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曹桂林:你要的好生活絕不在美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0-25]

【文匯網訊】「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據環球時報報道,上世紀90年代初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和同名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裡的這句話影響了太多中國人。

可以說,對今天拼盡全力想舉家移民的中國人來說,更多看到的仍是「天堂」這半句。但《北京人在紐約》的作者、美籍華人曹桂林先生近兩年卻更願意講述美國不太「nice」(好)的一面。

去年,曹桂林先生推出新作《紐約人在北京》,講述主人公王起明(原型為曹桂林)從紐約回中國發展的故事,並原汁原味揭示出中美兩國存在的社會問題。近日,年近七旬的曹先生在北京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得很乾脆,他想告訴那些要移民,想追求好制度、好生活的人說,你想要的生活也許在月亮上,在火星上,但絕對不在美國。

美國的「nice」是壓抑出來的

記者:您說過紐約曾讓您「得意狂妄,也曾內外皆傷」,為什麼?

曹桂林:很多人不太瞭解美國,赴美旅遊一次、兩次只能看到美國好的一面:空氣好,人有禮貌,生活特「nice」……不像我說的那麼「惡」。我接觸過一些剛去美國的留學生,他們都很興奮,特羨慕美國,但畢竟只是生活在校園內。等他們留在美國,一結婚有孩子,安家立業後就現實多了。

我在美國生活30多年,我的認識是,美國沒有什麼富人,全是窮人。我粗略算過,美國人終其一生積累的財富也就是五六十萬美元,65歲退休了,房貸還完了,最終就剩個房子,得把房子賣掉才會有這個數。死後遺產稅又扣掉很多,你說虧不虧?如果你不捲進美國的金融制度內,就不知道為什麼美國人生存那麼艱難,我覺得中國現在要比他們強多了。美國有很多問題都是解決不了的。美國金融無監管、無控制。美國政府是為華爾街服務的,而華爾街那些「混蛋」根本不考慮國家好壞和百姓苦衷,他們就是按合同來。

美國人有優越感,法治完善,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我覺得,不管是新移民還是老移民,只要捲入美國的齒輪,就可能被碾得粉碎。很多人直到退休後,才發現一無所獲。

記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識?

曹桂林:我20多年前寫《北京人在紐約》和前兩年寫《紐約人在北京》都趕上美國經濟不好或金融危機。在美國這麼多年,最大感受是繞不開美國的金融體制。在美國,越能還貸越有信譽。中國人不理解,美國那麼富裕,為什麼還跟中國借錢?在美國這太正常了,從企業到小雜貨店,都是借錢,美聯儲就是幹這活的。在美國,誰能貸到更多的錢誰就是英雄。幹什麼都可以貸款,但別忘了還要還利。這就是美國的傳統。所以,不在美國買房、工作,沒有捲入美國的金融生活,沒被美國的金融齒輪碾幾下,你就感受不到這些苦衷。有些移民不願說自己的苦處,只說美國的好,無非是顧及臉面,不願說實話,實際上家裡有還不完的貸。

在美國,除了房貸、車貸、學貸,還有各種稅。有些老移民,每月想下一兩次館子,真的都要精打細算啊。有的人手裡拿著幾張信用卡,但透支著。我在新書《紐約人在北京》一書中描寫的「成太坤」,人物原型原來就住在北京方莊,為省點錢,兩口子在美國趕便宜點的夜間航班,結果在高速路上出了車禍。我是治喪委員會的,我就想,怎麼那麼不值啊,要是還住在方莊多好啊。成太坤這個人物的死讓我觸動最大,於是決定用兩年時間寫了出來。

我寫了美國人和中國人的生活軌跡,我覺得中國人的生活肯定是一天比一天好。美國的「nice」是壓抑出來的。曾有一個白人單親媽媽,為保住工作,請我向她的老闆求情,她說「因為一旦失去工作,汽車貸款、房屋貸款就都沒有著落,只能去乞討」。這個親身經歷讓我感到,美國人有了穩定工作,就跟孫子似的,老實著呢,哪有那麼多怨言。不像中國人,總愛抱怨。回國後我老勸身邊的人,「偷著樂吧」。我在美國開工廠,美國員工反而更好管理。我覺得中國人在自我表現方面已經比美國要寬鬆。中國的寬鬆,還體現在創業、賺錢等方面。

中國是「火鍋子式的社會」,美國是「吃西餐的社會」

記者:您1991年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墓場」。現在您還是這樣的認識嗎?

曹桂林:現在還是這樣。老人去了美國就像蹲監獄,語言不通、食物不好吃,不會開車,半年才能等子女休假時一起出去走走。別想著去美國養老,中國沒吃沒喝時,肯定沒美國好,但現在中國的物質生活多好啊。移民去的老年人都待不住。中國老年人多歡實啊,就拿現在引起爭議的老年人廣場舞來說,美國老年人不可能去跳廣場舞,他們有自己的養老中心,但很寂寞,心情不一樣。人是群體生活,還是需要交流。所以我在《紐約人在北京》的結尾中,讓重回中國的主人公王起明跳起了北京街頭的廣場舞。

