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賴可賓似乎一下子蒼老了許多。這位廣西前首富日前特意回趟老家—距離廣西南寧78公里的賓陽縣中華鎮賴村,小住了數日。
「我並非外界傳的跑路了。歡迎到南寧隨時來找我。」10月18日,他在電話裡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據時代週報報道,今年6月,廣西永凱糖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永凱糖紙」)賓陽大橋分公司,拖欠蔗農近2.8億的傳聞不脛而走,此前永凱糖紙早被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國家失信人被執行名單。隨後,其老闆賴可賓亦被傳跑路失蹤。
截至今年6月末,賴可賓掌控的廣西南寧永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凱集團」)在廣西金融機構用信餘額45.5億元,其中下屬永凱糖紙用信餘額37.2億元,涉及到廣西15家銀行和金融機構。「我們已經收到多家銀行的風險化解工作報告,目前正在協調處理中。」廣西國資委的一位官員說。
現年47歲的賴可賓,2007年登上胡潤富豪榜廣西首富。1993年,27歲的他告別公務員體制,選擇創業,從此主攻制糖和房地產領域,至今掌控境內外共22家公司,締造了龐大的「永凱系」賴氏帝國。
去年底以來,國內食糖現貨價與成本價出現嚴重價格倒掛,至今無明顯緩解。上個搾季全國制糖行業虧損31億元,虧損面近80%,是本世紀以來首次出現全行業虧損。作為產糖大區的廣西,到8月底還有約19億元甘蔗款沒有兌付給農民,仍有150萬噸食糖沒能賣出去。
對於賴可賓來說,過去的大半年或許比他創業的21年更為漫長。他掌控的永凱集團,這家2013年度還是廣西納稅百強的明星企業,在糖業困局中該如何自我救贖?
資金鏈異常緊張
李正友最近明顯忙碌起來,令這位廣西金融辦副主任揪心的是,目前涉及廣西糖業的貸款大部分雖屬良性貸款,但關注類貸款總量呈逐步擴大趨勢,至今年3月末已達9.16億元,風險正在上升、積聚。
「具體反映在授信上,不少糖企感覺當前貸款難度顯著增加,部分銀行貸款額度收縮明顯。」李正友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作為廣西支柱產業之一的糖業儘管形勢嚴峻,各銀行、金融機構仍然給予了積極支持。
據廣西金融辦統計,截至3月底,廣西制糖業貸款餘額344.73億元,比去年初增加68.12億元,增幅24.6%,高於全部貸款增幅近20個百分點,制糖業新增貸款占廣西轄區全部新增貸款比重超10%。
但這蓋掩不了現實的危局。時代週報記者獲悉了一份廣西北部灣銀行文件(北部灣銀行報[2014]300號,簽發人趙錫軍),這份名為《關於請求協調廣西永凱集團風險化解工作的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永凱集團是我行客戶,目前在我行信貸業務及投行業務餘額共計6.325億元,其中8000萬元貸款已經出現逾期。」
2014年5月末,永凱集團實際總資產76億元,其中長期資產54億元(賬面價值);總負債44億元,其中逾期貸款1.77億元(北部灣銀行0.8億元,華夏銀行0.57億元,南寧農信社0.4億元);資產負債率58%。這份呈交給廣西自治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廣西國資委」)的《報告》明確指出,「整個永凱集團資金周轉困難問題,已經逐步顯現」。
這只是冰山一角。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廣西總共有15家金融機構深陷其中。《報告》稱,截至2014年6月末,永凱集團在廣西金融機構用信餘額45.4億元,其中永凱糖紙用信餘額37.2億元,永凱實業公司用信餘額8.2億元。
讓廣西多家金融機構擔心的是,「永凱集團在廣西各家金融機構用信餘額45.4億元當中,項目貸款、設備融資租賃等中長期貸款餘額僅為5.3億元,其餘40.1億元均為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或銀行承兌匯票,短貸長用的問題非常突出。」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短期信貸資金被大量用於長期資產投入和建設,貸款用途嚴重錯配的話,融資結構性風險非常明顯。
此外,永凱集團在多家金融機構均有大額授信業務,且用信額度較大,用信集中到期的情況比較突出。《報告》披露的數字顯示,「2014年四季度到期金額合計16.7億元,2015年上半年到期金額合計14.5億元。」
