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2月13日至15日,春節前夕,習近平回了趟延安,第一站就是他40多年前插隊待了7年的地方——延川縣梁家河村。這次春節前的延安之行,透露出什麼信號?「學習大國」現在為學習夥伴們解讀。
信號1 告誡廣大幹部:你們要下基層,而不是跑上層
46年前,15歲的習近平,來到梁家河大隊,開始了他艱苦卻受益終生的插隊歲月——住窯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與村民同吃同住,打壩挑糞、修公路、建沼氣,在這裡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直到1975年秋天才離開這裡,整整7年時間。
也就是說,習近平第一次下基層,一下就是7年。
鄭板橋有首詠《竹石》的名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習近平曾將這首詩改動幾個字,表達他對上山下鄉的體會:「深入基層不放鬆,立根原在群眾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習近平的言行明白無誤地告誡廣大幹部:要下基層,而不是跑上層。
信號2 提醒黨員幹部:你們要走群眾路線,而不能官僚主義
「盈兒,你可老了。」習近平一眼就認出了村民王憲軍,叫著他的小名。王憲軍和總書記攀談起來,一起回憶當年打壩淤地的勞動場景。王憲軍流利背誦出當年習近平為大家編寫的「戰鬥口號」:「決戰1974年,幹部帶頭抓路線,群眾都是英雄漢……打壩一座迎新年」。 總書記點點頭說,40年了,你還記得!
到了村委會,等候在這裡的鄉親們見到總書記來了,熱烈鼓掌。村委會的小院被圍得水洩不通。老人、青年、孩子,爭著同總書記握手。不少當年在一起共同勞動、生活的鄉親,習近平一眼就認出了,親切叫著他們的名字,問候他們的家人。
一眼就能認出老鄉來,馬上就能叫出小名來,在場的人都感佩習近平的眼力好和記性好。
習近平的眼力和記性為何這麼好?是群眾路線將習近平和老鄉們緊緊聯繫在一起,永遠都不會陌生。
習近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訴黨員幹部:要踐行群眾路線,別搞官僚主義。
信號3 告訴黨員幹部:你們要對百姓真情實意,不做表面文章
總書記給鄉親們帶來了年貨。餃子粉、大米、食用油、肉製品,還有春聯、年畫,家家有份。這些都是習近平自己出錢採辦的。
村民梁耀才握著總書記的手說,你那年寄給我的錢收到了,這份情義忘不了。原來,梁耀才妻子生了重病,習近平得知後,寄來1000塊錢。
在福建省工作時,習近平接到呂侯生的信,說腿出了問題,在當地治不好。習近平就把呂侯生接到福建,自己花錢為他看病。雖然腿最終沒能保住,但習近平的幫助讓呂侯生終生難忘。
實際上,1975—2015,時間整整過去40年。這中間,習近平曾在1993年回到這裡看望父老鄉親,並於2007年、2008年、2011年、2014年4次給梁家河村回信,表達惦念之情,鼓勵鄉親們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習近平在一篇文章(詳見學習大國2月13日所發《習近平自述: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回憶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信號4 催促全體黨員:你們要加強學習,特別是向人民學習
總書記回憶說,那時候放羊,把羊圈在一個山峁上,自己就開始看書、冥想了。說著,他轉過身去,極目遠眺。片刻,自言自語道:離開這裡都40年了。
習近平住過的窯洞,炕上放著一排鋪蓋和床鋪,靠著炕的一側牆上,用報紙糊著牆圍子,牆上還掛著一盞馬燈。習近平說,我那時愛看書,晚上點著煤油燈,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來的痰都是黑的。
習近平說,當年鄉親們教我生活、教我幹活,使我受益匪淺。我那時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會。後來都學會了,擀麵條、蒸糰子、醃酸菜,樣樣都行。
總書記對今天在場的年輕人和孩子們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言下之意便是,你們要和我一樣愛學習,特別是向人民學習。
信號5 告訴全國人民:大家要勇於創新,不能因循守舊
2月14日一早,習近平來到延安楊家嶺,瞻仰中共七大會址。習近平強調,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於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並指出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永無止境。
「創新」是關鍵詞,習近平非常看重、常常強調。
40多年前,習近平就在梁家河村勇於創新。
知青窯洞院子外面,保留著一口沼氣池。1974年,時任大隊黨支書的習近平帶領梁家河村民建成了這口沼氣池,這也是陝西省的第一口沼氣池。1975年8月,全省沼氣現場會在這裡召開,村上做了經驗介紹……
實際上,習近平一路走來,處處都在改革創新。
去年11月,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特別強調了改革創新的重要性。他說,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而將更多機遇留給勇於和敢於、善於改革創新的人們。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要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銳意改革,激勵創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斷尋求新增長點和驅動力。
習近平的言行明白無誤地告訴全國人民:要勇於創新,不能因循守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