談到中美社會對比,我覺得,中國是個「火鍋子式的社會」。不管假哥們,還是真仗義,大家喝著酒,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大家有交流,有舒暢點,能產生靜電反應。中國人就是這樣一個群體。美國是「吃西餐的社會」,一人一盤子,都得挺著身子,輕聲細語。美國有好的地方。表面上,美國社會有規矩,空氣好,沒人闖紅燈,大家開車相互禮讓,看不到吵架的,是很祥和。當然槍殺案另說,我也沒有經歷過。但我總覺得美國這種文明好像和我沒關係,太冰冷,有距離感。

中國當然也有很多問題,但今天咱們不是談這個話題。很多人不適應美國的生活,我覺得還是個文化上的問題,不是體制適應不適應。60多歲的人,大多想回來。有的和我喝著茅台、吃著月餅,就流眼淚。有的人也許嘴裡罵著中國,但找個沒人的地方都會掉眼淚,虧心不虧心啊。姜文寫的書評我贊同,他說這些移民就像放出去的風箏,但風箏還連著線,線還在中國這邊攥著呢,跑不了多遠,跑不了多久,都得回來。

記者:美國普通老百姓到底怎麼看中國?您又怎麼看中美關係中的一些熱點話題?

曹桂林:美國人不像中國人關心美國那樣關心中國。但提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很多美國人都知道,因為這次國際盛會全球轉播,他們覺得很棒。至於中美關係,像美國的戰略東移、南海的舉措、TPP,看著都很可笑,都是嚇唬人。現在牽制中美關係的東西太多了。美國欺軟怕硬,遇到真正厲害的對手一嚷嚷,美國人就下去了。比如和俄羅斯(爭),克里米亞不就那樣了嗎?俄羅斯現在空襲敘利亞恐怖分子,美國也只能嚷嚷。美國人要生活,要活命,就離不開中國,就不能和中國打,美國的航空母艦就是嚇唬人的。我把美國人看透了,嚷嚷行。能打得過他肯定打,像打利比亞,打不過的就交朋友。美國怕打仗,老百姓那麼多債務,要生活啊,這就是美國的軟肋。

很多「土豪」太不知足了

記者:在您的書中,有些人移民美國後不是離婚就是分手。為什麼好不容易到美國,感情卻出了問題?

曹桂林:各種各樣的壓力,我也曾經歷過。除非兩個人性格都好,都安分,只想著居家過日子,稍微有點想法的,就會出現問題,由於東西方文化衝擊,生活形態、人情關係、物質條件、自由度等都突然發生變化,就容易在感情上發生矛盾。人想求發展,根本上是個性,不是環境。你在中國是個窩囊廢,就想在美國飛黃騰達,這不太現實。還是有大批大批的移民在「混」。相反,「混」得出來的還是過去在國內接受過中國精英教育、拿過各種獎的。

記者:您寫過,「美國富人的生活跟走鋼絲差不多,一個不留神就變得一切皆空」。您怎麼看中國的富人?

曹桂林:我覺得,回到國內,最反感的就是和一些土豪打交道。他們有了錢,可意見比路邊的攤販意見還多。我沒有聽到賣菜的人有那麼多抱怨。有的土豪賺著共產黨的錢,還罵著共產黨,還有沒有良心?我最討厭這種人——中國現在的有錢人罵得比誰都歡。他們太不知足了。而且很多土豪還是體制內的。我接觸過國內一些既得利益者,他們對現在一些改革和反腐有怨言,其中有的也與美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實實在在地勸他們:別那麼不自信,你們追求的社會也許在月亮上,也許在火星上,但不是在美國。

「為孩子移民要慎重」

談到國內很多家庭困惑要不要為了孩子移民的現象,曹桂林表達了兩個想法:

一是不知道中國人為什麼那麼不自信,二是建議家長一定要慎重,對孩子海外留學後的生活要有規劃。

曹桂林說:「很多人移民就是隨大流,聽風就是雨。我知道國內很多中產階級兩口子辛苦打工攢錢,就為了孩子到美國。我心裡說,你們怎麼那麼不自信,留在中國,跟著一起建設『中國夢』不行嗎?非要走移民這條路?很多人全家搬到美國去,過不了幾年還要回來。有人在美國綠卡都沒拿就回來,就是因為熬不住。」

當然,他也強調:「美國給了人們各種各樣拚搏、奮鬥的機會,作為華人,只要你通過硬件的東西,很刻苦,並不比美國白人弱。我曾問過(美國華裔政治家)駱家輝,你是怎麼達到這個位置的,他說就是『機會加努力』。」

曹桂林給有移民打算的讀者建議說:「做出移民決定一定要慎重,為孩子教育去美國是個方向,但孩子學完之後是否有規劃?孩子學好,留在美國,你會不會寂寞?孩子學不好,還要回來,你花那麼多錢有沒有必要?」他認為,現在「海歸」多,但很多人並不成功,因為他們不懂得中國社會的生存原則,回來還是要按中國社會的遊戲規則來。

      責任編輯:王一
中美就「南海造島」激烈對沖      [2015-10-19]
美媒揭秘中國6種反衛星武器      [2015-10-16]
國平:習主席訪美增進中美戰略互信      [2015-10-06]
習近平訪美推動中美雙贏 造福全球      [2015-09-29]
李光耀對中美關係的六大預言      [2015-09-28]
外媒稱中美就亞投行達成共識      [2015-09-28]
習近平訪美掀開中美關係新篇章      [2015-09-27]
港學者講述港中美聯合航空抗戰史      [2015-09-26]
專家:台灣問題正從中美關係中淡出      [2015-09-26]
習奧會開啟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新航程      [201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