更多的信用風險尚未來臨。永凱集團面臨新搾季的生產,生產所需流動資金量累計達8億—10億元。在還貸及生產的雙重壓力下,企業資金鏈將異常緊張,短期內以籌集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目前已陸續出現銀行貸款逾期現象。賴可賓通過五家境外公司控制永凱糖紙,更讓銀行擔憂其轉移資產。
北部灣銀行已下了最後通緝—對永凱糖紙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一季度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以及流動資金貸款,給予收回續開票或貸款;還計劃向永凱集團購置該行營業機構用房,從而協助永凱盤活資產,作為企業還貸的部分資金來源。
就在《報告》8月15日呈交前的7月3日,賴可賓選擇了主動溝通。當日下午,永凱集團在永凱大廈28樓會議室組織召開了銀企座談會。參與者基本是廣西金融辦相關領導,工行、農行、交行、農發展、農合社、中信、北部灣銀行、華夏、廣西金融投資集團等多家與永凱集團合作的金融機構負責人。
事情似乎尚無轉機,橫亙在賴可賓和永凱集團面前的還有整個行業的頹勢。2012年以來糖價持續下跌,從7000多元/噸的高位跌至2014年5月的4700元/噸,永凱集團制糖板塊的經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目前糖價回升跡象尚未顯現,行業風險仍然存在。
出售30億資產自救
賴可賓只能嘗試「割腕自救」。為了緩解當前的資金壓力,永凱集團制定了資產瘦身計劃—擬出售總價約30億元的資產。
賴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永凱集團總負債50多億元。但他強調,永凱集團總資產超過150億元,資產負債率並不高,而且糖業板塊的貸款幾乎全是由商業地產作為抵押,目前永凱集團情況是安全可控的。
永凱集團總部,位於南寧市民族大道的永凱大廈。10月19日時代週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原來在第23、24、25、26樓辦公的永凱集團,主要部門已全部搬空,整棟大樓只剩下28樓。一位永凱集團員工透露,「整個集團搬到另外一個地方辦公,這些樓層要全部賣掉,每層大約16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價格是1.8萬元左右。」
此外,永凱集團旗下的春暉公寓,目前推出「買公寓返租金」的優惠,1.5萬元/平方米,按房價總額的10%每年返還租金,一次性簽10年合同。如果資金緊張,也可以按份購買,每份5.38萬元,每年返還5000元租金。
但現實沒有賴想像的這麼簡單。「受不良輿情和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雙重影響,永凱集團在當前形勢下處於相對弱勢地位,在價格和付款方式上受制於買家的苛刻條件,短期內完成資產變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國海證券投行部一位高層說。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售後返租的方式涉嫌違法。」廣西一位律師指出,2013年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存在虛假宣傳內容的「售後包租」現象作出專門規定:「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後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將按刑法第176條有關規定處罰,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永凱集團銷售的雖是已建好的房產、寫字樓和商舖,但承諾每年回報10%,違反了相關規定。投資人在簽訂返租合約時必須充分考察對方的履約能力。」該律師提醒說。
賴無法迴避的,還有聲譽風險。目前,永凱糖紙在銀行的貸款已出現1.77億元逾期,近期媒體還曝光了永凱集團無法兌現的甘蔗款2.9億元,以及企業轉移資產、法定代表人逃逸等傳言,給永凱集團造成了不良輿情影響。
近期,因永凱糖紙拖欠甘蔗款,廣西賓陽縣大批蔗農堵路遊行以表達不滿。「村子裡的蔗農最多的拿到了50%,有的只拿到20%。」賓陽縣黃盧村的盧叔種了10多年甘蔗,去年他賣給永凱糖紙大橋糖廠甘蔗30噸,每噸價格是450元,目前僅拿到了不到3000元的蔗款。
賴可賓對此也頗為無奈,他承認到7月上旬永凱糖紙今年應貸而未能獲得的貸款接近4億元,目前糖業板塊總負債約28億元,尚未兌付的農民蔗款約2.5億元,流動資金出現嚴重短缺。
「聲譽的風險最難控制,這導致近期永凱集團籌措還貸資金時屢屢受挫,再融資計劃嚴重受阻,同時也影響永凱集團在金融機構續貸業務的推進。」接近廣西金融辦的一位知情人士說。
