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王尚勇 寧夏報道)日前,記者從寧夏教育廳獲悉,寧夏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農村還存在大量規模較小的教學點,這些教學點設施設備短缺,師資力量薄弱,教育教學質量不高,成為困擾寧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薄弱環節。針對這種現狀,自治區教育廳、編辦、發改委、財政廳、人社廳5部門出台《關於改善農村教學點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從2015年起到2016年底,拿出4000萬元,對全區確需保留的農村教學點進行改造,確保兩年內全部農村教學點的辦學條件達到基本標準。
根據《意見》,自治區在核定各地教師編製時對農村教學點教師配備給予一定傾斜。各縣(市、區)政府統籌配置教學點教師編製,確保學生在10人以下的教學點配備正式教師2名,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配備3名,30人以上的至少配備4名。教師晉陞高一級職稱必須有教學點工作經歷。各類教師評先評優項目,對在教學點任教或有教學點任教經歷的優先考慮;建立教學點教師生活補貼機制,對在偏遠、艱苦貧困地區教學點任教期間的教師根據具體條件每月給予適當生活補貼。
按照國家對教學點設置的相關要求,結合正在實施的移民工程,科學分析預測服務範圍內人口變化(包括正在實施的移民搬遷項目帶來的人口變化)、學生上下學安全、村民意願等因素,對農村教學點的設置進行優化佈局。經科學預測,自然村或行政村範圍內已有或將有小學適齡人口且能持續的(含現在無小學生但有學前兒童的教學點);家校路途在3公里以上的一、二年級學生(個別含三年級)的教學點;相對路途較近的完全小學無法提供寄宿生活條件的教學點;學生上下學存在安全隱患的教學點等必須辦好。撤並部分教學點,對個別已有學生和未來學生數量少且家校距離小於3公里、上學路上不存在安全隱患的教學點適時撤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