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報道,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3日發佈,這份文件繪製了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新圖景。梳理這份文件可以發現,在未來五年,以下這十大政策將實實在在地影響你的錢包。
——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
【政策】
《建議》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解讀】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翻倍,這是改善民生的「硬要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要實現收入翻倍的目標,意味著到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達到3821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838元,屆時城鄉居民的錢包將會更鼓。
如何實現收入倍增的目標?毫無疑問,保持中高速的經濟發展是基礎,畢竟「蛋糕」做大了,每個人才能分得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表示,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
除了經濟發展、國家推動,對於普通勞動者而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綜合室主任王學力建議,未來中國產業結構要邁向中高端,對職工的技能、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職工需要不斷學習,通過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在適應經濟結構升級需要的同時,實現收入的提高。
——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稅
【政策】
《建議》提出:實行有利於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解讀】目前,中國實行的個人所得稅制是分類稅制,即將個人所得分為工資薪金所得等11個項目分別徵稅。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大樹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現行稅制下,納稅人的家庭負擔因素沒有被考慮進去,而且由於工資薪金所得實行的是由單位代扣代繳,征管較為方便,因此,工薪收入者構成了個稅的主體,個稅被指淪為了「工薪所得稅」。
今年以來,官方多次表態要「研究提出個稅改革方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曾多次提出,下一步改革個稅的方向是由目前的分類稅制轉向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稅制,在對部分所得項目實行綜合計稅的同時,會將納稅人家庭負擔,如贍養人口、按揭貸款等情況計入抵扣因素,更體現稅收公平。
在外界看來,隨著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建立,納稅人的家庭負擔因素將會被考慮進入,老百姓的個稅負擔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
——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政策】
《建議》提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解讀】社保主要包括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險種,據人社部介紹,目前中國各項社會保險的總費率超過了40%,用人單位佔大頭是30%,總體是偏高的。
今年以來,國務院先後確定將失業保險費率由3%統一降至2%,從10月1日起將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將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
根據《建議》,未來社保費率仍會適當降低,這不僅能大大減輕企業的負擔,促進就業,同時也將減輕個人的社保支出,從而增加就業者的收入。
——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
【政策】
《建議》提出: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並按貢獻分配的機制,完善適應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工資制度。
【解讀】對於低收入者來說,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無疑具有很大的意義。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要調整一次,但現實情況是,一些地區並沒有按照上述要求及時進行調整。
據中新網記者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全國至少有25個地區上調了2015年最低工資標準。其中,標準最高的上海、深圳兩地的最低工資水平也才超過2千元。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張車偉此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大力為企業減稅減負,為企業漲工資提供空間和動力的同時,要逐步完善最低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發展、物價變動等因素,對最低工資標準合理、及時進行調整。
——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
【政策】
《建議》提出: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
【解讀】退休後能領到多少養老金,每年養老金水平是否會上漲,這是老百姓尤其是已經退休的人員關心的問題。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從2015年1月1日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提高10%,實現了「11連漲」。人社部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近8000萬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全部發放到位,調整後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達到2200多元。
此次《建議》提出「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專家認為,這意味著養老金將根據經濟發展、物價等因素適時進行調整。而在近年來經濟增速放緩、物價上漲的基礎下,合理調整基本養老金將有助於改善退休人員生活質量,同時也會促進消費。
——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
【政策】
《建議》提出: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超前佈局下一代互聯網。
【解讀】
截至2015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但網速太慢、網費過高問題一直備受民眾詬病。為此,今年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敦促,並對提速降費作出部署,要求把網絡帶寬提上去,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此後,三大運營商發佈了提速降費的方案,但民眾反映並不「解渴」。
如今,《建議》再次強調「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足見官方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也側面反映出提速降費目前仍不盡如人意。
有聲音認為,在嚴峻的經營業績壓力下,運營商要進一步提速降費仍面臨不少困難和阻力。但是,在未來的五年,相信經過各方努力,網民在享受高速網絡服務的同時,錢包的支出也能得以減少。
——降低大病慢性病醫療費用
【政策】
《建議》提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理順藥品價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藥物免費供給。提高藥品質量,確保用藥安全。加強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綜合防治和職業病危害防治,通過多種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醫療費用。
【解讀】長期以來,老百姓面臨著「看病難」、「看病貴」的困擾,一些家庭甚至「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今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發佈《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明確從6月1日起取消絕大部分藥品的政府定價,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雖然監管部門強調不會一放了之,但一些低價藥品出現「一藥難求」的狀況。
《建議》提出「通過多種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醫療費用」,直指「看病貴」難題。有評論指出,根本上還是改革和理順醫療體制機制,逐步消除「以藥養醫」的現象,才能對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產生積極作用。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
【政策】
《建議》提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發展學前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完善資助方式,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解讀】教育支出是一個家庭主要的支出之一。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在中國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建議》首次提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並且加大了免除學雜費的力度。
根據《建議》的政策內容,對於家庭貧困的孩子來說,將可以免費上高中和中職,這意味著,學費問題將不會成為寒門子弟求學路上的「絆腳石」。
——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政策】
《建議》提出: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開展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免費接受職業培訓行動。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職稱評定制度,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做法。
【解讀】「技術工人經濟待遇、社會地位不高,導致人們不願意當工人,不願意從事生產和服務 一線工作。」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2014年曾表示。
《建議》專門明確提出「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意味著以後技工的錢包可能鼓得更快。
有評論認為,有技術含量的職業今後會更加吃香,更加受尊重,這樣反過來也會促進這方面培訓、教育的發展,隨著技工隊伍的擴大,也有助於促進中國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
【政策】
《建議》提出: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電力、石油、天然氣、交通運輸、電信等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
【解讀】根據前不久官方發佈的《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將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運輸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充分發揮市場決定價格作用。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意見》明確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
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隨著國內成品油市場經營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市場競爭的形成,成品油的價格將完全放開,交給市場,「到那個時候,油價調整可能會比現在更加頻繁,就像如今的股票市場一樣,漲漲跌跌,成為一種大眾習慣的常態」。
而對於水、電、氣這三大公共資源品,目前階梯水價、階梯電價已經初步建立,階梯氣價在今年底有望全面落地。記者注意到,各地在制定階梯定價的時候,第一檔均能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從而確保大多數居民的生活支出不會出現明顯增加。此外,階梯定價的情況下,過度消費也必然意味著高支出,而這也將促使居民提高節約資源能源的意識。
|