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習近平治國理政的中國智慧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2-29]    我要評論
     

8月15日,習近平看望南京青奧會中國代表團隊員。新華社

【文匯網訊】據京華時報報道,2014年,習近平登上了兩個榜單。一是美國《時代》週刊在網站上公佈2014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這是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第二次入選該名單。而自2009年首次入選以來,他已五次登榜;二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艾什中心官方網站公佈的對世界主要國家領導人形象的全球公眾調查結果,習近平在國內國際的排名均是第一。一直以來,對於中國這個古老國度的新徵程,外界充滿好奇,2014年尤甚。人們試圖破譯大國領袖習近平的執政密碼,以獲知這位被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評價為「鄧小平之後最具變革性中國領導人」的「習大大」有著怎樣的多重魅力。

即將過去的2014年,中國一面銳意前行,一面不斷自我革新,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清理羈絆,刮骨療毒。「觀軍者觀將,觀備者觀野。」

這一年,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維顯現出清晰的軌跡,並在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這一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政府的決策者並未推出轟炸式的刺激政策以求短期效益,卻在一系列精準的定向爆破中尋求突破,潤物無聲著眼長遠。

這一年,「反腐」一詞毫無爭議地入選中國年度字詞,反腐戰役從年初到歲尾,大小兼顧,拍蠅捕虎,不斷狙擊並連戰連捷。

這一年,大國的引領者們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這一年,而是未來一年又一年。為此,本報今起推出《2014大國印記》系列報道第一期,為您梳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中國智慧。

治國方略

深化改革開局屢提重視歷史

「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對古代的成功經驗,我們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習近平2014年10月13日主持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

作為有著13億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如此「體量」的大國、如此複雜的國情世所罕見,解決這些難題沒有先例可循。

古人曰「治大國如烹小鮮」,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政黨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指出,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領袖,治國理政除需要魄力、膽識、能力和胸襟外,更需要中國智慧。

2014年,彙集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智慧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語種出版發行。

作為學者,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ElizabethC.Economy從書中發現了習近平式的智慧。比如:他是一位共產主義的信徒,對那些「燒香拜佛」、遇事「問計於神」、「渾渾噩噩當官」、「嚮往西方社會體制和價值」、「對社會主義的未來失去信心」,或者「面對黨的領導遭遇的政治挑釁態度含糊」的官員,從來沒有客氣話;他從不讓你看到他的汗水,不發牢騷;他專心求勝,具有競爭者的精神氣質。

讀者們注意到,習近平講話的風格之一是善於用典。向古人借智慧,從修身、為學、官德、民本、治理、天下等方面,資政育人,以啟來者。他自己也曾如此告誡黨員幹部:「你要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

有評論指出,習近平有著深遠的歷史眼光、深厚的歷史智慧和深邃的歷史思維。他善於運用歷史思維分析現狀、認清趨勢、把握未來。

「人們講,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深厚的歷史學知識和歷史涵養,是新的一代中央領導人的一大特點。」周淑真說。

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週年紀念日,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紀念日」……今年以來,習近平多次親自參加國家紀念日活動。如此高規格、高級別的紀念活動前所未有。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在7日舉行的全民族抗戰爆發77週年紀念活動上,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

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7月25日,甲午中日戰爭爆發。

民之痛、國之殤,以史為鑒知興替。

120年後的甲午年,被中國人稱作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習近平年初擔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而在今年在公開場合講話中,習近平兩提「甲午」,其中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上,強調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在今年2月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會面中,習近平說:「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華民族國力孱弱,導致台灣被外族侵佔。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給兩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耀桐說,習近平是在向中國、向亞洲、向世界發出強烈信號:永遠不該遺忘歷史,必須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捲土重來。

周淑真則指出,深刻的憂患意識,憂國憂民憂天下的家國情懷,是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之源泉。

習近平強調: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周淑真指出,國家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表現在面對現實中許多棘手的問題時,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有提出各方關切和所能接受的議題和觀點的魄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促進國家統一的積極因素。

2014年,在實踐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過程中,體現了習近平的政治智慧。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提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即用「一家人」的思路去處理兩岸事務。9月習近平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提出「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更提出了「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的新思路。

對香港,9月習近平會見以董建華為團長的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以及跟梁振英會面的時候均強調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並強調中央對香港發展堅定不移的支持。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20日,習近平出席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並提出四點希望。次日,這些內容覆蓋了澳門所有平面媒體的版面。輿論認為,「四點希望」既高度概括澳門實況,亦為美好未來指明方向,將推動澳門「一國兩制」實踐在新的形勢下再創輝煌……

