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新網發表署名國平題為《為人民放歌文藝才有旺盛生命力》的文章,全文如下:
72年前的1942年5月,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毛澤東同志一篇兩萬多字的講話,開啟了中華文化的一個新時代。
72年後,習近平同志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文藝創作的價值導向一以貫之。
歷史進程表明,自從確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發展道路後,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中國歷史的進步匯聚了巨大精神動力。歷史深刻告誡,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放歌,中華民族才能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奏響激昂雄渾的樂章。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說,「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文化只有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才能順應歷史的規律,切準時代的脈搏,也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離開了人民,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不可能為歷史提供前進動力。
應當看到,在文化發展和文藝創作實踐中,文化容易陷在個人的杯水風波中,容易沉浸在小眾的低唱淺吟中,容易落入冥想玄思的窠臼中。這樣的文化作品,其外形或華麗綺迷,其聲調或曲婉堪憐,但終究是脫離了人民大眾的主調,遠離了社會公眾的情感,既不能為時代留聲,也不能為進步聚能。不能參與到歷史與時代的浪潮中,不能表達億萬人民的喜怒哀樂,不能為億萬人民所喜愛,文化的生命力就必然會枯竭。只有與人民的心靈同頻共振,只有與人民的情懷同聲相應,文化才能成為人民的精神家園,人民也才願意為這個家園而打理、而守望。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於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文藝並不能自然而然地走進人的內心,起到化人的作用。惟有那些真誠熱愛人民的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人,他的作品才會有心靈的穿透力,引人民共鳴。「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有這摯熱的愛,才會寫得出深沉的作品,才能經得起人民和歷史的檢驗。正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們發出深情的呼喚:「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沒有文化的支撐,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不會持久;不以人民為中心,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會興盛。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寫盡人民的情懷與夢想,中華文化必定迎來大繁榮大發展的新局面,也一定以傲人的姿態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新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