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揭秘北京乞丐村:男乞討在京買兩房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5-17]
     

【文匯網訊】位於蘋果園地鐵站西北側的金頂山村曾是北京著名的乞丐村,由於距離地鐵站較近加上房租便宜,很多乞討者在這個村的「西山坡」租房居住。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金頂山村探訪發現,乞討者早已退租離開此地。從去年北京地鐵票價上調開始,乞討者的生意就越來越難做,而隨著《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正式實施,執法隊開始嚴查地鐵賣藝乞討等行為,加上有關部門的「定期清理」,乞丐村這個稱呼也將成為歷史。

最多時百餘人聚居 如今村裡難見乞丐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從地鐵蘋果園站出來,向北走過七彎八拐的胡同步行大約400米,很快就可以到達金頂山村。這個並不大的村莊被清晰地分為兩塊,山下一塊,山上一塊,村民更多地把山上的村子稱為「西山坡」。從山下的村子向山上走去,一排排低矮的平房七扭八歪地排列在狹窄的道路兩邊。

因為距離地鐵站較近,加上房租便宜,曾經有很多乞討者選擇在山上租房居住。最多的時候,山上住了100多名乞討者,他們中有五六歲的孩子,也有60多歲的老人,來自河南、河北、甘肅、四川等地。因此,也有很多人把這裡叫做「乞丐村」。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些租住在山坡上的乞討者等早高峰過去,就換上乞討用的衣服,帶上小喇叭、音響等乞討設備,成群結隊地走到地鐵蘋果園站,刷卡進站,開始一天的乞討。到了晚上11點多,他們又陸續從城市的各個角落回到租住的山坡上,週而復始。

「以前在這裡經常可以看到乞討的人,但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了,你可以到山上去看看,也許還能碰上幾個。」在村子裡住了很長時間的老李說,以前山上住了很多乞丐,每天早上9點多開始,他們便一群群地從山上走著去蘋果園地鐵站,到了晚上再回來。「但從去年開始好像就越來越少了。」兩年前記者來到這裡時,村子裡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平房前晾著的被子和乞討用的衣服,院子裡放著乞討用的喇叭和音響,如今,這些基本上都看不到了,「感覺一下利落了不少。」老李說。

目前金頂山村的一些山下平房正在被拆除,有不少人正在忙著施工。沿著狹窄的街道向山上走去,道路兩邊堆滿了各種生活垃圾,不時散發出陣陣惡臭,路兩邊的牆上到處張貼著「房屋出租」的小廣告。街道上人很少,村子顯得異常安靜。「西山坡」上低矮的小平房依然存在,走到半山腰的時候,一道已經銹跡斑斑的鐵柵欄將路攔斷,無法再繼續行走。

職業乞丐收入不菲

租房每月僅數百元

今年50多歲的劉女士一直住在金頂山村,曾經做過多年的「乞丐房東」,最多的時候家裡的房子曾經住著七八個乞討者,每個人的房租從20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房子條件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

劉女士說,由於村子距離地鐵站近、交通便利,她把房子隔成好幾間對外出租,剛開始的時候看到對方是乞討的,她也不願意租,但後來見到村裡不少人都租給了乞討的人,自己也跟著往外租,「雖然錢不多,但好壞也有近3000多塊錢的收入,我得靠這個生活。」

村子裡住的乞討者多了,附近上班的人便不願意來「西山坡」租房,山上的房子只能租給乞討者,「後來見租的人多了,想提點價都不好提,他們(乞討者)不願意多加錢,就去別家租,我家的房子就只能空著了。」

村民們說,由於村裡一開始住了一些乞討者,有在附近上班的人來村子裡租房子,但一看到村裡有很多乞討者,就擺擺手走人了,「雖然比周圍便宜很多,交通很方便,但誰願意花錢去一個被叫成『乞丐村』的村子裡住?」劉女士說,「後來也只能租給這些乞討的人,價格也上不去。」對於乞討者的集體離開,劉女士有些失落,現在她的房子空了好幾間,「不過還好,現在乞丐走了,附近上班的人慢慢就會來山上租了,因為價格比山下的要便宜很多。」

雖然乞討者在房租上斤斤計較,但劉女士不知道的是,她的租客們每月的收入要遠遠高於她租房的收入。今年3月,公交總隊民警曾查獲一名專門在地鐵乞討的男子,這名男子靠著假扮腿腳殘疾乞討,已經在北京買了兩套房子。而另一名專門在北京西站乞討的老漢每月會到建國門郵局整理成堆的零錢,每個月他江蘇老家的家人能夠收到1萬元。

北青報記者曾多次採訪過地鐵裡的職業乞討者,雖然他們乞討的方式並不一樣,收入的多少也有較大差距,但每個月掙到5000元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昨天早上9點,在蘋果園地鐵站外,記者等了近1個小時的時間,但卻沒有看到一名乞丐,「現在很難再看到成群的乞丐進站了,以前他們都是一群群地進去,有時候也會在地鐵口的早點攤買些吃的。」地鐵站外一名小攤販說:「就跟突然消失了一樣。」

地鐵提價禁止乞討

乞丐租房也被清理

村子裡的人說沒人知道乞丐們為何離去以及去了哪裡,「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慢慢地都搬走了,現在查得嚴,誰知道他們去了哪裡?」老李說,「現在住在這裡的很多都是在附近上班的人。」

