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國際報道,美國財政部19日公佈了針對主要貿易對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首次不再指責人民幣匯率被「大幅低估」,顯示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立場出現軟化。
專家認為,美方報告措辭的變化反映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已取得成效,人民幣目前已處於合理估值水平。
美國:人民幣不再「大幅低估」
根據美國法律要求,美國財政部每半年要向國會提交一次有關主要貿易夥伴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涉及中國、日本、韓國、歐元區、英國、巴西、加拿大等經濟體,這些經濟體約占美國對外貿易總量的四分之三。
在今年4月發佈的前一次報告中,美國財政部認為,人民幣匯率仍被「大幅低估」。
本次報告首次取消了人民幣匯率被「大幅低估」的說法,但稱人民幣仍「低於合適的中期估值水平」。
報告還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並未操縱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
IMF:人民幣不再「被低估」
與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仍有所保留的態度相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更加認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取得的成效。
今年5月,IMF發佈評估報告說,人民幣在過去一年裡實際有效匯率大幅升值,使得當前的人民幣幣值不再被低估。IMF亞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馬庫斯·羅德勞爾表示,中國正在轉向「一個更開放、靈活、更基於市場條件的匯率制度」。
多位美國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對此表示認同,認為人民幣匯率已處於合適水平。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杜大偉認為,IMF評估後得出「人民幣幣值不再被低估」的結論非常重要,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多邊金融機構,IMF更可能就匯率議題作出客觀評判。他說,中國人民銀行已有很長時間不再干預外匯市場,這說明目前人民幣匯率已處於「合適的水平」。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表示,即便中國對一些資本項目仍有管制,人民幣匯率正接近均衡利率的水平。
人民幣匯改見成效
專家認為,美國在人民幣問題上立場軟化,反映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已取得成效。特別是今年8月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調整,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今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調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要求外匯市場做市商參考上日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其他主要貨幣匯率變化來提供每日中間價報價。
今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秘魯利馬出席IMF年會時表示,近期人民銀行實施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以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市場決定程度。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人民幣匯率將更具有彈性,雙向浮動,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