銀行並未放棄永凱集團。包括北部灣銀行在內的廣西金融機構,出台了一些風險化解方案。今年8月14日前,北部灣銀行與永凱集團簽訂1.3億元單一資金信託受益權投資的展期協議,明確展期至今年9月15日,展期期限內永凱集團需歸還單一資金信託貸款的部分本金3000萬元,北部灣銀行視情況發放流動資金貸款一億元,用來替換單一資金信託受益權投資本金一億元,展期期滿後實現該筆1.3億元單一資金信託的退出。
此外,北部灣銀行也承諾,在與永凱糖紙結清該行逾期貸款8000萬元後,繼續給予續貸確保企業不會出現資金鏈斷裂。
永凱集團則通過出售資產、對外再融資等措施,須在2014年10月中旬前籌集足額資金,提前歸還北部灣銀行集合信託2.965億元。然而至時代週報記者截稿,永凱集團和北部灣銀行對此尚無回應。
引發質疑的改制
讓賴可賓焦頭爛額的,除了資金鏈瀕臨斷裂的危機,還有一封有關人士國慶前夕發出的舉報信—《關於施漢飛、賴可賓在國有企業改制中侵佔國有資產、損害職工權益的情況反映》(下稱「《反映》」)。
《反映》選擇的時機十分微妙。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7月29日消息,根據中央統一部署,中央第一巡視組進駐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巡視工作,組長項宗西,巡視期為7月28日到9月27日。「目前中央巡視組應該仍在廣西,未撤離。」廣西公安廳一位內部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時間回溯,2001年6月到2004年4月,廣西賓陽縣對其所屬的國企大橋糖廠、黎塘糖廠進行改制。時代週報記者獲悉的一份內部資料顯示,兩大糖廠改制時,在未對國有資產評估、未進行信息公開披露、未公開拍賣的情況下,暗地裡將價值一億多的國有資產內定給私人老闆賴可賓,涉嫌國有資產流失。
根據廣資評報字(2001)第129號《廣西賓陽縣大橋糖廠擬進行企業改制資產評估報告書》,以及廣資評報字(2001)第130號《廣西賓陽縣黎塘糖廠擬進行企業改制資產評估報告書》,兩家糖廠總資產23896.68萬元(經營性資產18907.25萬元、非經營性資產4989.43萬元),總負債18225.6萬元,經營性淨資產681.66萬元。
資產評估報告稱,根據賴可賓與賓陽縣政府簽訂的協議,賴應出資681.66萬元購買經營性資產。
「但中介機構評估報告出來後,賴可賓未拿出一分錢,還獲得政府減讓2678.29萬元。」一位參與該項目壞賬處理的知情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由於改制時低估資產、增列債務,賴可賓涉嫌侵佔了一億多元的國有資產。」
大橋糖廠和黎塘糖廠改制為廣西賓陽永凱糖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賓陽永凱糖業」)後,賓陽縣政府持有賓陽永凱糖業20%的股權。2004年4月30日,賓陽永凱糖業總資產達45389.99萬元,經營業績良好。此時賓陽縣政府卻以低價597.47萬元將20%的股權轉讓給賴可賓。
至此,兩家糖廠徹底為賴可賓擁有。賓陽縣政府還未經招拍掛程序,將原糖廠260畝國有工業規劃用地,以超低價(1元/平方米)出讓給賴可賓。
此事在當時引發巨大質疑,不少糖廠職工持續走訪。2008年12月,南寧市國資委對賓陽縣這兩家糖廠在改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並書面呈報給廣西國資委。這份名為《關於檢查賓陽大橋、黎塘糖廠改制存在問題的報告》(南國資報[2008]200號)稱,從兩家糖廠產權轉讓的結果看,賓陽縣政府至今沒有得到產權轉讓收益,反而承擔了原企業2000多萬元債務;沒能增加地方稅收,反而稅收減少。
以上報告還認定,兩家糖廠改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制的第一階段主要是,未經過國資管理部門確定的資產評估結果作為轉讓價格的依據,買賣雙方在對評估結果進行調整過程中存在多項不合理之處;第二階段主要是,賓陽縣政府早在2004年就轉讓賓陽永凱公司20%的國有股權,但資產評估工作兩年後才啟動,評估結果作為轉讓價格的依據不足,轉讓時亦未進場公開交易。
質疑至今未能消除。時代週報記者拿到了廣西賓陽縣政府一份《關於對糖廠改制所發生負資產處理方法的承諾書》(2002年7月12日),說辭和數字又有不同。「我縣大橋糖廠、黎塘糖廠存在負資產2218.51萬元,另外因土地面積誤差需沖減資產459.78萬元,總計負資產2678.29萬元。」
令人不解的是,至記者截稿時當事人對此爭議都保持沉默。
廣西糖業困局
「糖業大亨」們為何遭遇滑鐵盧?被稱為「甜蜜事業」的蔗糖行業,為何如今「有苦難言」?
