏈過度延伸,低效無效資產的規模明顯偏大。」黃淑和說。
除了薪酬摸底,從央企改革的長久發展核心思路來看,未來應推進企業聯合重組,系統規劃央企佈局,產業結構調整與聯合重組方案上作出改革,該央企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同時須「推動國有資本向重點行業和領域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向主業集中,要梳理調整企業主業,嚴格按照主業控制投資方向,加快剝離非主業、非核心、不具競爭優勢的企業或業務。」
國資委今年8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度全國國資委系統監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3%;實現淨利潤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7%。2013年度全國國資委系統監管企業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含少數股東損益/權益)為5.5%,平均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