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春節派紅包的習俗始於壓歲錢風俗,流傳至今少說也有近千年歷史了,原本是長者向幼者表達愛護祝福之意的紅包,在羊年到來之際卻演變為「現象級」的公眾行為。
如果說去年春節前的網絡紅包,還只限於個別網絡平台、商業網站的「任性」,今年則已近乎成為一種無法抵擋和拒絕的「紅包旋風」。既有用戶自娛自樂的,也有平台和名人大V合作的,當然更少不了商家「紅包搭台品牌唱戲」的……甚至春晚也未能免俗,推出了整點搖紅包,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搖到手腫」。
古話說「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天下自然不會有免費的紅包。刨去親朋好友間你扔過來、我又扔過去的自娛自樂型紅包,剩下的那些商業性、公眾性紅包,總票面價值恐怕不下億計。在「新常態」下大過年的如此破費,扔紅包的主兒們究竟圖的是什麼?誰又是春節「紅包大戰」的贏家?
說穿了,「紅包大戰」不過是一種改頭換面的傳統廣告大戰,只不過將原本整筆投出的巨額廣告費化整為零,包上一個個紅包扔出來,就推介平台而言其實一切都未改變,而最終受眾也依然是億萬普通消費者。只是原本看得見、聽得見卻摸不著的廣告畫面、廣告詞,變成了既看得見也夠得著的紅包罷了。
股民中曾有「草根股民中最大贏家是散戶廳門口賣證券報的」之說,理由是不論漲跌他們都旱澇保收且毫無風險,同樣,「紅包大戰」的最大贏家,首推那些為派紅包提供通道、媒介和方便的,不論發紅包、收紅包、兌現紅包,都要過他們的手,不論抽到紅包與否、紅包大小如何,也都要從它們的一畝三分地走一遭,該賺的「買路錢」一分不少賺不說,廣告效應也在不動聲色中達到。
微博、微信等提供「紅包大戰」戰場的網絡平台,同樣也是不小的贏家,依靠「紅包大戰」營造出的紅火和熱鬧,它們在歲末年初增加了不少人氣和黏性,也算達到了效果和初衷。只是作為「東道主」,它們在享受紅包福利的同時,不免也要分擔些紅包副作用的連累——不是已有人抱怨微博「紅包朋友群」擾人清靜了麼?
對於普通網民來說則有些難說,要說紅包氾濫帶給他們最大的好處,恐怕不是抽到多少錢,而是在過年的喜慶氛圍裡,增添了一個互動的手段,和一種節日的樂趣。不過餃子吃多了也會膩,「紅包大戰」的新鮮勁一過,抱怨手酸眼睛疼的就注定會多起來。
至於裹入「紅包大戰」的商家、單位,如果自感此次「賺了」,那麼在高興之餘恐怕也要想想下回換什麼招、而非一根筋地「把紅包派發到底」。畢竟,這種簡單粗暴的營銷,用一兩次大家或許覺得新鮮,但用多了,只不過搖到幾個鋼崩的消費者誰還提得起勁頭?更何況,只顧著盤點口袋的消費者,真有多少人記得是哪個商家、哪個品牌發的紅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