村民們懷疑乞丐的消失跟地鐵禁止乞討政策有關係,今年5月1日,《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正式實施。根據這個《條例》的規定,禁止在車站、車廂內乞討、賣藝、派發廣告等物品。對於乞討和賣藝行為,運營單位有權制止,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並可處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不讓要錢了,地鐵票又漲價了,住在這裡就不划算了。」劉女士說,「以前他們住在這裡走著去地鐵站方便,現在不讓乞討了,他們去地鐵站就沒用了,即使去了,地鐵也不讓他們進。再說,票價一下子漲了不少,再從蘋果園站坐車,算算也不划算。」

去年北京地鐵除了票價調整之外,還推出了地鐵4小時出站的規定。坐地鐵從刷卡進站計算,一次行程在付費區內最多停留4小時,超過4小時的按單程最低票價補交超時車費出站。以前,乞討者一張票可以在地鐵裡待一天,現在超過4小時則要補交超時車費,這或許就是村民口中所說的「不划算」。

乞丐「消失」的另一個原因在村民看來是「查得嚴」。一位村民說,村子裡這幾年都在拆遷,山下已經拆了一部分,山上早晚都要拆遷改造。經常有人來村子裡進行定期清理,「他們都不找乞丐,可能是不好直接分辨是不是乞丐,都是直接找房東瞭解情況,查得這麼嚴誰還敢把房子租給乞丐?」

對於這些乞丐的離開,一些村裡人覺得房子閒置挺可惜,不過也有值得高興的地方,以前乞討者在的時候,村子裡顯得有些亂,「因為附近的人都知道這裡住了不少乞丐,從村子去山下買東西,感覺別人看自己的眼光都怪怪的,覺得自己是乞丐。」

地鐵乞討者已減少

乞丐們都去哪兒了

近日,北青報記者先後在地鐵1號線、5號線和八通線進行探訪,雖然還是能夠遇到一些乞討賣藝人員,但和此前的「頻繁出現」相比,乞討者已經少了很多。

軌道交通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李海濤對媒體表示,專職執法隊在地鐵內的巡視對乞討賣藝人員還是有很大的震懾作用的,目前乞討、賣藝、發小廣告等現象有明顯減少,「我們發現一位『乞討者』,走路看起來明顯有些不利索,一瘸一拐的,可他發現我們是穿制服的,一下子嗖地就跑了,跑得比誰都快!」

由於執法人員人數有限,一些乞討者儘管知道「嚴打」,但依然在打游擊。還有一些來京「單干」的乞討者對於新的政策規定並不清楚,「平常也不看新聞,不知道要嚴查。」一名雙腿殘疾的乞討者對北青報記者說。

據媒體報道,近日南京地鐵車廂內年輕女子帶兒童乞討現象增多,僅5月以來當地地鐵警方就接到此類電話報警15起,微博線索38起。根據當地警方調查,這批由年輕女子組成的地鐵「職業乞丐」來自甘肅岷縣,集體組團來南京乞討。北青報記者此前調查發現,在北京地鐵車廂內「帶娃乞討」的女子也大多是來自甘肅岷縣的老鄉,隨著北京出台禁止在地鐵乞討賣藝的相關規定,「乞丐團」是否出京南下另謀生路,目前尚無定論。

此外,除了各個地鐵站,市區內常見的擁堵路段、兩大火車站現在依然能夠看到乞討者的身影。對於乞討者離開金頂山村之後的去向,和他們打過多年交道的劉女士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北京這麼大,他們總能找到家。」

      責任編輯:賀頓
少將:美艦若入侵南沙領海 可撞擊開火      [2015-05-17]
環保健步行 文匯來助力      [2015-05-17]
習近平出訪 由歐洲狙擊手護衛      [2015-05-17]
八旬阿婆憶父義救美大兵      [2015-05-17]
本港將舉行多項紀念抗戰勝利70年活動      [2015-05-17]
新華社就「吃空餉」發文問何炅      [2015-05-17]
寬帶降費提速方案今日啟動      [2015-05-17]
楊潔篪會見克里:中美應客觀理性看待彼此      [2015-05-17]
紅色通緝令8人逃往泰國 名單曝光      [2015-05-17]
國外失手機 天價賬單來      [2015-05-17]
  �朖���鰵�硺�𦠜𠯫��坿��
撱�楛皜舫�㗛閠�批𧑐畾菔�嗪�蹱葛��餈𤑳�瘛勗裵蝳讐眎蝡辷��2015撟游�閙迤撘誩�毺鍂��敺墧楛�裵���誨撌𧼮�鞾�㗛閠嚗���ê̌����15����睃��30����䀝噶�虾���娪�蹱葛嚗�耦��僐��誨瘛望葛��𠰴�𤩺�蝬𤘪�笔���溻��撠齿迨嚗䔶�㰘�滨�綽��
擐蹱葛撠��滚�亙�批𧑐��擃㗛�罸閠頝舐雯嚗峕�匧⏚�䲰蝬𤘪�毺䔄撅𨰻��
擐蹱葛憒��𧊋�質�閧�憟賭��𧑐�拇炎��誯�䕘�屸�㗛閠雿𦦵鍂銝滚之��
        [�䰻��讠�鞉�襷


���𥲤�𥼚瑼Y揣 | ���𥲤�𥼚敹�霈� | ���𥲤�𥼚甈��𤌍 | ���𥲤�𥼚�㬢��� | ���𥲤�𥼚閮��鰐 | 撱��� | ��𨀣䲰��穃�� | 鈭斗�偦��𦻖 | 蝬脩�坔𧑐���

擐蹱葛���𥲤�𥼚�鰵慦㘾�𥪯葉敹� ����𦠜���剹��©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