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徐悲鸿弟子講述鲜为人知的往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8-27]
     

徐悲鴻弟子,從左至右分別為周國瑾、楊先讓、李煥民、李寬明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李兵報道)今年,是徐悲鴻誕辰120週年,「永遠的徐悲鴻」書畫巡展先後在北京、煙台、成都等地舉行。8月下旬,記者在成都東湖公園,有幸採訪到徐悲鴻多名嫡傳弟子。

「呵呵,都變成老頭兒、老太太了,我年齡最小,也都83歲囉!」中國著名女國畫家、徐悲鴻弟子周國瑾,緊緊握住楊先讓、李煥民、李寬明三位大師的手,幽默風趣的話語逗樂了幾位「嚴肅」的大師哥。接下來,幾位「老頑童」講述了他們與恩師徐悲鴻鮮為人知的往事。

伯樂慧眼識才子

「沒有恩師徐悲鴻,便沒有我的今天。」李煥民開口便說。

李煥民講述,幼時,家裡窮得叮噹響,衣服穿得破破爛爛。那時,文化成績差得很,但特別喜歡畫畫,特別是人物側面畫得好。1947年,徐悲鴻創辦的國立北平藝專招生,他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應考。

衣衫襤褸的李煥民,畫的人物卻有稜有角,引起了徐悲鴻的注意。徐悲鴻走到李煥民跟前輕聲問:「學習美術做什麼?」李煥民說:「想當一個大藝術家!」

沒過幾天,學校放榜,李煥民居然榜上有名。「若以現在的選人方式,我根本考不上。」李煥民說。

1947年,李煥民順利進入國立北平藝專學習,得到徐悲鴻真傳。他秉承恩師務實作風,深入西藏、甘孜、阿壩等地采風,創作出《高原之母》、《藏族女孩》等優秀作品,曾獲「魯迅版畫獎」、「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等榮譽稱號,成為內地著名的版畫家。

恩師教吃「開口飯」

「20世紀初,徐悲鴻將歐洲畫風和教學方法引入國內,積極推動中國繪畫改良運動,開啟了中華民族文藝復興的偉大進程。」原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楊先讓說,藝術的關鍵是普及,要做到有後繼有人,「是否要出幾個大師,其實並不重要」。

「徐悲鴻提倡,學習美術要做到『方、髒、笨』。」李煥民回憶說,徐悲鴻的「開口飯」,讓他們受用一生。所謂「開口飯」,就是新生入學的一年級,徐悲鴻要親自教學。

「要畫一個圓的東西,必須先把它畫成方的,方的更接近於對像、本質。」李煥民介紹,徐悲鴻要求,還要不怕髒、畫得笨,「這不完全是技巧,更是一種審美的高度」。

「在國立北平藝專,我們受到了非常正統的藝術教育,水平也是突飛猛進。」楊先讓說,1948年底,他取得優異成績,學校獎勵了30萬法幣。徐悲鴻親自為他們頒獎,他用30萬法幣賣了一個筆記本和兩袋糖果「宴請」同學。談起這件事,楊先讓仍然十分激動。

最愛美味烤白薯

「過來,過來,去幫我買個烤白薯和一個麵包。」周國瑾說,與徐悲鴻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便是幫他買烤白薯。

在中央大學任教期間,徐悲鴻每天清晨步行至嘉陵江畔,在小攤上買兩個烤白薯當早餐。他的生活十分艱苦,與師生一起吃發霉的「平價米」,喝的是田地裡挑來的水,點的是煤油燈。70多平方米的臥室兼畫室,有一張床、兩把籐椅、一張帆布躺椅和一個寫字檯,除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幾乎被繪畫用具和資料佔據。

徐悲鴻一生清貧,烤白薯是他最喜歡的美味。當代知名漫畫家黃苗子在他的文章中講述,有一次,徐悲鴻約裱工劉金濤與他同車去裱畫,半路上忽然叫汽車停下來,並向劉金濤借款一元,下車去買烤白薯吃。後來,徐悲鴻忘記了還錢,劉金濤也不敢向他討債。

「徐悲鴻雖然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但他卻十分樂意幫助老師和學生。」楊先讓介紹,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動員學校南遷,給了他一大筆搬家費。然而,徐悲鴻將款項全部捐給學校,用於資助困難師生和改善伙食。

徐悲鴻與成都的不解之緣

徐悲鴻與成都淵源頗深。

早年,徐悲鴻曾在成都生活過一段時光,遊走於四川名山大川,描繪蜀山風光。成都的風土人情、歷史底蘊對其影響甚大,誕生了大量有份量的作品,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交融的獨特風格,也開始逐漸成熟。

1943年,在抗戰最艱苦的歲月,徐悲鴻經常帶領中央大學與中國美術學院的師生到青城山寫生,創作了《國殤》、《山鬼》等國畫,以及《大銀杏樹》、《青城道中》等油畫。

1942年,徐悲鴻遊覽成都寶光寺,感慨國難時艱,佛寺尚存,現場揮就《立馬圖》。這幅《立馬圖》,高近兩米,是其傳世立馬圖中最大的一幅。

成都結緣廖靜文

1939年,廖靜文去面試重慶美術學院圖書管理員,遇到比他年長28歲的徐悲鴻。兩人一見鍾情,通過深入交往,於1946年結婚。

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范樸介紹,當時,廖靜文還在上大學,徐悲鴻就去江邊送她。「你讀書四年,我就等你四年。即使天女下凡,我也不會變心。」范樸說,徐悲鴻曾這樣對廖靜文說,可見徐悲鴻對廖靜文的愛慕之深。在廖靜文念成都金陵女子大學期間,每個禮拜都會和徐悲鴻外出遊玩,青城山是他們愛去的地方之一。

1953年,徐悲鴻去世,年僅30歲的廖靜文表示,徐悲鴻是她一生所愛。「我不僅愛徐悲鴻,也是他的崇拜者。」因此,廖靜文被評價為「一個為徐悲鴻而生,為徐悲鴻而活的女人。」

徐悲鴻簡介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江蘇省宜興人。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7年回國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意大利等地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

徐悲鴻被譽為「金陵三傑」、「中國現代畫聖」、「現代中國繪畫之父」,其代表作品有:《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圖》、《八駿圖》、《珍妮小姐畫像》等,是中國傑出的繪畫藝術大師,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責任編輯:李可為
釋永信望少林問禪像奧林匹克一樣輪流辦      [2015-08-27]
川87歲老人頭上長巨大「獨角」      [2015-08-27]
專家質疑《大氣法》草案被人操縱      [2015-08-27]
浙江慈溪市原副市長張定偉被雙開      [2015-08-27]
人民日報:中國不是國際資本市場下跌之源      [2015-08-27]
5萬存62年只兌20 老人怒砸銀行門      [2015-08-27]
天津港總裁鄭慶躍等被立案      [2015-08-27]
天津爆炸:11名官員被立案 含7廳官      [2015-08-27]
廣東茂名高州市發生3級地震      [2015-08-26]
訪蘇收穫豐 未來之星領國情結業證      [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