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進行訪問。印度總理莫迪全程陪同。新京報9月18日就此發表社論,以下是評論文章全文:
私人外交與國事訪問相結合的行程安排,不僅凸現了兩國領導人的外交風格,也折射出突出共性、縮小差異的雙邊關係發展新思路。
當地時間9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展開「兩亞之旅」最後一站的訪問。古吉拉特是新任印度總理莫迪的故鄉,17日正值莫迪64歲生日。莫迪將在古吉拉特邦迎接習近平到訪,邀請習近平享用私人河畔晚宴,隨後兩國領導人將在新德里舉行正式會談。
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8年再次訪問印度,也是今年7月金磚峰會以來,習近平與莫迪第二次見面。私人外交與國事訪問相結合的行程安排,不僅凸現了兩國領導人的外交風格,也折射出突出共性、縮小差異的雙邊關係發展新思路。
事實上,中國和印度的共性和利益共同點之多,在大國之間並不多見。在歷史因素帶動下,兩國共同造就了相近的文化DNA,共同締造了獨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原則;在現實情境中,兩國同為新興經濟體,都面臨著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重大使命。也正因為這些共性,在金磚峰會期間,兩國領導人就對中印關係作了不無新意的闡釋。習近平表示,「兩國的理想和目標息息相通」,莫迪則將中印關係的實質比喻為「一種精神,兩個身體」。這些註解,為中印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賦予了堅實內核。
而中印兩國也不缺乏發展雙邊關係的「抓手」。兩國同為G20、金磚國家組織成員,又分別是上合組織的成員國和「准成員國」,在國際金融秩序改革、氣候變化等全球治理議題上已展開了多方面的合作。去年李克強總理訪問印度時,已經提出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的戰略構想,同時,印度既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輻射區,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以「一帶一路」提升中印經濟關係,更充分地實現經濟互補,條件正在成熟。
當然,中印兩國的邊界爭議始終是提高兩國戰略互信的困擾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地緣形勢的複雜化,有可能導致中印邊界問題脫離雙邊化解決的範疇,成為地緣政治中被利用的因素。中印兩國的邊界爭議,不應成為戰略縫隙。因此,兩國既要建立有效的危機管控機制,同時要盡可能對接各自的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對接穩定雙邊關係發展的環境。
習近平對印度的訪問,將成為兩國戰略對接的新起點。兩國有望在貿易、投資、金融、基礎設施等領域簽署的合作協議,達成印度作為創始成員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共識。這些成果既可夯實現有合作基礎,也將為兩國從經濟發展的對接,擴大到文化、政治和安全的戰略對接,打下新的基礎。
佔全球人口35%的兩個大國,「龍象之爭」不是雙邊關係的定義,「龍象共舞」才是應有的景象。推動兩國進入這樣的節拍中,最符合中印兩國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