鐵腕反腐 高壓反腐 鐵腕手段治黨治軍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2014年1月20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

習近平的2014,將軍起馬上,鐵腕風雷迅。

「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以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今年年初,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拋出這樣一段話。

話音猶在耳邊,蘇榮、徐才厚兩位副國級領導先後落馬。7月29日,「你懂的」答案正式揭曉。中共中央正式對外發佈:鑒於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伴隨這一消息,周永康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首位被立案審查的政治局常委。鐵腕反腐徹底破除了所謂「刑不上常委」的傳言。其落馬向海內外再次昭示:任何人不論權力大小、職務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肅查處,決不姑息、決不手軟。

在另外一個所謂的「禁區」——軍隊裡,風雷也在繼續。

繼2013年「禁酒令」、「下連當兵」、「禁豪車」、「查房產」等系列治軍措施隨後密集推出之後,2014年,「鐵腕」使軍隊不是「法外之地」——反腐沒有禁區。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紅四軍在上杭縣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史稱古田會議。會議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明確了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重申了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解決了如何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中共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

2014年10月30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古田鎮召開,這被稱為「新古田會議」。這次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由習近平親自提議在古田召開。有分析認為,正是85年前的古田會議,一舉打消了黨內「紅旗還能打多久」的悲觀情緒,直指軍內的種種舊軍隊積習,使紅軍成為黨的軍隊和人民的軍隊,從此有了「根」和「魂」。

重回古田的另一個用意,則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點上,再次旗幟鮮明地點明「依法治軍」必須堅持的原則:黨的領導。

古田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強軍之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對此,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指出,在執政黨缺少對軍隊的制度控制的情況下,軍隊的自主行為必然導致軍隊的非正常行為。腐敗只是諸多非正常行為的表現形式之一。

對於軍隊腐敗,習近平指出是「對領導幹部管理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因此,在古田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很重要的是要體現在高中級幹部身上。

11月初,習近平簽署命令,解放軍審計署由總後勤部劃歸中央軍委建制。跨過總後勤部,這意味著對軍費的審計,變成對全軍各項工作的審計,管的面更寬了,責任更大了。也意味著從此軍隊審計工作有了獨立性,同國家審計署一樣,更加超脫獨立地行使監督職能。

周淑真指出,201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和中國歷代歷史上,以打虎拍蠅反腐敗的力度、深度和廣度都足以銘刻史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作為中央軍委主席,在「甲午」這個年份,習近平還著力聚焦打勝仗。

今年國防部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消息,我軍目前已組建了第一支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並在前不久舉行的「跨越-2014·朱日和」等演習中充當了「磨刀石」的角色,以前紅軍必勝,藍軍「陪練」的日子成為歷史。

從今年9月初至10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兩月來連續舉行了數場大規模軍演,各大軍種相繼參與,創下多個歷史之最。

與此同時,一系列新舉措讓人看到了中國軍隊前所未有的變化。據外媒報道,中國在最高戰略層次設立了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此外,解放軍在各戰區設立的聯合指揮作戰中心基本成型,包括東海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把戰鬥力標準作為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古田會議上習近平對軍事訓練的具體要求仍言猶在耳。

觀察認為,習近平以提升軍隊戰鬥力為核心,用改革之劍破除壁壘,正助推軍隊練就鋼鐵般的肌肉,築造中國新的銅牆鐵壁。

高壓反腐,徐才厚、谷俊山落馬。整肅軍紀,剎住了官僚主義、奢靡浪費等不正之風。聚焦打勝仗,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這一年,習近平「唱黑臉」、「撂重話」、「拍桌子」;「出重拳」、「用重典」、「啃硬骨頭」,盡顯韜略之「剛」。

國內外觀察者、評論者都不得不承認,鐵腕反腐、鐵腕治軍是習近平上任以來贏得民心的一大切實之措。

世界眼光 互聯互通 唱響「中國好聲音」

「中國願意為包括蒙古國在內的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中國開展對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將堅持正確義利觀,不搞我贏你輸、我多你少,在一些具體項目上將照顧對方利益。中國說到的話、承諾的事,一定會做到、一定會兌現。」

