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我們會在會前猜想,今年總理會想說什麼樣的話題?問題的提法非常重要。要猜想,總理會認為哪些話題對公眾是重要的,讓他有機會對這樣的熱點話題進行闡述,」現年63歲的CNN北京分社社長吉米告訴鳳凰網。
據鳳凰網報道,吉米是中國最資深的外媒記者。他是菲律賓人,從1971年開始就在中國生活和工作,於2014年12月退休。1977-1981年,他曾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
最早召開記者會的總理是李鵬
對外媒來說,「兩會」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總理記者會。一年中,中國總理只有在這個時候,會公開回答外媒記者的問題。
是誰最早開始召開總理記者會?吉米說,他印象中是李鵬。
當年吉米還向李鵬提出過這麼一個問題:「您是周恩來總理的養子,請問您坐上總理這個高位,是否走了『後門』?」
「他當時的回答是:周恩來總理的養子有很多,他只是其中一個,」吉米說,那時的總理記者會,就已經有大概200名外媒記者參加了。
現年50歲的路透社北亞首席記者林洸耀,第一次報道中國的全國兩會,是在1995年,那時也是李鵬當總理。自那以後至今,除了2000-2003年駐台灣外,他已經報道過17次中國的全國兩會了。
「1995年,我第一次參加總理記者發佈會,那時連椅子都沒有,全部記者都只能站著,」林洸耀告訴記者,當年一共只有四個提問機會,分別給了台灣記者、香港記者、大陸記者和外媒記者。
CNN記者吉米印象最深的,則是朱鎔基的第一場記者會。「我當時非常興奮。朱鎔基表現得非常自信。」吉米當時剛剛去東北看過鄉村直選,所以他問朱鎔基:「鄉村直選這種模式,有沒有可能在更高層級推廣?」
「我記得朱總理當時給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答案,」吉米笑著回憶說,但他認為,這個問題也許比答案更重要。
路透社的林洸耀,記得自己在2010年向時任總理溫家寶提問:「一年前您在這裡說過,有點擔心中國在美國的資產安全,請問您今天是一樣的擔心?更擔心?比較放心?還是有信心?另外,您剛剛講過中國內部的一些擔心,國際上您最大擔心的事情是什麼?」
當時,溫家寶的回答是:「我去年說過我擔心,今年我還要說我擔心」;「對國外的擔心,最主要還是在安全和穩定上」。前一個回答,被國內外媒體都做成了大標題。
關於「報備問題」
「在李鵬、朱鎔基時期,總理記者會上外媒記者不需要提前向外交部報備自己的問題。好像是在溫家寶當總理的第二、三年開始,外交部對總理記者會的準備變得更為充分,要求外媒記者預先報備問題,」吉米說。
剛開始時,對預先報備問題,外媒記者們感到「不太舒服」,畢竟這不是國際上的慣常做法。他們多次向外交部爭取,但外交部只是簡單回應稱「這不是我們能做的決定」。
接下來近十年,總理發佈會一直採用外媒記者提前報備問題的做法。是否要參與這個「遊戲」,對外媒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有部分外媒會選擇參與「遊戲」,但他們也明確表示,希望中國政府能更開明。
「美國政府的記者發佈會,有時也會要求事先報備,但通常是請記者報備一下他們打算提問的是哪方面的話題,不會要你把問題到底怎樣問都要提前報備。至於到底讓哪些媒體提問,白宮有時也會有一個他們打算給予提問機會的媒體名單,但官方不可能事先知道這些媒體具體要問什麼樣的問題,」吉米說。
「李鵬、朱鎔基,都沒有採取事先報備問題的做法,他們在記者會上也仍然應對得很好。我相信中國的總理和其他官員完全有這樣的能力,能在記者會上及時應對各種問題,」吉米說。
提問題的技巧
通常在2月下旬(有時也可能是兩會開始後),外交部新聞司會與各外媒記者溝通,請他們提出3-5個「擬提問」的問題。
一般來說,香港記者會問有關香港的問題,台灣記者問台灣問題。外國媒體普遍關心的問題通常涉及外交政策、政治、經濟、環保等。各外媒也會有自己的特點,比如路透社通常會比較關注財經,像經濟增長速度、地方債等。
外交部會從各外媒提交的問題中作出選擇。「不能完全說導演,我想外交部的目的是想讓問題更多元化,」路透社記者林洸耀告訴記者。
外交部選中問題後,會通知所在媒體;而如果一個外媒提出的所有問題都沒有被選中,則不會收到通知。
