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第七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12日在南寧閉幕,印尼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國際關係講師林優娜(Jona Widhagdo Putri)在會議期間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中國的日漸崛起,東盟國家面臨選邊站的難題,但東盟國家其實更加希望與多國同時打交道,當前東盟部分國家出現對抗中國的問題,其實是中國與美歐關係尚未處理順暢的原因。林優娜還表示,希望中國作為亞洲的大哥,能在日後保護周邊的小國。
據中評網14日報道,林優娜首先稱,東盟不像歐盟,東盟由多元、多民族、多文化的發展中國家組成,這些國家曾經受到很多發達國家在基建、通行等領域的資金幫助。隨著中國經濟力量的崛起,東盟國家都會面臨一個矛盾——不希望在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選邊站,不希望只跟單獨的一個國家來打交道,而是希望跟很多國家同時合作。
林優娜表示,從國際政治經濟學角度出發,任何國家擬定政策的時候都會著重考慮市場因素,但如何把經濟政策進行得更順暢,則不得不考慮到很多安全問題。這在我們看來,如果減少其他大國對我們國家的干涉和干預,也是一個嚴峻問題。
林優娜解釋道,由於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常會影響一國國防及安全政策,如果中國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最後成功建成,美國的軍事存在可能會在這區域大大減少,美國在擔心這個問題,也因此可能向菲律賓和越南方面施壓。
「實際上,目前很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菲律賓接受很多美國的援助。所以,在亞洲區域一體化的進程和區域關係的未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偏重雙邊國家友誼的培養,而這裡所指的『雙邊』實際上不僅僅包括中國與東盟,還包括中國和美國、中國與歐盟,」 林優娜說。
林優娜表示,非常希望看到中國能跟美國和其他大國更完善地溝通對話,這實質上將有利於亞洲問題的妥善解決。「中國作為亞洲的大哥,需要想方設法保護周邊小弟。」
林優娜稱,中國需要建立與東盟國家的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這能讓很多國家領導更加瞭解和理解中國所推行的和平政策。而在這一過程中,文化、民間等軟性溝通也非常重要,因為一個國家的政策與國家領導相連,菲律賓和越南新領導人若對中國保持比較積極的態度,則會對中國的行為政策更瞭解。
「例如本次智庫論壇,就是人和人之間交流的重要的部份。在智庫論壇這樣的交流平台中,有很多影響國家政策的智庫專家及學者,大家一起開誠佈公地探討將有利於其他國家瞭解中國實行的政策,有利於讓他國認識到中國的政策可能並不會影響他們自己國家的政策,這樣,他們可能會更容易地接受中國推出的各項政策與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