——習近平2014年8月22日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發表重要演講

「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要樹立世界眼光、把握時代脈搏,要把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看準、看清、看透。」在今年11月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認識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是一個極為重要並且常做常新的課題。

周淑真指出,世界眼光、外交成就成為2014年體現中國的時代好聲音。

今年以來,習近平共計出訪7次,總計45天。這一年,中國與出訪國中的8個國家關係得到升級,其中,中國與阿根廷、委內瑞拉、蒙古、澳大利亞、新西蘭5國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與荷蘭提升為全面合作夥伴關係,與德國提升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與比利時提升為全方位友好合作夥伴關係。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中國的主場外交得到完美演繹,無論是5月在上海舉辦的亞信峰會,習近平倡導的「亞洲新安全觀」,還是6月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週年紀念大會上強調的「親、誠、惠、容」理念,以及APEC峰會上首次提出的亞太夢,都將載入中國主場外交史冊。

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習近平作為東道主在短短數天時間內密集會晤各經濟體領導人,創造性地以各種外交方式拉近了與多個經濟體領導人的距離。

其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見已是今年第五次,其間,普京向習近平贈送俄研發的智能手機,被外界稱為「老友記」。

瀛台夜話,習奧兩人就中美兩國關係進行深入交流,對中國經濟、中國改革、中國依法治國、人權和主權等問題進行了精彩談話。美國白宮官員將奧巴馬此次訪華定位成一次「歷史性事件」,稱此訪將把中美雙邊關係提升至新水平。

「一帶一路」,將實現民族振興的戰略構想與世界其他國家共同繁榮聯繫起來,同樣體現了習近平的世界眼光。今年在亞信峰會上,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中,習近平一再談起「一帶一路」。

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發現,「一帶一路」這條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發端於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東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它是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帶,無論是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從應對金融危機、加快轉型升級的角度看,沿線各國的前途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與共。

據媒體報道,2013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4。過去10年,中國與沿途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19%。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遊客數量約5億人次,周邊國家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將率先受益。

正如2014年習近平在多種外交公開場合多次提及的那樣: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

「新絲路」連接「中國夢」與「世界夢」,築牢「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點評習近平外交時強調他提出的「一帶一路」可圈可點。鄭永年指出,在外交上,中國以前西方這條腿很強勁,但是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另外一條與發展中國家的腿較軟。現在絲綢之路面向廣大發展中國家,「兩條腿走路非常重要」。

在中國已經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透過世界眼光,習近平如此認識中國和世界的聯繫: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變得空前緊密,中國對世界的依靠、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中國的依靠、對中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觀察和規劃改革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國際國內兩類規則。

率真親民 和老百姓留影認真整理衣服

「我們這些人都是農民出身,對農村、農業、農民有天然感情。我常說接地氣,這次來,主要是同基層保持直接接觸,瞭解最真實情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經常下來,就是要學習虛心瞭解、虛心掌握第一手資料,而不能只看書面材料。」

——習近平2014年5月9日-10日在河南考察

2014年,有一種美食紅透大江南北。全國人民都對它津津樂道,各地的遊客來京必需品嘗,甚至有人專門打「飛的」長途跋涉,只為親口一嘗。其實,這種美食說起來卻再平常不過——包子。只是因為,習近平悄悄走進北京月壇的一家包子鋪,排隊吃了一頓包子。

二兩包子豬肉大蔥餡,一碗炒肝,一份芥菜,一共21元。

這份並不高大上的菜譜讓很多人找到了與習近平共通的地方:他們輕而易舉地可以吃到「習總套餐」。這種聯繫讓很多人激動不已。

實際上,通過公開報道所還原出的「習氏美食圖譜」都很接地氣。

今年2月,習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養源齋設家宴款待連戰伉儷。習近平為陝西老鄉連戰特別準備了陝西菜,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biang面」。席間因陝西著名的「biangbiang面」筆畫眾多,習近平還特別用小紙條寫下來給連戰。網友紛紛議論:這麼難寫的字習主席都寫出來了,小夥伴們,你們會寫嗎?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與貴州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誇讚當地群眾自製的刺梨酒、臘肉「很不錯」。回憶起吃了一頓不過癮,想吃第二頓可惜沒時間的花溪「牛肉粉」。

在河南省蘭考縣,大盆子裝菜,羊肉燴面,習近平吃完又回了碗(再吃第二碗)。簡單的早餐中,習近平特別對胡辣湯麵露讚許,還向鄰座的同志推薦說:「河南胡辣湯好吃,都嘗嘗。」