為了讓自己的問題能被選中,外媒記者也動了很多腦筋。「我們會在會前猜想,今年總理會想說什麼樣的話題,我們肯定不想讓自己的問題把他嚇著。所以,問題的提法非常重要。要猜想,總理會認為哪些話題對公眾是重要的,讓他有機會對這樣的熱點話題進行闡述。」
比如吉米曾經向溫家寶提問,如何讓官員對公眾負責?另一次,吉米問溫家寶關於「依法治國」的問題。「我問他,依法治國是什麼意思呢?是要制定新的法律?會不會想辦法讓法庭變得更為獨立?在推進依法治國這方面,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因為我當時聽說最高法院試圖在做一些改革。但具體在做什麼,我不太清楚。是否會取消基層法庭預算由當地政府決定的做法?是否會向法官提供更多的培訓?如何增強透明度?」
「關鍵是,你不能只問一句話,問一個概念上的事情。你要多說幾句,說你對這個概念的理解,你已經瞭解的信息,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答案,」吉米說。
李克強記者會
2014年李克強記者會上,第一個提問的就是CNN的吉米。他是這樣提問的:「李總理,我的問題是和失聯的馬航飛機有關。首先借此機會對於機上的乘客、機組人員以及他們的家屬表示同情。大家都在急切地等待飛機的有關消息。請問您的是,中國政府在民用、軍事以及衛星獲取圖像等方面採取了什麼措施來全力參與失聯飛機的搜救行動?我還想問,這起事件會否對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和海內外的旅遊業產生影響?中國將採取什麼措施確保國內以及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全?比如中國政府是否會考慮進一步加強業已十分嚴格的安保措施?」
「當時馬航失聯剛剛發生,我知道總理肯定會想對此問題說一下。所以這簡直是個大家都能想到的問題,我們記者戲稱為『無腦』問題,」吉米笑說。
同一場總理記者會上,英國《金融時報》的記者是第一個用中文提問的。李克強馬上稱讚說:「你的中文說得很流利,也很標準,我聽懂了。」第二個用中文提問的是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記者,李克強誇道:「你的中文就更標準了」。
路透社的林洸耀是第三個用中文提問的記者。他的問題是:「中國經濟去年增長7.7%。請問總理,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再有就是您覺得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哪些?」
「我確實很佩服你們這些駐華記者,能這麼流利地說中文,」李克強笑道。隨後他說,2013年最大的挑戰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14年則「既要穩增長、保就業,又要防通脹、控風險,還要提質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標的實現需要找一個合理的平衡點,這可以說是高難度的動作」。
「總理的肢體語言也很有意思」
如果沒有收到通知,那就意味著在總理記者會上不會得到提問機會。
在明知沒有提問機會的情況下,有些外媒記者就不會再去記者會現場。「安檢太麻煩了,」已在中國工作6年的《紐約時報》記者傑安迪告訴記者。《紐約時報》聲稱,他們從未收到過總理記者會的邀請,但他們會在電視上觀看記者會直播。
有些外媒,即使明知道在總理記者會上沒有提問機會,也還是會到記者會現場。「去看看總理的一些肢體語言,也蠻有意思,」CNN記者吉米說。
有外媒記者告訴記者,2014年外交部明確告訴他們有幾個問題不能提:昆明火車站的暴恐事件、西藏的自焚,還有周永康——那可能是很多國內觀眾最期待外媒提的問題,最後這種期望都落了空。
如果外媒記者在發佈會上提了沒有事先報備的問題,「以後就沒有互信的基礎了」,有外媒記者告訴記者,可能會接下來幾年都失去提問機會。
2013年12月,曾有外媒記者在與外交部高級官員傅瑩一起吃飯時,問傅瑩在總理記者會上是否能問沒有事先「報備」的問題,稱「預先報備」的做法「不符合國際慣例」。「但我猜他們還沒準備好,」這位記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