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大屠殺公祭日: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眾志成城邁向復興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2-1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12·13」,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頁。

77年前,南京城破,30萬同胞慘遭殺戮,血腥屠殺震驚世界。

據新華網報道,77年後,我國迎來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國上下,深切悼念死於日寇屠刀下的遇難同胞,在回望沉痛歷史中汲取血的教訓,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凝心聚力。

不忘遠逝生命,最高規格祭奠平民

對於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來說,她的「家」一半刻在紀念館「哭牆」上,一半在現實中。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隊日本兵闖進她位於新路口5號的家中,轉瞬之間,九口之家就剩下了8歲的她和4歲的妹妹。

如今,已是四代同堂的老人,夏淑琴仍時常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默默撫摸「哭牆」上親人的名字。

夏淑琴一家的悲慘遭遇,代表著當年南京人經歷的噩夢,刻入中華民族難以痊癒的歷史傷疤。

77年前,南京城破,在侵華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指揮下,侵略者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大規模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判,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

南京大屠殺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犯下罪行中最典型的一例。

自1874年初發動侵台戰爭至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日寇在我中華大地上的滔天惡行罄竹難書,殺人手段駭人聽聞:化學武器、細菌戰、殺人競賽、「三光」政策……數以千萬的中華兒女慘遭屠戮。僅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抗戰中,中華民族就付出了3500萬軍民傷亡的代價。

永不忘卻,逝去同胞!

今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進行悼念。

「將二戰期間的重大慘案定為國家公祭日一直是國際慣例。」最早在全國兩會上提議設立公祭日的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趙龍表示,生命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以國之名悼念平民死難者,體現的是一個民族對生命的無上尊重。

順乎民意的有力之舉,喚起了全體中華兒女對死難同胞的深切緬懷。今年7月6日,由新華網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共同籌建的「國家公祭網」正式上線。截至目前,網頁瀏覽人次超過5000萬,300萬多人在線祭奠和留言。

銘記歷史警示,矢志不渝維護和平

12月9日,南京農業大學的數千名師生,把自己手工製作的白色菊花和千紙鶴,組成「12·13」字樣,寄托對遇難同胞的哀思,表達牢記歷史的決心;12月10日,1213名解放軍官兵冒雨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宣誓儀式……

銘記歷史,警示未來!

今年7月7日,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週年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

無需迴避!正是由於近代以來中國的貧弱,才導致河山被踐踏,生靈遭塗炭。

「南京大屠殺是落後就要挨打的血淚教訓。」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說,以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意義在於讓國人的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

必須警惕!長久以來,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罔顧歷史事實,以篡改教科書、污蔑倖存者、糾纏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數字等方式,妄圖達到抹殺侵略歷史、美化侵略戰爭的目的。

「公祭將是對妄圖否定歷史的日本右翼又一次有力回擊。」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經盛鴻表示,舉行國家公祭,體現的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意志,體現的是捍衛歷史的堅定決心,同時更在向世界宣示,歷經侵略戰爭災難的中華民族,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銘記歷史,南京在行動。從12月起,南京市將南京大屠殺專史課程列為中小學必修科目。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吳曉茅表示,對那段災難歷史,南京人有著切膚之痛,強化相關歷史教育,應成為全市青少年歷史觀教育的重要內容。

銘記歷史,中國在行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同被設立的,還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今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每年,「7·7」「8·15」「9·3」「9·18」「9·30」「12·13」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上,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都在傳承著一個民族的深沉記憶。

「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曾身中日寇37刀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在人生晚年道出的警世之言,也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心聲。

凝聚築夢力量,眾志成城邁向復興

「日本以暴虐的行為使中國人紮下了牢固的反抗心理,因此它必將毀滅自己。」

這是當年德國留駐南京的大使館政務秘書羅森在目睹南京大屠殺暴行之後發出的斷言,也是南京大屠殺期間西方人士對戰爭結局最準確的預言。

「摧毀中國的抵抗意志,是日軍發動南京大屠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從更長的歷史時段看,日軍的暴虐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和愛國熱情。」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學會副會長張生說,「某種意義上,南京正是日本軍國主義走向毀滅的起點之一。」

77年時光荏苒,77載滄桑巨變。歷經劫難的南京,正改換新顏。

中華門,「南京保衛戰」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之一。當年,日本侵略軍第六師團由此突入南京城,其他幾個城門也相繼失守,屠城慘案自此肇始。如今,中華門周邊車水馬龍,一派繁榮景致。

變化的,不僅是中華門。今年8月,第二屆青奧會在南京舉行,全世界都為這座城市的繁榮與活力由衷讚歎。

南京新生、南京巨變,也是中國高速發展的縮影。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奇跡,世界矚目。重回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正以自身的發展繁榮,給世界發展帶來新機遇、注入新動力。

13億中國人迎來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舉行國家公祭,重溫苦難歷史,必將在全民族逐夢圓夢的征程上,凝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礡之力。

從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畢生證言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記憶,從紀念館「哭牆」前一束束鮮花到國家公祭網上的萬千祭言……首個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億萬華夏兒女心中湧動著一個共同的聲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公祭日
      責任編輯:吳海容
習近平攙扶85歲大屠殺倖存者揭幕      [2014-12-13]
首個國家公祭日:祭南京殤胞文      [2014-12-13]
特區政府舉行南京大屠殺紀念儀式      [2014-12-13]
全球高度關注南京公祭日 日媒無一報道      [2014-12-13]
大屠殺倖存者要求採訪別拍照:擔心被日本人暗殺      [2014-12-13]
習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      [2014-12-13]
學者:正視歷史深刻反省 中日關係才有未來      [2014-12-13]
國家公祭日:為和平正義而祭      [2014-12-13]
國家公祭日:媽媽沒等到 我等到了      [2014-12-13]
舉國公祭慰亡靈 銘記歷史世代傳      [20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