「每個地方都有讓大家留念的東西,不要小看這種幸福感,因為這種幸福感能留得住人。」習近平說。

熱愛各地草根美食讓民眾終於找到了與領袖的共同點,而習近平對自己的這種熱愛毫不掩藏的表達,更是贏得了民眾對其「性情率真,真誠坦然」的好評。

除了美食,習近平另一大的愛好——足球,更是接上了全球的「地氣兒」。

新華社曾刊發的一篇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在彭麗媛眼中,丈夫既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稱他「有時也會在深夜看電視轉播的體育節目。」

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這段話又給了球迷們不少想像的空間——假如世界盃期間,總書記和中國的萬千球迷一起熬夜看比賽……人們甚至可以跟家人說:「總書記都看球呢,就不要攔著我看了!」在荷蘭,習近平與中國球迷的偶像——超級門將范德薩親密交談、看望正在德國訓練的中國足球少年。在法國,他提起了國足新任主帥佩蘭,並衷心地「祝他好運」。習近平對於足球的熱愛,讓很多出訪國將贈送他的禮物定為——球衣。

除了美食和運動,對於網絡、網絡上的熱詞,習近平與常人一樣都很關注。

在北師大座談會上,來自遵義的老師問習近平:「總書記,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在大家還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習近平爽快回答:「YES!」

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領導人歡迎宴會上致辭時,習近平主動談起了坊間熱議的「APEC藍」。他坦承那幾天每天早晨起來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的空氣質量如何。希望霧霾小一些,以便讓遠方的客人到北京能感到舒適一點。對於「APEC藍」,美好而短暫的說法,他坦誠地回應:我希望並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APEC藍」能保持下去。

有觀察指出,習近平在他的話語中,常常會談及個人經歷、興趣愛好,說說心裡話、談談心中事,有張有弛、大開大合、舉重若輕。在他的話語體系中,經常出現孩子、老人、家庭、生活,感情細膩而真摯;他出訪時和夫人手挽著手走出舷梯、親密蕩鞦韆時深情互望等畫面,動心動容動人,展現出有情有義的真性情。

周淑真指出,作為大國領袖,性格的「率真」為習近平加分,人們願意看到一個真實生活的習近平。

今年2月25日,霧霾天,習近平再次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了北京街頭。當天,他先後走訪了平安大街東不壓橋、雨兒胡同、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和首都博物館。從古都歷史文化保護到胡同居民的安居夢想,從治理交通擁堵到嚴查「地溝油」上餐桌,這些關乎民生實際的問題都是他的關注重點在南鑼鼓巷西側的雨兒胡同大雜院,習近平關心著居民的生活細節。「做飯燒什麼?」「取暖方便不方便?」「胡同裡幾個廁所?」總書記走進王雲鳳等4戶人家,問冷暖,聽心願。30歲的王越平至今還記得很多令他感動的細節。他回憶說,主席的問題非常貼心,甚至還細緻詢問冬天水管會否上凍帶來不便。在合影留念前,他看到習近平認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咖啡色圍巾,理了理衣服。

坐在居民關世岳夫婦家的沙發上,習近平說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瞭解居民對改善百姓居住條件的意願,並詢問在「遷走」和「就地改造」兩種方式中,夫婦倆會如何選擇。作為一個從小在胡同裡長大的北京人,老兩口沒想到主席問到了他們心坎裡,不假思索選擇了「就地改造」。對於這樣的答案,習近平表示認同,說可以理解「原生態居民」的心理,「他說,儘管搬遷走了居住面積會大些,但老百姓還是故土難離嘛。」

「習近平所體現的親民作風讓老百姓切實地形成了他與大眾同在的心理感受。」周淑真說。

      責任編輯:姚黃
媒體梳理習近平海外署名文章的風格及特點      [2014-12-29]
粵人大原副主任曾昭科逝世 習近平悼念      [2014-12-29]
習近平治國理政的中國智慧      [2014-12-29]
習近平2014年治國理政幹成的「十件大事」      [2014-12-28]
習主席:政改須「三個有利於」      [2014-12-27]
習近平會見崔世安 充分肯定其工作      [2014-12-26]
習近平晤梁振英:支持港有序推動政改      [2014-12-26]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 肯定特區政府工作      [2014-12-26]
習近平會見香港特首梁振英      [2014-12-26]
習近平部分批示及講話詳稿首次公開      [20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