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去三亞旅遊「坑不坑爹」?這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成為話題。
據澎湃新聞報道,10月1日,澎湃新聞報道了部分遊客對三亞知名景點「天涯海角」的看法——花101元看幾塊石不太值得。10月2日,在澎湃新聞整理的「最坑爹景區」樣本中,三亞因為餐飲宰客,再次成為遊客的吐槽對象。
不過,也有人對此不太認可。10月2日,海南日報官方微博就曬出一篇網友文章《天涯海角真的像澎湃新聞報道的那麼慘?》,認為記者採訪很不嚴謹,並強調天涯海角景區10月1日當天的遊客量是8900人次,比2012年同期多了近2000人。
僅僅一天後,10月3日,《海南日報》頭版頭條刊登署名為本報記者黃媛艷的報道《古老天涯釀新味》。報道特別解讀了三亞傳統景區的文史內涵,並引用遊客的感受——遊覽完天涯海角,才會發現幾塊巨石背後都有一段歷史淵源。
以下為報道全文:
又迎九九重陽節,與往年一樣,三亞南山長壽文化節今天如期舉辦。「南山持續15年打造三亞長壽文化品牌,已成為旅遊界、文化界的重要節慶活動之一。」三亞市副市長許振凌說。
抽樣調查顯示,今天(註:10月2日)三亞南山等7大景區共接待5.27萬人次,同比增長9.70%。憑藉著厚重的歷史積澱和創新求變,三亞一批傳統景區在市場競爭中,日益凸顯其獨特魅力。
歷史文化有積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細翻古詩詞,國人的「天涯」情結深沉濃郁。遊覽完天涯海角景區,遊客程先生表示,仔細瞭解才發現,這裡的幾塊巨石背後都有一段歷史淵源。
三亞文史專家周德光曾表示,「天涯海角」是客觀歷史人文的昇華與凝煉,游天涯海角者,都有一種志存高遠、寄寓人生感懷之念。
作為海南道教文化發源地之一的大小洞天,獨特的摩崖石刻讓人驚歎。
三亞文史專家游師良表示,大小洞天被譽為「瓊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勝」,800多年前,南宋吉陽軍知軍周康遊覽了景區所在的鰲山,並最早留下了摩崖石刻;其後吉陽知軍毛奎慕名而來,留下了 「小洞天」、「釣台」、「海山奇觀」和「仙梯」等摩崖石刻。
遊覽大小洞天,遊客張振楣說:「遊人在旅途中,得到道教文化的啟悟,多了一份思考和回味。」
同樣是傳統景區,作為「世界佛教論壇」的永久會址,南山匯聚了佛、道、儒及福壽文化的因緣。
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傳法布道;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西來中國求法,漂流到南山,最終北上長安,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留下佳話。
注入時代新內涵
「做旅遊其實就是做文化,沒有文化的景區是沒有價值的。」三亞大小洞天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冬說。
時代在變,傳統景區如何因時而變?打造特色節慶成為有力抓手。
從2005年開始,大小洞天將祭海與祭龍結合,嘗試辦「二月二龍抬頭節」;2007年活動成立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將海洋環保這個時髦的主題與古老的龍抬頭節相融合;2011年,「龍抬頭節」開始集合全省各地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民俗廟會節目,充分挖掘海南旅遊的文化。至此,「龍抬頭節」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愛你到天涯海角,是許多愛侶的愛情誓言。
「我們從1996年開始每年舉辦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打造愛情廣場和愛情郵局,經過18年的打造,已發展成為集婚慶旅遊和蜜月度假於一體的精品旅遊節慶活動。」天涯海角景區副總經理戴彬森說。
南山依托景區旁村落長壽老人眾多的資源,主打「長壽文化牌」。從1999年起,南山每兩年舉辦一次長壽文化節。
省長助理、省旅遊委主任陸志遠說:「海南是長壽島,三亞是長壽地,三亞南山寺是主打長壽品牌的景區,長壽文化節是我省重要節慶活動,生動展示了海南國際旅遊島的長壽形象。」
關注散客謀變革
「原以為景區會很堵,但今天感覺不錯。智慧旅遊方便了很多。」在南山景區,山東遊客王東說。
借助現代信息化技術和微信等新媒體,南山等傳統景區,不斷完善電子門禁系統和遊客量預測體系,提升遊客的旅遊體驗;同時,隨著南山「歡度重陽 微動孝心」等「微活動」,天涯海角非營業時間觀日定制游、帳篷派對等活動的不斷舉辦,傳統景區不斷創新營銷方式,線上線下聯動,吸引散客關注。
今年國慶,天涯海角開放了「聖旨博物館」,南山新開放天竺聖跡佛陀館,增添新的文化內涵,豐富景區產品體系。
老壇釀新酒,醇香滿天下。既傳承了歷史的厚重,又凝聚著旅遊人創新和探索的海南傳統景區,在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激越進程中,正書寫新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