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賀文捷 李兵 成都報道)12月12日晚,四川天澤慈善基金會在成都掛牌成立,川港兩地11家企業,首募慈善基金220萬元,將重點用於助學、助醫、城鄉互助三個領域的慈善公益活動。在當晚的成立典禮上,該基金會名譽會長、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捐款1萬元,各界人士捐贈的16件藏品拍得189900元,全部納入慈善基金。
慈善既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調節貧富差別的平衡器。那麼,究竟該怎樣做慈善,國內慈善事業還存在哪些不足呢?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認為,內地政府應轉變角色,退出慈善,加強監管,鼓勵更多的民間機構參與進來。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企業掙的錢越來越多,內地慈善事業蓬勃興起。」茅於軾說,在內地做慈善困難大得很,「做好事很難,不對頭」。內地政府對慈善的管理要徹底改變,完全放鬆。慈善是民間幹的事,政府應從慈善業退出來,民間肯定會比政府做得好。近年來,內地政府做慈善出了很多事,令社會產生質疑。這是因為政府有特權,社會無法監督政府,「錢花哪兒去了,社會看得到嗎?」政府應轉變角色,只需健全機制,檢查監督民間慈善機構的錢用得好不好,實現慈善行動透明化,慈善才能良性發展。
鼓勵企業賺「窮人」的錢
從本質上講,做慈善沒有直接回報,若既能做慈善,又能賺錢,當然最好。
「不要以為掙窮人的錢就該死,能賺窮人的錢的企業是最了不起的企業。」茅於軾說,窮人的錢很少,願意買你的服務,說明你的服務價廉物美。在印度,有許多專門為「窮人」開辦的超市、醫院、學校等,而且企業還能實現贏利,這是最值得稱道的企業。希望中國企業,也能強化管理、降低利潤,多開辦一些「窮人」醫院、學校、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