作為我國最大的食糖生產基地,廣西連續多年產糖量佔全國60%以上。然而由於蔗價狂跌,廣大蔗農情緒悲觀。
儘管2013/2014年搾季已經結束,按往年慣例應及時結清的蔗款至今兌付緩慢,受此影響不少蔗農失去信心退出甘蔗種植。據廣西農業廳糖料處處長左明初步統計,上個搾季農民噸蔗淨利潤同比減幅達20%,2014年廣西新植蔗同比大約減少了70萬畝。
7月下旬,廣西全區年中經濟工作會議分析,2013/2014搾季全區糖業預計虧損30億—45億元,比上搾季多虧15億—30億元,廣西糖業面臨的形勢前所未有地嚴峻。
中國糖協的統計數字同樣不容樂觀—剛剛過去的這個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1331.8萬噸,截至8月底本制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1024萬噸,累計銷糖率77%,同比減少170萬噸。
「這幾年產糖企業由於價格倒掛,加工越多虧損越大,拖欠蔗款的事情為此非常普遍,全國拖欠農民蔗糖款高達190多億元。」廣西糖業的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國內龐大的庫存將食糖現貨價格壓制在4600—4800元/噸的低價,以廣西為例,以今年原料蔗每噸440元的收購價計算,廣西糖企生產一噸食糖平均虧損100—200元。
為此,永凱集團遭遇資金鏈危機。4月28日,賓陽縣黎塘鎮、和吉鎮、楊橋鎮、王靈鎮、大橋鎮等五個鎮數十個村的1000多名蔗農為了討還蔗款,集體到大橋鎮堵路。後來,永凱集團向賓陽縣政府寫下了承諾書,承諾在9月前支付全部蔗款。
這並非孤例。排名居於廣西糖企前五的廣西豐浩糖業集團,最近也因資金鏈問題拖累了廣西本地的銀行,多名銀行高管被帶走調查。
「9月下旬,糖價跌勢未止,每噸下降到4000元之下,糖價跌破成本造成困局。這是糖市供求關係週期波動。」廣西糖網的一位負責人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今年1月,國際糖價跌至3年半來最低點,至今仍在主要產糖國生產成本下方震盪。近200萬噸的年度配額遠超產需缺口,生產不足一下子逆轉為供給過剩。 這正是廣西蔗糖產業滑下虧損谷底的環境因素。
「中國食糖生產成本太高了,甚至高出其他主要產糖國1倍之多。包括廣西糖業在內的中國糖企,生產未能擺脫靠天吃飯狀態,降低生產成本勢在必行。」該負責人說。
更多糖企開始謀劃轉型。「行情確實太差了,今年難得聽說哪家糖廠盈利。」廣西農墾昌菱制糖公司(下稱「農墾糖業」)總經理秦兌明說3年前蔗糖市場好時,利用甘蔗資源在國內率先生產朗姆酒,至今最早一批酒儲存有些年頭了,正籌劃擇機投放市場,希望走出一條「糖—酒轉換」的新路來。
政府同樣在行動。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委託,由廣西牽頭製作的中國食糖批發市場價格指數在試運行近一年後,已成為全國現貨貿易「風向標」。廣西糖網董事長胡詩科認為,這一價格指數是國家發改委計劃編製發佈的12個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指數之一,它不僅為政府提供宏觀決策依據,也為廠商購銷提供價格指引,更直接服務於蔗農增產增收。
賴可賓和他的永凱集團,亦在逆勢突圍。除了糖業之外,開始在房地產領域攻城略地。「但他缺乏長遠眼光,沒有儲備土地,錯過了房地產的發展良機,並造成財務費用過高,資金壓力大。」一位永凱集團前員工說。
事實上,2007年,美國花旗集團旗下的花旗國際企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花旗投資」)斥資5000萬美元投資永凱糖紙,協助其在香港聯交所紅籌上市融資,但鎩羽而歸,於2011年低調退出上市計劃。當年華南糖業、湘桂糖業也一樣雄心勃勃謀劃上市,最後都沒能如願。
債務危機讓賴可賓身心俱疲。他最近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賓陽縣中華鎮賴村,這裡山清水秀,十月金秋野菊盛開、稻穗金黃。他在自家的別墅裡住了一個禮拜。賴可賓的五哥和十哥對時代週報記者稱,賴每天都會站在天台上眺望遠處葬有祖墳的象山,眉頭緊鎖。他們希望的是,賴眉心那顆被譽為「雙龍戲珠」的痣,能給他帶來吉相,讓他絕處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